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蚌埠经开区:二次创业开新局 转型升级展新貌

日期: 来源:蚌埠日报收集编辑:蚌埠日报

弗迪电池预计实现全年产值达72.5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器件孵化中试线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晶圆扩能项目正在安装调试,即将投入生产;总投资11亿元的融薇科技晶圆生产线项目全套生产设备已运抵蚌埠,正进行厂房改造;总投资10亿元的万创(皖北)智能物流园项目全面开工……

2022年,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托管变更后新的发展形势,聚焦产业强区核心战略,统筹推进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一批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二次创业”实现良好开局。

2022年,经开区预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294.9%;规上工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209.2%;完成技改投资8亿元,同比增长31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16.5%,增速居全市第一。

聚焦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托管变更以来,经开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全面梳理掣肘开发区改革发展的历史问题,依法化解了6个重大历史遗留问题和37项重大疑难信访问题。优化干部队伍,对20名符合条件的机关干部进行集中交流,面向全市公开选调7名优秀年轻干部,出台《聘用人员管理办法》,探索实施“聘干制”,机关干部平均年龄由51岁下降到38.2岁,区聘人员数量由348人减少到177人,机关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提高至41.4%,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96.6%,有经济工作经验的干部占比达39.5%,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紧迫感、积极性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在社会事业、文明创建、综治信访等领域积极推进区、镇两级扁平化管理。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改组经投集团,落实全员竞聘上岗,集团整体人力资源重组率达到5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具备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和职称的达到50%以上。成立新的平台公司临港建投集团,成功取得AA评级,全年集团总资产达255亿元,上缴各类税费4700万元,新组建深赛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1亿元,实现产业基金零突破。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实现了发展精力上的聚焦,集中资源力量投入产业强区建设。

聚焦主导产业,双招双引成效显著

“在传感器领域,蚌埠经开区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在这里实现了快速发展。”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厂长韩俊红说。2021年希磁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将总部从宁波迁到蚌埠,去年又进一步扩大产能,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0亿元的蚌埠希磁科技园一期项目,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如今,希磁科技已经在蚌埠启动了科创板上市计划,并将上游的中科九衡科技有限公司招引到经开区,共同做大做强传感器产业。链条完整,产业集聚,这是吸引希磁科技、中科九衡等落户经开区的重要原因。作为全国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蚌埠拥有以兵器214所、中电科41所等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龙头企业,是全省唯一拥有集成电路和MEMS晶圆生产线的城市。特别是位于经开区的兵器214所在MEMS器件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唯一、国际领先水平。立足这一优势,经开区把智能传感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全面绘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施工图,按图索骥、专班推进,以晶圆代工能力吸引下游封装、模组、器件企业入驻,以规模化的封装产能捆绑上游研发设计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2022年,经开区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40个,总投资166.2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引项目数同比翻番,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28.5%,初步形成了以华东光电集成器件、芯动联科为主的研发设计,以北方电子、华鑫微纳、融薇科技为主的晶圆制造,以希磁科技、禹芯半导体、仙半智造为主的封装测试,以芯智达、金诚聚、中科九衡为主的终端应用为一体的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体系。

聚焦园区建设,发展载体持续夯实

走进经开区,沿东海大道驱车一路向东,行至龙山路附近,一栋高楼上“中国(蚌埠)传感谷”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蚌埠)传感谷中央创新园所在,也是我市打造智能传感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平台。其背后,中央创新园EPC一期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机械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些是刚刚交付的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厂房共3层,每层高约8米,完全按照传感器产业发展需求设计,企业能够拎包入住。”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中央创新园共占地1800亩,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土建投资超200亿元,园区所有定制厂房、标准化厂房均由政府代建,入驻企业可自主选择租赁或先租后购,有效降低企业前期运营成本。目前,传感谷已建成2栋办公大楼、42栋多层厂房,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A区厂房已全部实现企业入驻,传感谷EPC一期首批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建成交付,园区大宗气体、危废集运中心、表面处理中心及污水处理中心等关键配套已完成选址,表面处理中心已通过省生态环境厅预审,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蚌埠)传感谷是经开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半导体产业园区,也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安徽省“三谷”之一(合肥“声谷”、芜湖“视谷”),致力于打造成以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为主导,集传感器产业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应用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区。该园区按照“一谷三园”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其中“一谷”即中国(蚌埠)传感谷,“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园。当前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已运营投用,中央创新园已全面开工建设。借助园区平台,经开区已集聚了兵器工业214所、芯动联科、希磁科技、禹芯半导体、晶谷周界等传感器产业重点企业27家。

