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阅读经典与学习语文

日期: 来源:平安校园收集编辑:平安校园

中国文化上的经典,一般指的是自先秦以来流传至今的经典,是存留于世的众多古籍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学习经典,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哪些古籍可以算作经典?哪些又是中国文化上的经典?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学习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学习这些经典,才能在语文学习与写作中体现经典的示范价值与引领作用。

一、从中国古籍的数量谈起

2023年12月23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共展出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 郝建伟摄(新华社发)

(一)什么是古籍?

“古籍”一词,常挂在大家的嘴上,但究竟什么是古籍,不少人还不一定清楚。广义的古籍,包括甲骨文拓本、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敦煌吐鲁番文书、唐宋以来雕版印刷品等,甚至包括画像砖、铜镜、墓碑、功德碑等,凡刻有文字者,皆可谓之古籍。狭义的古籍,则专指自唐代以来的写本和雕版印刷的书籍,我们平常说的古籍即指此而言。从时间上来说,上限不封顶,下限至民国元年(1912年)以前形成的印本和写本都是古籍。

当代人用繁体字书写、用古诗文体裁来雕版印刷、线装发行了一部书籍,虽然古香古色,但仍是当代书籍,不能称为古籍。如宋代雕刻印刷的《锦绣万花谷》,是学术价值与文物价值较高的古籍;再如北京某咖啡馆的点菜单,虽然像古籍,但只是古味十足的菜单而已。

(二)中国古籍知多少?

从先秦到清末,中国究竟有多少古籍传世,一直以来没有详尽的数据。有人曾根据中国历代各种书目进行过统计,西汉到南北朝书籍有12787部,计86233卷。唐代的书籍有10036部,计173324卷。五代到明朝有书籍32283部,计407589卷。清朝书籍126649部,计170万卷。总计共有书籍181755部,计2367146卷。但这只是账面上的统计数字,这些书籍中的大部分,已经湮没无存了。

近年来,全国数千家图书馆参加普查,上报古籍和民国线装书共513万余部、5000多万册。其中写印于1912年前的古籍数量估计超过3000万册件,其余为民国线装书。尚存世古籍约有20万个品种,超过50万个版本。这仅仅是汉文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拓本和地图不包括在内。这是我国目前统计较为准确权威的数据,但这仅是省市以上图书馆的统计,有些县、乡级图书馆与大量私人所藏,以及海外各公私机构所藏并不计算在内。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非常精确的数据。

据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主编的《清人著述总目》统计,清人著述总计有22.7万种,其中存世16万种以上,剩余6万余种则见于方志等文献记载,存佚不详。也就是说,目前存世的20万余种古籍,有16万种以上是清人著作;剩下古籍中,从先秦到元末,传下来的古籍大概不到1万种。据媒体报道,2019年全国出版了各类图书约450.7亿册,585家出版社共出版纸质图书505979种。也就是说,当今一年出版的书籍就超过所有现存古籍的总量!

2023年6月15日,工作人员在扬州文汇阁内展示《四库全书》。

因此,我们常用汗牛充栋、插架森森、万卷书海、书山乱垒等来形容书籍之多。那么,在众多的古籍与新书中,在个人短暂如流星般的生命历程里,我们该读什么书呢?家长、老师和长辈都会说:要读经典!

什么是经典?什么书是经典?什么书又是中国文化上的经典呢?

二、经典与中国文化上的经典

(一)什么是经典?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经,织也”“纬,织横丝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太平御览》校补:“经,织从丝也”“纬,织衡丝也”。从,即纵;衡,即横。经,即纵向的丝线;纬,即横向的丝线。从原义来看,纺织机上布设的纵向的线是经,横向的线为纬,即经线与纬线。今天所称北纬多少度、东经多少度,用的还是这两字本义。

因为经线相对固定,纬线用梭子来回穿梭,织成丝绸布帛,所以到了汉代,词义发生变化。经,常也,就是常理。《说文》:“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庄都说:‘典,大册也。’”无论“五帝之书”还是“大册”,都是珍贵而权威的书册,是重要的文献典籍。经典,就是恒常的道理,是万世常理的典范,亦即清儒所说的“万世教科书”。从现代汉语的广义来看,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历史性与适用性的作品或著作。

