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考古有了新发现

日期: 来源:新鲜寿光收集编辑:新鲜寿光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连续6个年度的正式考古发掘,目前梅龙达普一号和二号洞已出土旧石器时代至早期金属时代各类文化遗物逾万件,包括石制品、骨制品、陶片、青铜器、动物骨骼、植物遗存等。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的梅龙达普洞穴遗址,海拔4700米,是青藏高原腹地发现的首个史前洞穴遗址,也是世界范围内海拔最高的超大型史前洞穴遗址。

为长时期大规模人类活动历史提供有力见证

从一号洞石制品所反映的技术特点来看,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显示,该期遗存早于距今5.3万年,甚至可能早至距今8万年左右。梅龙达普洞穴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拓殖高原提供了更早的重要证据。

梅龙达普洞穴地处藏北羌塘高原西部地区,位于革吉县城南约30公里、狮泉河上游左岸的石灰岩山体上,洞口位置高出狮泉河水平面104米。梅龙达普,藏语意为“腰间的镜子”,由一字排开的三个独立洞穴组成:一号洞规模宏大,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二号洞规模较小,面积约60平方米;三号洞规模最小,面积约25平方米。

该洞穴的史前文化遗存,于2018年7月在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织的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至2023年期间,考古队连续开展了6个年度的正式考古发掘。除了发现上万件各类文化遗物外,一号洞壁还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竖条纹、人形轮廓、手掌以及太阳等以红色赭石绘制的岩画。

发掘期间,考古队还对遗址所处的革吉盆地进行了系统调查,目前已发现旷野旧石器地点30余处、洞穴地点6处,采集到数以千计的石制品。另外还有5处洞穴岩画遗存,显示以梅龙达普遗址为核心的遗址群代表了该区域长时期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历史。

为研究早期人类生计模式和生活场景提供宝贵材料

截至2023年田野工作结束,根据地层堆积、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结果、石制品技术特点等因素综合判断,一号洞中后部、二号洞和一号洞洞口部位的堆积分别代表由早至晚三期人类占据洞穴的历史。

一号洞中后部主探方T8发掘面积64平方米,主文化层出露于距地表2.7米至6.6米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599件和动物化石1017件。较多的标本表面可见明确的石制品切割痕迹,这为探讨早期人类的生计模式提供了珍贵的材料。一号洞中后部堆积的系统测年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石制品所反映的技术特点看,应早于二号洞堆积的年代。

二号洞主探方T1发掘面积12平方米,文化层底部距地表1.5米。主要文化遗存为石制品8136件、动物化石952件,此外还出土少量动物粪便和植物遗存。综合石制品、动物化石、地层和出土物产状分析,这里应为一处古人生活留下的原生堆积。根据初步的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结果,二号洞主文化层不晚于距今4.5万年。

一号洞洞口主探方T3发掘面积为10平方米,文化层底部距地表1.5米。主要文化遗存为石制品1170件、陶片622件和动物碎骨4350件。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主文化层距今4000至3000年,顶部层位距今1000年。串珠、骨针、网坠、鱼骨和大量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骼遗存为复原4000年前人类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为解决多学科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关键证据

梅龙达普一号和二号洞穴保留了多期人类活动留下的文化遗存,古人在距今5万年甚至8万年前就在此生活,其间由于气候因素或洞穴坍塌等原因而离开,后期再度居住。多期的文化遗存为探讨远古人群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与演化、徙居模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材料。距今5万年至8万年以前、距今4.5万年和距今4000年至3000年等关键时段的文化遗存则为解决人类最早登上高原腹地、早期现代人扩散路线、动植物资源驯化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考古队认为,在羌塘高原西部寒冷干燥的独特环境中,梅龙达普洞穴保存了大量动植物遗存、微体化石和沉积物DNA。很多动物遗存上还保留有清晰的人类取食行为所形成的切割或砍砸痕迹,信息明确、价值重大。洞穴出土的农作物种子,如青稞、豌豆等,极为珍贵,对于研究高原极端环境下农业起源与扩散,以及不同海拔区域人群农产品的交换关系及人群流动,意义重大。这些罕见的第一手考古资料对探讨遗址性质、先民对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古环境背景,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团队正在针对这些材料开展动植物考古学、古环境学、同位素分析、古蛋白分析、沉积物DNA等多学科综合研究。


相关阅读

  • 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 用金色印泥在“尽备大福”门贴上“点龙睛”,乘坐汉风马车拍照打卡,收集不同主题的定制五铢钱……今年春节期间,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人气火爆,精彩展览和丰富活
  • 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 “就考古学而言,目前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曾这样评价。“殷墟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已深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它
  • 祝贺“垓下”!入选!

  • 记者从市文体旅局了解到,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安徽省7个2024年度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固镇县垓下遗址位列其中。▲ 垓下遗址鸟瞰垓下遗址不仅是楚汉决战的古战场,也是淮河中游地
  • 讲好殷墟故事 传承中华文明

  • 核心阅读  殷墟是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开展示,其中3/4以上文物
  • 龙腾艺境·甲辰新春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南京开展

  • 2月24日,甲辰元宵节,一场名为“龙腾艺境·甲辰新春书画名家邀请展”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冯敏刚,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宝田,江苏省文化旅游
  • 飒!工业遗存变身艺术空间

  • 在大运河畔,利用沧州大化老厂区改造成的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成为文旅新地标。图为日前拍摄的文化区夜景。河北日报通讯员 杨洋摄2月17日午后,在沧州大运河畔的沧州大化工业遗存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考古有了新发现

  •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考古队了解到:经过连续6个年度的正式考古发掘,目前梅龙达普一号和二号洞已
  • 架起教育“彩虹桥”

  • 常州8名教师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开展“组团式”帮扶,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架起教育“彩虹桥”近日,常州“组团式”帮扶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团队传来喜
  • 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建设快马加鞭

  • 新春伊始,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机二高速)项目开启“春忙”模式,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确保2024年安全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谱新章。工人争分夺秒,加速推进项目建设。通
  • 走近神秘海昏 领略大汉气象

  • 用金色印泥在“尽备大福”门贴上“点龙睛”,乘坐汉风马车拍照打卡,收集不同主题的定制五铢钱……今年春节期间,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人气火爆,精彩展览和丰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