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大检验论坛暨“临床质谱应用”培训班、“mNGS临床应用”培训班成功举办。本期两个培训班以“临床授课+实操培训”的形式进行,分别招募了12位来自江苏各地级市医院检验科的技术骨干。期间,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专家们向学员们分享、传授了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在临床质谱及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开展的经验,帮助学员们全面、系统地了解质谱及mNGS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实践操作以及报告解读等,助力这两项检测技术在江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并提升江苏地区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

开班仪式
12月14日上午,中大检验论坛暨“临床质谱应用”培训班、“mNGS临床应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检验科举行,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教授作开场致辞。黄院长首先代表主办方欢迎各位学员的到来,并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黄院长表示医学检验科是医院的平台学科,质谱技术、mNGS技术培训班对于规范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检验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临床诊疗能力至关重要,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中大医院执行院长黄英姿教授作开场致辞

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吴国球教授担任主持
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吴国球教授主持了开幕仪式,吴主任首先介绍了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历程,并指出培训班开展的初衷是为提升全省各大医院临床质谱及mNGS技术能力,充分发挥质谱技术、mNGS技术在临床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临床质谱应用”培训班上,医学检验科主任吴国球教授分享了检验科临床质谱的实践经验并对质谱的发展提出了深刻的思考与见解;检验科质谱实验室负责人赵峰峰博士详细讲述了临床质谱实验室建设的要点,以及如何高效、安全、规范化地运行;中大医院儿科主任乔立兴教授就质谱法检测微量元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乔勇主任讲述了质谱法检测儿茶酚胺及代谢物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医学检验科马硕博士报告了基于多组学平台挖掘检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此外,其他授课老师对串联质谱原理、维护保养、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质谱培训班按检验项目分为:胆汁酸谱组、脂溶性维生素组、儿茶酚胺及代谢物组。所有学员全流程参与临床样本的实践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样本前处理、上机、数据分析等步骤,最后每人出具一张质谱检验报告单,根据其与靶值的离散程度进行考核打分。
在“mNGS临床应用”培训班上,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赵建华教授讲述了病原微生物分子检测的质量控制;吴国球教授分享了mNGS 本地化应用经验;中大医院急诊医学科徐昌盛主任就mNGS 在急诊医学的临床应用作出了生动的讲解;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刘雅红博士就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进行了详细讲解;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袁晨燕副主任技师介绍了mNGS 检测专家共识解读,中大医院医学检验科高维博士介绍了mNGS报告解读原则。此外,其他授课老师对病原微生物mNGS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mNGS培训分为三组,每人都进行了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病案分析、数据解读、报告签发等全流程实战操作,最终每个操作小组都成功签发了三张不同样本类型的mNGS报告。
经过三天密集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报告解读和理论考核,各位学员圆满完成了本次培训,吴国球教授对本次中大检验论坛进行了总结,表示理论结合实践才有更好的教学意义,希望参会的学员能像星星之火一样将中大医院的经验带到所属医院。吴国球教授向学员颁发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亲笔签发的结业证书。最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临床质谱应用”及“mNGS临床应用”培训班圆满闭幕。
与会人员对本次培训班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此次培训班不仅对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对实践操作有了切实的体会以及技术难点的应对策略。本次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进一步推进了省内质谱技术及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mNGS)本地化及临床应用的技术储备。(通讯员赵峰峰 编辑王倩 摄影王倩 编审程守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