经典是常新的,也是永恒的,具有普世性与普适性。也就是说,在汉代是经典,在今天仍然是经典;中国人读了有用,欧洲人读了也学有所得;老年人读了加深认识,小朋友读了开卷有益,不同人读了都有收获,这样的书就是经典。

如果一部书突然流行起来,大家读得热火朝天,但不旋踵间流行过了,就无人再读、销声匿迹,这样的书称之为“时髦书”。今日书市上充斥着这样的书,明星大腕、突发事件、书商炒作,都会使一本书在一夜之间炙手可热,但大多这样的书言过其实、名不符实。我们平素读书,一定要区分“时髦书”和经典。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展示的文澜阁《四库全书》。

(二)经学——中国文化的纲要与核心

在中国传统目录学以及文化史上,自唐以来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种。简单地说,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个人别集等。

就四部书籍的重要性而言,在古人看来经为纲,史为目,子、集可有可无。为什么这么说呢?经书给人提供思想源泉,武装人们的头脑,并为国家治理提供思想资源;史书可以“资治通鉴”,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能为现实服务;子书是个人学说的结晶,集部是华丽的辞藻。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就像大江大河,集部的词章“波澜沦漪,潆洄演漾,足以供人习玩也”。也就是说,像河上漂着的浪花涟漪,喧腾跳跃,波浪卷曲,有了固然好,没有也不会影响江河万古流。

从读书的重要性而言,古人曰:“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刚日,指单日或晴天;柔日,指双日或阴雨天。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经史书籍是每天都必须要读的,子集之书是闲暇时用来欣赏阅读的。

因此,古代少有人夸自己的文章写得好、诗歌写得好。清初顾炎武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古人还说“文人无行”“文人无德”等。人们皆愿被称为学者、思想家、经学家、理学家等,被喻为文人,则大为不快。古人不以诗文自夸,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戏曲小说是不入流的,所以四部书目中没有戏曲和小说。比如,在《四库全书总目》这样权威的目录中,就找不到《西厢记》《牡丹亭》《西游记》《三国演义》这样的书名,因为古人把这些书排除在外了。这与今天的阅读习惯相反,我们大多数人平素所读,以小说、诗歌、散文与戏曲为主。当然,时代不同,我们不能说古人全对今人全错,也不能反过来说今人全对古人全错。但要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必须读中国文化上的经典。

(三)“五经”——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经典”

中国人思维习惯之本源,多出自《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或加上亡佚之《乐经》,称为“六经”)。自汉代以来,在“五经”基础上,后人不断增加,于是有了七经、九经、十一经等,至南宋形成“十三经”,自此不再增入,构成儒家经典最基本的稳定形态。所谓“十三经”,是在《五经》基础上增加的部分,基本上是《五经》的传注与解释,有《周礼》《仪礼》《公羊》《穀梁》《论语》《孟子》《孝经》《尔雅》。但“十三经”的核心与基础,仍是“五经”,其他八部都是围绕解释与弘扬“五经”服务的。

2023年3月,浙大图书馆镇馆之宝《资治通鉴纲目》宋代刻本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四)史书——《五经》的延伸与扩展

从先秦以来,我国史部书籍的体裁,就以纪传类与编年类为主,代表作有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与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史记》大量参考了《尚书》与《春秋》,《资治通鉴》则从体例至编纂方式皆源自《春秋》《左传》。后世其他各类史书,皆模仿《春秋》《尚书》《史记》《资治通鉴》等而成。自《史记》以降,中国历代史书的编纂,皆是在儒家观念指导下的史学叙述与编写,体现的是儒家文化与价值观。可以说,史书是《五经》的延伸与扩展,是为儒家学说服务的。

(五)子书——《五经》“百家争鸣”的个人理解与新解

如果把子书分成儒家类与非儒家类两类,《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家子书则是对《五经》的继承与弘扬;而《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子书,则是对《五经》的批评与别见。无论是儒家学者与否,儒家观念都是其褒扬或者贬斥的重要对象。因此,可以称这些书籍是对《五经》“百家争鸣”的个人理解与新解。