经开区坚持四化同步理念推进临港产业园建设,签订全市规模最大的城市片区更新开发项目——临港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期,总投资93.4亿元。新城实验学校临港分校建成投用,首批在校生1000余人,高质量解决了临港片区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问题。优化临港片区路网结构,凤阳东路、高铁东路、纬五路等主干道路实现通车里程9.75公里。在临港产业园布局建设新材料、高端装配、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临港科创5个专业化园区与传感谷协同发展,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坚持传感谷1个平方公里与临港产业园53平方公里联动发展,入园企业优先在传感谷租赁厂房起步,壮大后在临港产业园供地建设、扩大规模。

聚焦企业需求,服务配套更加精准

“经开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干实事的,对传感器产业很懂行。”在禹芯半导体人事部经理李华东看来,能够遇到“懂行”的领导,对企业的起步和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和李华东一样,许多到市经开区考察和投资的企业家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熟悉产业、服务精准已经成为投资者对经开区的普遍印象。“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无论是产业培育、服务配套、人才引育、创新平台建设,经开区都围绕主导产业进行设计,尽可能精准满足产业发展方方面面需求。

——在产业培育上,依托兵器工业214所,投资3.5亿元与其合作共建传感谷公共服务平台及示范线项目,目前压力传感器工艺线、ASIC工艺生产线已建成,为设计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工艺孵化服务。

——在服务配套上,对标沪苏浙地区园区软硬件标准制定提升清单,大力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优化、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运行机制创新“五大工程”,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积极完善助企服务长效机制,为区内70家“四上”企业及31个重点项目逐一安排了包保干部,常态化“一对一”挂点提供包保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创新平台上,2022年获批安徽省传感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探索搭建“一院两委四中心”产业创新平台,吸引国内一流院校共建中国(蚌埠)传感谷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组建 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蚌埠)传感谷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建设人才培养中心、研发实验中心、产业孵化中心、产业投资中心,加速共性技术攻关,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人才引育上,推进兵器214所与蚌埠学院合作,采取2年在校理论、2年入企实践的联合培育模式,推动蚌埠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本地工科高校开设微电子专业,为本地企业输送微电子产业人才。同时,中央创新园还将配套约2000套人才公寓,满足近7000人居住,园区商业也是一应俱全,为人才引育打造了良好环境。

“经开区正在二次创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聚焦产业强区核心战略,紧紧把握发展的历史机遇、时代机遇、战略机遇,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经开区将继续抓产业、延链条,在双招双引上全面发力;抓园区、强载体,在重大项目建设上集中发力;抓服务、筑优势,在关键配套上持续发力,加快打造港、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争当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顾楷  特约组稿:程诗浩 黄志强 编辑:周泽)


相关阅读

  • 烟台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春节不断档”

  •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烟台高新区工业设计小镇项目现场挖掘机起落,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业设计小镇推进中心坚守施工一线,确保项目快速推进,以奋进姿态全力冲刺
  • 14个项目开春落地石狮 总投资93.9亿元

  •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月29日讯 (泉州晚报记者 温文清)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加快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石狮努力当
  • “热火朝天”促进项目发展

  •   【坚定信心 勇毅前行?】  “开工!”1月28日,兔年春节收假第一天,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陕西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宣布,各项目工地瞬间投入火热的建设中。 
  • 总投资331.37亿元!邵阳市10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 本报讯 1月29日上午,邵阳市举行2023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全市10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31.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3亿元。本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采取“主会场+分会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蚌埠经开区:二次创业开新局 转型升级展新貌

  • 弗迪电池预计实现全年产值达72.5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器件孵化中试线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晶圆扩能项目正在安装调试,即将投入生产;总投资11亿元的融薇科
  • 《新课标》下的美育,下一步怎么走?

  •   美在大师的杰作里,也在民间的实践里;美育在殿堂的讲章里,更在基层的故事里。  “中国儿童画美术教育专家”朱永和“蒲公英行动”项目主持人谢丽芳向 《小康》杂志、中国
  • 兔年“气氛组”上线,一起“兔”个好彩头!

  • 癸卯兔年来了,带有兔子元素的各种饰品,为新年增添了几分可爱。新的一年,你准备了哪些兔年萌物呢?过年前,《中国花卉报》记者向从业者和读者征集了许多与兔年相关的萌物图片,有年味
  • 烟台黄渤海新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

  • 昨日上午9时,黄渤海新区召开2023年“10+1”三重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树立“抓项目、快行动、开新局”的鲜明导向,动员全区上下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以高质量项目引进建设推动全年工
  • 烟台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春节不断档”

  •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烟台高新区工业设计小镇项目现场挖掘机起落,机器轰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工业设计小镇推进中心坚守施工一线,确保项目快速推进,以奋进姿态全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