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魅力建邺 | 建邺赋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我常在江苏南京建邺江堤上徜徉。眺望水天一色的远方,那穿越千山万壑而流到南京的长江,已由万马奔腾气势化作一面清碧的长镜了。

这中国母亲河——长江的镜子,映照出建邺的前世与今生,透视出建邺的豪迈与柔情,折射出建邺的古雅与新潮,可不是吗?

建邺乃是建功立业的所在,它总是与帝业结下不解之缘,也总是在凤凰涅槃中获得新生。史载,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朝天宫后山生起熊熊炉火,吴王夫差为了抗衡楚国而铸剑造戟,以图逐鹿中原,那座低矮的冶山被后世称为“冶城”。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打败越国,在石头城埋金,设立金陵邑,定格了南京行政建置的肇始。黄龙元年(229 年),“一代帝业开宏图”的吴大帝孙权,从武昌迁都建业,开启了南京“六朝古都、十代都会”建都的先河。泰康元年(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改建业为秣陵。泰康二年(281年),秣陵县一分为二,秦淮水南为秣陵,水北叫建业,次年更名建邺,南京称为“建邺”便始于此时。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司马邺为避其名讳,改建邺为建康。自孙吴以来的1800年间,南京这座城市秉承建功立业的禀赋,特别是在“永嘉南渡”以后传扬中华文明,尤其在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哲学、史学、佛学与科学等方面创造了中华文化的巍巍高峰;而但凡朝代更迭,或国家危亡,南京这地方都会有仁人志士担负天下,百折不挠,肩扛起民族复兴的大义。所以“建邺”才是美丽古都最有含金量的价值表达,因此“建邺”也才能够成为南京数十个名号中的一个重要代称,而深深地嵌在人们的记忆里……到了新中国建立后的1955年,古老的“建邺”之名古为今用,成了位于南京城内西南部的一个区名。2002年,经过区划调整后的建邺区转迁河西。历经20余个春秋的华丽转身,曾经落后的沙洲、破败的城郊,一跃变成南京城市的新客厅而著称当世。

从大历史的市域建邺,直到眼前一衣带水的滨江建邺,虽然见不到浪卷险滩的汹涌,但它们前行的脚步总能在漫漫青史里留下澎湃的回声。当你用“建邺”的耳朵倾听,浩浩荡荡的江涛,以及江轮上空鸥鸟的啁啾,便是它们傲然崛起的清朗壮歌……

建邺乃是无限风雅的所在,它总是和诗情结下不解之缘,也总是为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奉献出千古绝唱。这里的山、城、亭、阁,自古是诗人浅斟低唱的佳处;这里的江、河、湖、洲,自古是骚客慷慨放歌的胜境。西晋左思在《吴都赋》里感叹:“横塘查下,邑屋隆夸”。那时秦淮河与莫愁湖一带的横塘高屋毗连,已经是通江达海的商贸繁华之地了。南朝梁武帝萧衍的《莫愁歌》吟道:“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这是有关“莫愁女”的久远记载。著名诗人谢朓深情地赞美江洲美景:“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仰慕谢朓诗名,追随他的步履,来到江边写下“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的诗句。诗仙还在他载入《唐诗三百首》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歌咏:“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名句至今脍炙人口。南宋时金兵南侵,辛弃疾满怀激愤,登上赏心亭,望着“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远处,写下“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词句。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家国情愫,不知感染了多少国人。唐宋以后,历代诗人游历建邺之境,吟哦城西之景,先后有刘禹锡、李煜、王安石、苏轼、刘克庄、张耒、文天祥、萨都喇、纳兰性德等众多诗词大家在此吐纳菁华,留下许多名扬史册的文学名篇。直至当代,《茶亭》期刊异军突起,形成歌吟建邺强大的文学磁场,一时间作家诗人蜂至,文稿如雪片飞来,为建邺和南京文都抹上一道道诗意的亮色。

从大风雅的市域建邺,直到眼前文采四溢的滨江建邺,只因为六朝烟水气熏润过扬子江水,才使得这里燃情的脉象总能催发诗人灵感的涌动。当你用“建邺”的耳朵倾听,急急缓缓的江曲,以及回荡在银杏里夜晚的朗诵,便是人们挚爱这片土地的怦然心音……

建邺乃是佳景迭现的所在,它总是与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也总是在天开图画的美景中濡染古今。建邺形胜,自有风韵:盛唐时代,江边的白鹭洲已然闻名天下。两宋时期,赏心亭至白鹭洲一线形成群亭景观,诸如白鹭亭、二水亭、折柳亭、佳丽亭、风亭等。明初营造的“十六楼”,在建邺现境的就有醉仙楼、鹤鸣楼、南市楼、集贤楼、乐民楼、轻烟楼、翠柳楼等十个酒楼,诚为丽观建构。在清末金陵四十八景中,与建邺有关的就有莫愁烟雨、鹭洲二水、楼怀孙楚及冶城西峙四景,而莫愁烟雨则在四十八景中名列前茅。随着河西新城的全面开发,建邺拉开大建设大发展的帷幕,而且卓有成效,气象万千,其中尤以“建邺十景”深得市民称赞。说到建邺十景,还得说说它的命名及其内蕴。这十景,既独具古典与现代的美学意蕴,又蕴含生活的烟火气息:莫愁烟雨(莫愁湖),从前的风情依旧迷人;云锦霓裳(南京云锦博物馆),典藏着东方丝织的瑰宝;阳宫古韵(太阳宫),流传着当年木材商人礼祀太阳神的传说;奥体双红(奥体中心),象征着青奥精神的气韵;水滴闻音(江苏大剧院),飘逸着天籁之音;绿博春深(绿博园),流漾着无边春意;南湖憩影(南湖公园),呈现着老百姓家门口的休闲;梅洲粉黛(粉黛花地),散发着秋天堪比春色的妩媚;南京之眼(南京眼步行桥),不经意间便走进通往未来的遐想;鱼嘴江天(鱼嘴公园),让人领略到大自然深阔的胸襟。这里的景致美不胜收,真可谓流水江东,烟笼雅境,人文情怀。