(六)集部书——《五经》“百花齐放”的演义与传布

集部书,无论总集如《文选》《全唐诗》,还是别集如《陶渊明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苏东坡集》《王阳明集》《顾亭林集》等,多出于儒家学者之手,其诗词歌赋、论说传记等,其主张与宣扬的也不出儒家学说的范围,可以看成是《五经》“百花齐放”的演义与传布。

三、《五经》《四书》别解

(一)《周易》

《周易》一书,传说是伏羲观天法地,察鸟兽之文,始作八卦。文王演易,孔子作《十翼》,实际都不是定论。《易》之性质,或为算卦,或为理政,或喻天象,或言人事。清代学者惠栋,以为《易经》是“赞化育之书”,即助理政治的教化书。《周易》所论述的就是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学好《易经》,把天、地、人的工作做好,达到了相互间的沟通、协调与平衡,那么就会实现理想的社会。

(二)《尚书》

《尚书》原称《书》,即上古之书,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政府公文总集”,是当时夏商周王室重要文件的汇集,也是上古治国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尚书》讲的是“祖宗之法”,即尧、舜、禹、周公、文王、武王等的治国理念与经验教训。历朝历代治国理政,往往引用与模仿书中的例证与道理。

2023年6月8日无人机航拍的山东省曲阜市孔庙、孔府及周边城市风貌。

(三)《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如果我们相信孔子“删诗”之说,那也可以说是一部诗歌选集。诗歌,本来与经没有关系。但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还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如此强调《诗经》的重要性,涉及思想品德、修身养性、行文写作、外交礼仪、博学多识等诸多方面。因此,《诗经》也就升格到了经的行列中。

(四)《春秋》(三传)

《春秋》者,春夏秋冬也,省称为“春秋”,因此许多史书都称“春秋”(也成了习惯用语,不能称“夏冬”)。《春秋》记载春秋时期鲁国240余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经孔子整理,并且寓有所谓“春秋笔法”,于是有了“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说法,是古代官吏必读之物,也就具备了经典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史书了。但实际上没有几个“乱臣贼子”或贪官污吏读了《春秋》就会畏惧,然后自觉良心发现,洗心革面,但从孔子和儒家的治国理念,显然是希望《春秋》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与警诫作用的。

(五)《礼经》(三礼)

《礼经》即中国古代前期的各类典章制度。《周礼》主要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官制及各项制度以及儒家的政治理想;《仪礼》主要记载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礼的详细仪式,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宗教信仰、亲族制度、政治组织、外交方式等影响至大;《礼记》记载和论述先秦汉代礼制、礼意来解释《仪礼》,集中体现了先秦乃至汉代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这些礼学书籍,在中国人行为习惯、日常礼仪、穿着打扮、婚丧嫁娶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六)《论语》《孟子》《孝经》与《尔雅》

《论语》《孟子》是孔子和孟子的语录,是研究圣人和亚圣最可靠最基本最权威的宝贵资料。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论语》为“万世教科书”。《孟子》主张行“仁政”,兴“王道”,反对战争,力主德政。《孝经》讲的是孝道,自汉代就成为孩童的必修课本。其目的在于给孝划分等级,并以孝劝忠、以孝尽忠、以孝治天下,有非常浓厚的政治伦理意味。汉以来官员的评判,“孝”与“廉”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孝或者贪腐,则会断送仕途。《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其中涉及经义释解,也得以配为经典。

(七)《四书》

《四书》是南宋朱熹编《四书集注》开始才有此书名,指《大学》《中庸》《论语》与《孟子》。《大学》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传为曾参著),《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传为子思著),本为《礼记》中的两篇,朱熹认为太重要,就单独辑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因此,《四书》实际上是两篇文章与两部书。明清以来,科举考试都用朱熹的解释为标准答案,《四书集注》就成为主要阅读参考书目,学子几乎人手一册。《四书》主要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有尊严有人格的人,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巨大影响。

