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化巡礼|古代文化常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印章艺术品鉴欣赏

日期: 来源:语文报社收集编辑:语文报社

 

我国在金石器物上雕刻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印,信也。”印章最早的作用是作为凭证的信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小小的印章中既兼有书法、绘画、雕刻等诸多技艺,蕴涵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亦渗透着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艺术家、大学问家,都是诗、书、画、印皆精,所以对印章的辨识和鉴赏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田黄三链章

清代乾隆皇帝的“田黄三链章”,又称“乾隆三链章”。 以田黄石雕锁链连接三方印章,两枚方形,一枚椭圆。方章玺文一阴一阳,阳文为“乾隆宸翰”,阴文为“惟精惟一”,椭圆玺文为“乐天”。

穿带印

汉魏穿带印因左右有孔可以穿带而得名,印章的上下两面都刻有印文,一般是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所以又称“两面印”。

烙马印

烙马印,属于官印一类,它是古代用于烙马的专用玺印。印钮的上部有方孔可纳入木柄,是为烙火方便而设计。

花押印

花押印又称“押字”,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押印。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子母印

子母印又称“套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大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

来源:《语文报•高一版》

编辑:杜丹 肖玉静

相关阅读

  • 龙年云居寻龙记|龙藏御印

  • 《龙藏》全称为《乾隆大藏经》,始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中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大藏经版。清初诸帝都有较高的佛学修养,其中雍正皇帝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对刊刻龙
  • 带你探访雄安“山水印章”

  • 这体育场多大!你看,这预留的座席多多!你再听,这里处处响彻着项目“拔节生长”的声音。这几天,《河北新闻联播》持续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今天,记者来探访雄安体育中心项目建
  • 两会声音|马雷代表:加快推广电子印章应用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以“数跑龙江”为统领,打造办事环节最简、办事材料最少、办事时限最短、办事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特色
  • “大清村”村名的故事

  • 大清村地处黄河流域,北靠太行山,南望黄河水,是获嘉城西的一个较大的村庄。它坐落于凤凰岭上,相传村形酷似头南尾北的一只凤凰。  据起土掘井所获物证得知,在很早的石器时代就有
  • 解码潍坊 | 政府有为,服务向前一步走

  •   编者按 2023年以来,潍坊把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着力以改革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激励全市上下担当敢为,有力推动了更好潍坊建设。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文化巡礼|节气之美(中)

  • 【芒种】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
  • 文化巡礼|节气之美(下)

  • 【霜降】面瘦头斑四十四,还谪江州为郡史。逢时弃置从不才,未老衰羸为何事?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白居易《谪居》)【细读】四十四岁本当
  • 文化巡礼|节气之美(上)

  • 【导语】深深钦佩我们祖先的睿智和诗意,他们用手中那把精细的刻刀,将一年三百六十个平淡的日子切割成了二十四个精美的时段,并用点睛之笔为每个时段一一起上名字——二十四节
  • 春节值班我在岗,陪您安心过大年

  • 春节期间,威海市消费市场繁荣稳定,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当大家沉浸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享受美好的假日时光时,在交通场站、城市街头、旅游景区,还有许许多多人依然耕耘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