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商家存放于冰柜内的预包装食材标签标识是否齐全。
欧洲杯赛事的开幕,让厦门不少小酒馆、餐吧开始摩拳擦掌。本期“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市食安办组织属地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月月查”食安特勤队员、第三方机构检测人员和媒体记者,对思明区部分商业街区的小酒馆、餐吧等球迷夜间消费热门场所开展食品安全突击检查。
位于湖光路上的101聚厂是厦门新兴美食园区,目前形成了火锅、烧烤、酒吧的聚集地。在园区内一家名为“可适”的餐吧,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店后厨的冰柜划分为生食、熟食、冷冻和冷藏四个区域,里面主要存放用于制作小食的各种预包装食材。经查,这些食材原料包装上标签标识齐全,且均在保质期内。但冷冻柜内商家自制的食用冰块,被存放在没有加盖的容器内,且冰柜内壁积霜较厚,存在交叉污染的风险。食安特勤队员吴徐霖当场督促商家整改,使用有盖的容器存放食用冰块。在这家店,执法人员还抽查了吧台内酒水饮料的进货票据,以及证照公示、人员健康证情况,均未发现问题。
在一家名为“星咻”的精酿酒馆,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商家所售灌装酒的标签标识、合格证是否齐全,以及存放酒水的冷库储存温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发现,吧台操作区一名工作人员没有佩戴口罩,食安特勤队员随即进行了现场指导改正。该店销售的小食也都是预包装食品,执法人员提醒商家注意所售食品是否临近保质期,并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防止过期、变质。
行动中,第三方机构检测人员在两家店内随机抽取了柠檬,进行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相关
科普“食”刻:夜宵怎么吃更健康?
对于欧洲杯期间熬夜观看比赛,夜半时分饥肠辘辘的球迷来说,夜宵怎么吃才更健康呢?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提醒,计划前往酒吧、餐吧“观战”的球迷,应选择“亮证亮照”经营的商家,并适量享用夜宵,避免过量摄入增加胃肠负担。
●控制分量:宵夜的分量应该适量,不能过多,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建议选择小分量、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健康的食物: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鸡胸肉、鱼肉、蔬菜沙拉、水果等。避免食用过多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例如炸鸡、薯片、甜点等。
●多喝水:在熬夜时,身体容易缺水,应该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同时,执法人员也提醒球迷,生腌海产品风险极高,常被检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寄生虫等,夏季食用需谨慎。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