因此,《五经》《四书》就成了中国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核心中的核心、纲目中的总纲,中国人思想的源头多生发在这几部书中。要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就必须从研读这几部经典开始。

四、蒙学读物:民间版的中国文化经典

(一)《朱子家礼》(朱熹撰)

《朱子家礼》是有关家庭礼仪的著作,分为通礼、冠、婚、丧、祭五部分。《十三经》中的《三礼》,所谓曲礼三千,威仪三千,繁难晦涩,专家都很难读懂,更不用说一般人了。而《朱子家礼》则博采众家,融汇古今,既容易读懂,又方便易行。明代规定“民间婚娶,并依《朱子家礼》”,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民间通用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三礼》等的简约易行版。

(二)儿童蒙学读物

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汉代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千字文》《小学篇》、颜之推《颜氏家训》等;唐代有《开蒙要训》《太公家教》等;宋代此类教材盛行,有《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神童诗》《性理字训》等;元代有《二十四孝》《历代蒙求》与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等;明代增加了《小儿语》《女儿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清朝有《弟子规》、朱柏庐《朱子家训》、李渔《笠翁对韵》、车万育《声律启蒙》、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王筠《文字蒙求》、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等。

其中最重要也最常见的有,《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千字文》《小儿语》《弟子规》《女儿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朱子家训》与李渔《笠翁对韵》、车万育《声律启蒙》、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孙洙《唐诗三百首》、王筠《文字蒙求》、周希陶《重订增广贤文》等。

2023年9月,“唐韵沓来——苏州博物馆藏唐诗古籍特展”在江苏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开展。此次展览内容以馆藏唐代诗人的别集为主,辅以唐代诗歌总集,从唐诗的各个阶段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作,让参观者在近距离观赏中走近原典,走进唐诗,共同感悟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以《朱子家训》(又名《朱柏庐治家格言》)为例,全书仅500多字,却精辟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这些儿童读物,是开蒙阶段的初级教材。古人也重视字形笔画,例如“上大人,孔乙巳”从唐代就已经有了,这和今日小学教材中的“上中下,人口手”相同,都是从最简单的笔画和字形入手,教孩子们识字写字。这些口诀式的蒙学读物,其特点是朗朗上口,便于背诵,简明易懂,富蕴义理。如《三字经》曰: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起首几句,即把儒家“性善论”交待得清清楚楚,同时充分说明了后天教育与专心致志学习的重要性。《千字文》还成为中国古代记数法的一种,成为百姓算数、官方记账及科举考试的号舍等的排列方式,因此老幼妇孺皆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但在号舍排列时,如吊、毁、伤、罪、悲、贱等字,皆排除在外,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处理方式。

从前咏儿童学习的趣味诗极多,如:

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

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又如:

开蒙先念三字经,人字乃是第一声。

一字念了一个月,字之倒正未分清。

清袁枚《随园诗话》记曰:

几阵乌鸦噪晚风,儿童齐逞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座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诗中提到的有《百家姓》《千字文》《鉴略》《神童诗》《大学》《中庸》,就是当时儿童日常的开蒙读物,几乎妇孺皆知。如果把这些蒙童读物也算作经典,许多人是不同意的。但是在我国古代,大部分农家幼童是读不起书的文盲;读书人中的大部分,也读不到《五经》《四书》,然后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限与程度;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塾师指导下读两册《三字经》《弟子规》,识得数百至千余字,就开始务农、学工、经商与投军等,终身再少有入学读书提高的机会。但正是这些蒙童读物,让他们知道了简明的中国历史与地理,激活了儒家文化的基因,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等,就是民间版的《五经》《四书》,在古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也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的经典。

五、如何才能百炼成钢:古代儿童与青年读书之法

今天的小朋友,三岁入幼儿园,六、七岁入小学,再升至初中、高中,十八岁前后考大学,这是大部分孩子的成长学习过程。那么,古人是如何分年教育儿童,小朋友们又是如何在学习中提高并步入成人阶段的呢?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给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双腿走路式教育:文化知识与基本礼仪的双重学习与实践