从大写意的市域建邺,直到眼前壮丽俊朗的滨江建邺,千秋翰墨给予它们活色生香的灵动,才能够让这里怡情的风景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当你用“建邺”的耳朵倾听,那花红柳绿映衬的江潮,以及飘散在四处的市井之声,便是建邺乡愁恣意挥洒的深情倾诉……

漫步在江岸柏油路上,我像个远足的旅人,寻访过往。沿途拜谒过许多大江浪淘的风流人物,欣赏过许多大江濯洗的骚客佳句,感受过许多大江浸染的别样景色,就这样,便慢慢有了一点思忖:

从悠远的历史里走过来的建邺,需要历史的长镜来观照;

挂了一两千年耳朵的建邺,需要热爱生活的人们来倾听。

我仿佛看到,听到,建邺迈着蹒跚的踉跄的步子,闪着迅跑的优美的身影,带着江风呼啦啦的声音,从秦淮河时代向长江时代的嬗递中拥抱了今天,追逐着明天……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才会知道——这就是我们南京古老而青春的建邺呢!

高安宁

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金陵大墩子”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价值170万的车辆,发还!

  • 7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在南京南站北广场举行追缴被盗车辆发还仪式,将追回的总价值近170万的4辆小汽车和20辆电瓶车发还给被盗车主,这也是南京公交警方今年举办的第二次
  • 向“新”而行 南京工业增长“多点开花”

  • 龙虎网讯(记者 张玲)通讯业凸显智能化,新能源展现强韧性,智造业挺起硬脊梁……随着南京实施产业强市战略的深度推进,南京向“新”而行,全面挖潜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加快向高端化
  • 从夜生活节看夜间经济新锐城市

  • 龙虎网讯(记者 徐旺强 饶雨桐)灯火阑珊处,南京夜未央。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南京夜市人潮涌动,微醺、美食、咖啡、运动、文创等一众消费热词被人们“点亮”,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感受到
  • “嗨啤”南京背后的热情活力

  • 龙虎网讯(记者 徐旺强)气温飙升,热浪来袭,什么是南京人的度夏方式?斩只鸭子、点份龙虾、炒两个菜,必不可少的一定是泛着诱人泡沫、闪着缤纷色彩的冰镇啤酒。从南京金陵啤酒公司,到
  • 《BBC科普三部曲》分享会:探讨绿色发展之路

  • 6月28日上午,“脉动生命力,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未来分享暨《BBC科普三部曲》南京特别活动”在星空剧场圆满举行。同时,线上约11.9万名观众通过多渠道直播方式收看了本次
  • 我的高考记忆 | 高考的迷人之处在于阴差阳错

  • 如果高考时多做对两道题,我的人生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经历。高考迷人之处,不在于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而在于阴差阳错。我是2010年秋季进入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距今已有14年了。若是
  • 追兵渐进,“准2万亿”城市何以守位?

  • 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刘艳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19797作为GDP十强城市“守门员”,南京正在朝晋级“2万亿俱乐部”目标努力。不久前,《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
  • 省情书籍《这里是江苏》发布

  •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雅倩) 7月6日,《这里是江苏》新书发布会在第十四届江苏书展主展馆举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胡阿祥做主旨演讲,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健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魅力建邺 | 建邺赋

  • 我常在江苏南京建邺江堤上徜徉。眺望水天一色的远方,那穿越千山万壑而流到南京的长江,已由万马奔腾气势化作一面清碧的长镜了。这中国母亲河——长江的镜子,映照出建邺的前世与
  • 扬子时评 | 热门展馆,应该有“暑假模式”

  •   暑假来临,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游客为一睹珍贵藏品排起长队。由于闭馆时间较早,游客观展时间有些紧张,特别是下午场没逛多久就临近清场时间,游客期盼:“博物馆能不能晚点下班?”
  • 暑热,暑热! 深圳120一周出动81次急救中暑病患

  • 深圳已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市民外出应谨防中暑。7月9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7月1日至8日,深圳120为中暑病患调派救护车共81次。市急救中心提醒,深圳已进入高温天气,市
  • 解暑平替成“新宠” 雪糕“刺客”去无踪

  • 盛夏将至,雪糕迎来了销售旺季。近期,“雪糕重回低价时代,网红品牌退潮”话题登上热搜,备受关注。以钟薛高、茅台联名为代表的“刺客”雪糕“销声匿迹”,量大实惠的雪糕成了“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