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建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学科共识

日期: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收集编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涉及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涵盖与中共党史党建直接相关的一切理论命题。理论来自历史,也根源于现实,从本质上讲,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涵盖与中共党史党建紧密相连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问题,既要为学科建设、学术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又要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国际学界贡献立足于本学科的知识资源,最终还要有能力回答党和国家提出的理论命题以及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难题。中共党史党建学要成为自主知识形态,其理论研究在知识创新、学术格局、论证深度等方面要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是具体的实证研究、经验研究所无法取代的。其体系建构需要达成以下4个最基本的理论共识。

拒绝学科依附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属性是中共党史党建学本身,而不是其它。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独立建制的一级学科,要逐步构建学科认同。所谓“认同”,其实也是其逐步同外部世界“认异”的过程,不用再纠结于它到底属于哪个一级学科,更不能依附于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相邻学科。当然,之前“中共党史学是历史学科”“党建学科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等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并不算错。前者把中共党史纳入政治学范畴后,对党史研究“史学底色”进行了强调;后者则在党的建设成为二级学科后对如何协调党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系进行了尝试,二者都是根据时代变化与现实需求做出的判断。作为带有跨学科特征的综合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绝非要固化学科属地,依然需要各相邻学科学术资源、研究视角的充分涌入,博采众长的前提是培育牢固的主体意识,不能模糊本学科的独立属性。明白“我是谁”是思考一切问题的起点。学术研究需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根源在于身份意识、身份认同,即出于何种立场提出问题、出于何种身份看待问题、出于何种目的解释问题。只有获得独立的学科意识,才有孕育自主性问题意识的可能,否则只能“吃”其他学科嚼剩的概念和反复消化过的议题,产生理论突破的概率很低。

拒绝理论移植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体系是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必须充分反思源自他者的前置概念、理念预设、表达形式与解释架构。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因党而生、因党而兴,应旗帜鲜明地讲明:要想把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做大、做强,就要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科学争夺理论主导权。这一点,不必也无需再有顾虑。这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毫不冲突,更不是非要塑造理论对手、挑拨理论冷战,而是源于一个简单道理,即西方社会科学无法有效解释中共党史党建的深层次理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按照西方社会科学规定的既定路径孕育、发展的。不可否认,在具体的实证和经验研究层面,外部视角依然可以提供有益借鉴,因为不同社群的学者都会有自身局限,需要吸取域外方法和他者视角的合理因素来拓展研究视界;在根本性理论层面,必须拿出与中国发展目标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特质相匹配的自主框架。

反对玄思和庸俗化

无论是概念的发明,还是知识的生产,都是极为严肃、艰难、稀缺的,需要在掌握大量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而不是跟风阐释、生造词汇、胡诌术语、乱拼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不排斥任何有益的手段,但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方法创新”。既反对理论玄思化,好的理论一定是用尽量简洁的语言阐明深刻事实、涵盖丰富内容;也反对理论庸俗化,好的理论不能成为常识的另一种表达,不是什么思考都能算作理论。

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学术是现实的延伸,中国共产党是现实中能动的实践主体,研究它自然不能脱离实践。事件的可解读方式是多样的,如果理论仅能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经验现象间复杂差异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阐释,积极介入实践。作为高度“入世”的学问,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不能仅满足于纯粹知识的生产积累,必须回答国家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真正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动、相互支撑、共同发展而最终定型的。理论研究不能与具体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割裂开来,如果从理论到理论、从观点到观点,只是简单地从党的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中作词语接龙似的寻章摘句,这样的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势必会单薄无力,宛若八股而无半点生机。这不仅会窄化理论研究的空间,更会令许多实证研究者对理论研究者的“成果”产生“虚”“空”“泛”的消极印象。理论研究是严肃的,绝非概念修辞学。

与历史学、政治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研究相比,中共党史党建学因为是新设学科,目前的研究水平、方式和视野还比较低效、粗放、僵硬,由此导致基本理论范畴不系统、基本解释框架不成熟、基本学理标准不明晰,研究呈现弥散的混沌状态。从学理上构建能够高度概括中共党史党建学并与国家发展前景相匹配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体系,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建设的目标。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基本结构层面和功能运行层面。前者针对的是内部构成要素,后者则针对研究过程中的边界与操作。

(作者:宋学勤,卫玮岑;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地见效

  •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指出,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基本内容、党的历史结论、党的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贯通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做好中心
  • 吹响工人先锋号 凝心聚力抓建设

  • 4月28日,江苏省总工会发布关于2024年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的通报,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表彰先进典型,进一步团结激励广大职工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
  • 党建 | 学史明纪 实干笃行

  •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文化和旅游部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建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学科共识

  •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涉及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涵盖与中共党史党建直接相关的一切理论命题。理论来自历史,也根源于现实,从本质上讲,中共党史
  • 李莉:扎根湖北恩施山区的实干家

  • 极目新闻记者 兰莎 刘博通讯员 刘丽 侯海短发、黑色T恤、白球鞋……干练利落、活力满满,这是李莉留给极目新闻记者一行的最初印象。交谈中,更让极目新闻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她
  • 去年人工智能相关新增企业破50万家

  •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ChatGPT的问世,国内外AIGC的热度飙升,相较于以往的预测式AI,AIGC(生成式AI)可以使用户更加高效灵活地运作人工智能,其活跃的开源环境也吸引着不少就业者的目光
  • 新疆面向社会征集影响市场公平竞争问题线索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索蓉芝报道)即日起,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面向社会征集影响市场公平竞争问题线索,如果你有相关问题线索,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反馈,市场监管部门将对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