我国古代的蒙学读物,有不少原本是作者给自家子弟编写的家训类读物,如《颜氏家训》《太公家教》等。《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也是程端礼为自家子弟列的按年读书计划,因为编写得好,广受欢迎,后来就成为课蒙读物的典范。《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列的计划为:

自八岁入学以后:读《小学书》正文。

日止读一书,自幼至长皆然,此朱子苦口教人之语。随日力、性资,自一二百字,渐增至六七百字。日永年长,可近千字而已。每大段内,必分作细段,每细段,必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读二三十遍,后凡读经书仿此。自此说《小学书》,即严幼仪。大抵小儿终日读诵,不惟困其精神,且致其习为悠缓,以待日暮。法当才完遍数,即暂歇少时,复令入学。如此,可免二者之患。

仔细阅读这段话,其中包含着很重要且非常科学的规则与人文情怀。其一,为什么八岁后开始读《小学书》呢?因为从三四岁开蒙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到八岁时小朋友已经认识数百至一千字,具备了初步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小学书》即《朱子小学》,朱熹的序文说: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穉之时。欲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

也就是说,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学会端茶倒水,洒扫应对,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书达礼,尊长爱幼,这正是程端礼所强调的八岁即“严幼仪”,即教会孩子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与礼貌礼仪。如果不在幼小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长大后形成定势,就难以纠正了。而我们今天在小学教“爱国主义”,到了大学才教“打水扫地”,这是不合乎婴幼儿成长规律的,倒了过来,太晚来不及了。

其二,古人教小儿读书,从程端礼的日程可以看出,其做法既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非常人性化,具有科学性与人文关怀。从八岁起,孩子学的文字逐渐增多,并要求养成良好的诵读记忆习惯与勤学努力精神。

其三,为避免孩子学累走神磨洋工,程端礼还提出“法当才完遍数,即暂歇少时,复令入学”的学习方法,即让孩子们读几遍书后,即休息一会儿,玩耍或歇息,劳逸结合,然后再开始读书,这不就是我们今天的课间操么?

(二)古人如何学习写字

古人是如何教小朋友学习写字的呢?南朝智永和尚,是王羲之七世孙,为著名书法家,有真、草《千字文》传世,成为后人仿学的书法典范。程端礼说:

僧人智永存世墨迹《真书千字文》(节选)。

小学习写字,必于四日内,以一日令影写智永千文楷字。……每字本一纸,影写十纸。止令影写,不得惜纸于空处令自写,以致走样,宁令翻纸,以空处再影写。如此影写千文足后,歇读书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写一千五百字,添至二千、三千、四千字,以全日之力如此写一二月乃止。必如此写,方能他日写多,运笔如飞,永不走样。

经过如此有效而刻苦的练习后,熟悉汉字的形体规律与间架结构,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就能做到运笔如飞,既快又好,永不走样。虽然古人用的是毛笔,但书写速度并不比我们今天的钢笔书写慢。

(三)经书学习与撰写文章

等到《小学书》学毕,过了蒙学关,打下更坚实的文字基础,便正式进入经书的学习阶段。程端礼接着说:

《小学书》毕。次读《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正文。次读《孝经刊误》。次读《易》《书》《诗》《仪礼》并《礼记》《周礼》《春秋》经并《三传》正文。前自八岁,约用六七年之功,则十五岁前,《小学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既每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大段,早倍温册首书,夜以序通倍温已读书,守此,决无不熟之理。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尚志。为学以道为志,为人以圣为志。

程端礼这段话,告诉我们:其一,指明了在十五岁之前,读完《四书》《五经》的年限、次序与诵读之法;其二,十五岁已经懂事,也就是说在接近成人的年龄,务农、做工、经商还是步入科举之路,要逐步确立自己将来的志向与目标,为“尚志”之年;其三,要给自己确立一个高大上的标准,学以明道,希圣希贤。

那么,如何学习写文章呢?程端礼以读韩愈文章为例,他说:

