日期:
来源:少儿科教收集编辑:少儿科教
在河北省档案馆
有不少关于“青纱帐”的入档史料
《青纱帐前反清剿紧急指示》
《青纱帐期战术指示》等等
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都记录着抗日战争时期
广大冀中军民
在横无际涯的青纱帐里伏兵百万
吞若流水疾风
机动灵活地袭扰敌人
成为日伪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1977年
画家韦启美创作的油画
《青纱帐里游击队员逞英豪》
就形象的描绘了
这种独特的平原战法
自1938年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
在河北 山东平原地区
开始创造性地开展
平原游击战“青纱帐战法”
利用平原上茂密成片的
玉米 高粱作为掩护
对敌人突袭打击 游击作战
1938年至1943年
八路军利用青纱帐
开展游击战近两千余次
歼敌近三万余人
有力打击和钳制了日寇
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大家熟知的百团大战
就是八路军在1942年8月
利用雨季和广袤的青纱帐
在晋冀交通命脉正太路上正面狙击日寇
获得的空前胜利
青纱帐战法
主要是在全民抗战暴发初期
由于八路军子弹匮乏
要求“近开火、短突击,枪一响、刺刀上”
重视2打1、3打1的战术配合
有力的打击了日寇的疯狂气焰
大家耳熟能详的战斗故事
《敌后武工队》
《平原枪声》
《平原游击队》
《地道战》
《小兵张嘎》等
背景都是华北平原上
那一望无际的青纱帐
青纱帐
饱含着抗日将士们的深情
冀中十分区司令员刘秉彦和政委旷伏兆
两位开国少将
葬在了河北雄县米家务镇
践行了与牺牲的战友
共同为冀中人民“站岗” 的诺言
让我们永远铭记
英雄们用生命创造的战法
让我们继承和发扬
这种面对困难时的创新精神
并让这种精神
成为新时代建设的动力源泉
河北少儿科教频道
3月26日19:49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