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近年来,一大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案件、标志性案件都得到了公正的审判,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疫情冲击下,对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影响,但是法院的网上立案、网上庭审能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参与到诉讼中去,为我们老百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法律与我们更近了,诉讼变得更容易了,法院给了我们更大的底气。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法院的执行工作,比如哈尔滨市开发区繁华地段、占地面积最大的“烂尾楼”,哈尔滨华风国际商城“烂尾楼”案成功执结,还有法院每年开展的“雷霆执行”行动,通过媒体曝光失信被执行人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黑龙江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决心与成效,为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省法院的工作报告完整、系统的总结了全省法院的工作亮点和成绩,其中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让人记忆深刻。过去五年,全省法院坚持以科技赋能司法,加速智慧法院建设步伐,建成了1404个科技法庭、223个远程提讯室、159个远程视频接访室、159个执行指挥中心,建成全国法院首家执行案款提存网络系统,“智能办案辅助系统”存储法律法规、案例资源超过1.4亿份,为法官提供类案检索服务297.2万次,辅助生成法律文书1087.7万份,真正实现了全流程智慧司法。特别在疫情期间,法官通过“云开庭”“云审判”的形式履行审判职责、解决百姓诉求,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真正让社会各界切实感受到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效,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省人大代表 曹永鸣
大部分人与司法的距离感来自体验的缺失,法院在公众的心中是一个既让人好奇又让人有距离感的地方。如何才能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法院,黑龙江高院经过积极探索推出“公众开放日”。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黑龙江高院把普法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常态化举办“公众开放日”。报告中显示,五年来,黑龙江法院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1.92万余期,105万余名各界人士走进法院,通过“公众开放日”,了解法院,监督法院,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让人民法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编辑:王鹏、刘书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