读韩文,文法,原于孟子经史,但韩文成幅尺间架耳。……自熟读一篇或两篇,亦须百遍成诵,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故也。既读之后,须反复详看。每篇先者主意,以识一篇之纲领;次看其叙述裨扬、轻重、运意、转换、演证、开阖、关键、首腹、结末、详略、浅深,次序。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譬之于树,通看则由根至表,干生枝,枝生华叶,大小次第相生而为树。又折一干一枝看,则又皆各自有枝干华叶,犹一树然,未尝毫发杂乱,此可以识文法矣。……若能如此读书,则是学天下第一等学,作天下第一等文,为天下第一等人。……专以二三年工学文之后,才二十二、三岁,或二十四、五岁,自此可以应举矣。

程端礼的这段话,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作文教学法”!如果中学老师这样教,同学们这样写,何愁写不出好文章来?

程端礼又接着说:

《通鉴》、韩文、《楚辞》既看既读之后,约才二十岁,或二十一二岁,仍以每日早饭前,循环倍温玩索《四书》、经注、《或问》、本经传注、诸经正文,温看史,温读韩文、《楚辞》之外,以二三年之工,专力学文。既有学识,又知文体,何文不可作?

也就是说,从八岁入小学,至二十二三岁,刚好在今日大学本科生毕业的年龄,古人学习儒家基本经典才算告一段落,从此习作八股文,踏上科举考试之征程。在古代二十岁前就中进士的,寥寥无几,两宋平均中进士的年龄为40岁。

从上面所举诸例可以看出,古人的教学法是合理的、科学的、实用的,也是适合儿童身心健康的,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死记硬背。古人实行的是“双腿走路式”的教育,一方面教习礼乐射御书数,即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教洒扫应对,进退礼让,即生活常识与礼仪规范。也就是朱熹所讲“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培养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我们今日的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文化课成绩,忽视甚至放弃了生活与礼仪等的教育与实践,结果造成孩子只有一条腿走路,成了摇摇晃晃的“瘸子”。其结果,不但文化课学不好,而且影响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学习了程端礼的书目之后,让人既感庆幸,又感震惊。庆幸的是我们不必天天读古文,不必三年一大比;震惊于古人是如此地读书,如此地用功,如此地肯下功夫。这里之所以列这份书目,以及详细叙述古人读书之法,也是希望通过对照古人的读书治学精神,对今天的读书和学习提供借鉴。

六、遗失的传统方法

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传统读书的方法遭到否定和遗弃,窃以为我们在今天遗失了以下好的传统方法。

(一)诵读的传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前引诗中“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几阵乌鸦噪晚风,儿童齐逞好喉咙”,即是古代儿童一起高声诵读的有趣情景。自幼即诵读古书,虽不通义,然对古文之承转启合、铿锵起伏,语感节奏、合辙押韵等,已是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知义习文,便容易“入口气”。所谓“读通唐诗三百首,不全作诗也会诌”,就是这个意思。今日不仅中学,幼儿园、小学亦少诵读。一方面教室相邻,诵读会互有干扰影响;另一方面是对诵读的重视不够。

2023年5月16日,游客在参观“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

(二)背书的传统 

古人自幼儿起,即背诵从《三字经》《百家姓》到《五经》《四书》等,要求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这种加强型的记诵之法,有其时代特色。古人并不学习数理化等课程,有较充足时间来背书;这种背诵,也并非是全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或半理解基础上的诵读与记忆。当成年以后,这些“纯课文”会在生活感悟与成长经历中变成“活经典”,在为人处事与日常写作中发挥极高效应,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如今《课标》规定中考、高考各有60篇必背篇目,却被人诟病,认为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实际上,人的记忆与背诵能力,小学初中阶段是最好的时期。背诵名篇名作,不仅对开发智力、培养传统文化功底等有益,而且对现代文的写作大有帮助。今天不背诵课文与经典,基础不牢,成年以后为时已晚,写作无词可用,文章毫无文采,更无文气可言,就是没有丝毫古文功底和背诵资源的恶果。

(三)古文写作的训练

自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以来,古文创作几乎中辍,偶或有之,也是满篇之乎者也,充斥着不伦不类的语句。而在儒家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公私文中仍存少量的古体文。今日人人会说汉语,写作也都用汉字,但很少了解母语和汉字的历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也有不少人套用西方理论,却不知与汉语并不配套,导致与实际脱节。而全民学英文,又一定程度上导致对母语学习的缺失与冷漠。今日有的大学中,“大学语文”被讽刺为“高四语文”,2节课仍选者寥寥;而“大学英语”在四年制本科大学中,占到8个学分以上。试想,如果美国、英国的大学生,用8—16个学分,几乎每天都在背汉语生字,他的汉语能学不好么?!

七、阅读基本经典,提高语文水平与写作能力

前面用了大量篇幅,旨在说明学习中国文化上的经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中学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而言,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应在三年时间内至少熟悉一、两部古代经典,培植古文素养与文脉。这并不是难事,如《诗经》《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量都不是很大,在三年内仔细品鉴阅读是可以完成的。阅读与深入学习这些经典,既有助于提高古诗文阅读与理解的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更有助于培植深厚学养,写出文脉流畅而雅致清丽的文章。

2023年4月13日,秀山开往重庆北的5610次公益性“慢火车”3号车厢列车书屋,搭乘火车的中学生正在阅读学习。列车书屋为旅客提供了1000余册精选图书,包含人文、历史、旅游、科技等多个门类。同时针对旅客中学生较多的情况,还特意配备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科普读物等,以开架方式免费开放。

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我们要借鉴吸收,古为今用。培养坚实的语文基础与素养,提高作文能力,非一朝一夕可成,亦非反复刷题能达。适度的诵读与背诵,既有利于开发智力、提高记忆能力,又有助于积累经典词语与段落,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写作中才能灵活掌握,为我所用。

为今之计,欲读中华经典,了解传统文化,养雍容澹泊之致,撰雅洁明丽之文,仍须阅读最基本之经典。择定一部,抚今追昔,仔细品鉴,天长日久,则醇厚渐植,文脉自备。坚持三五年,必有小成;坚持十年,则能大成。任何急于求成的想法与行为,都注定是无所成的。在初高中阶段,坚持不懈,努力精进,不急功近利,久久为功,与课本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必有良好的收获和成效。

(作者:漆永祥,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相关阅读

  • 新展丨古代的长沙人怎么过年?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5日讯(记者龙文泱 通讯员 杨帆)古代人春节也会集五福吗?窜天猴这种过年“硬通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古人除夕会放假还是偶尔加班呢?近日,长沙图
  • 文学经典的影视“翻译”

  •   文学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也是影视改编的理想文本,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我国广大民众文化素养的提升,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
  •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 图为全球汉籍合璧工图为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部分出版成果。山东大学供图制图:沈亦伶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中国汉文古籍流散于境外,其中不乏中国大
  • 书香盈楼藏古今

  • 图①、图③:修复师在修复古籍书页。图②:天一阁博物院外景。以上图片均为章勇涛摄  核心阅读  浙江宁波,月湖西畔。400多年来,天一阁书香不绝、文脉不断。登记藏品22万余件,
  • 数字化,让古籍触手可及

  • 以上图片均为“识典古籍”平台网页截图。制图:张芳曼核心阅读  我国现存古籍约有20万种,修复整理现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古籍数字化迫在眉睫。一本古籍,如何从纸页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阅读经典与学习语文

  • 中国文化上的经典,一般指的是自先秦以来流传至今的经典,是存留于世的众多古籍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学习经典,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古籍?哪些古籍可以算作经典?哪些又是中国文化上
  • 金融监管总局明确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任军、吴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0日对外公布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金融监管总局表示,2024年要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牢牢守住不
  • “小车位”带来“大幸福” 村民欢喜过大年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一个行云流水的倒车入库,大海稳稳地把车子停在了河口村村口停车场的车位上。“媳妇儿、闺女,赶紧下车拿东西回家,咱妈说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 洞庭月历丨水鸟:“湖水清澈,倒映着我”

  • 编者按像水鸟贴近湖的波纹,像江豚潜入湖的深处,像芦苇从春到冬,在湖上生发生长。2024年,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将循着四季的脚步,逐月走进洞庭,记录大湖其里的丰富表情,呈现大湖之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