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基层代表出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农村地区人口数量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期,许多乡村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在普遍反应药品短缺、人手不足、问诊量激增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妥善解决?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回应称,缺药的问题是近期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农村地区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薄弱环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高度重视。近期做了大量的部署和安排,我们关注到媒体反映的一些农村地区存在药品、医疗物资短缺的问题,原因是个别药品由于产能不足供不应求,更多的问题是前期一些地方由于准备不充分,疫情高峰一来,药品一时供不上。还有一些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太通畅,采购药品不能及时配送到位,物流现在不能及时到达,可能造成药品短缺。
聂春雷表示,针对药品短缺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成立了物资保障组,建立了日调度的制度,坚持全国一盘棋,每天统筹调拨药品和其他重点医疗物资,而且是全国调配。根据疫情的发展,现在优先保障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医疗机构要有药用。对于一些短缺的药,产能不足的药要扩大产能,所以相关部门制订了很多政策,支持有关企业扩大产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班加点生产相关的药品。
要加强供需对接。基层反映的问题,如果供需对接不是很通畅,可能不能及时反馈上来。如果让农村医疗机构直接去网上的平台买药,一方面网上的平台可能没有,另一方面买了以后因为物流等原因也配不下去,所以我们鼓励地方政府最好集中采购。各地要通过物资保障组加强供需对接,及时解决药品短缺的问题。
要坚持中西医结合,合理选用西药、中成药和中药汤剂。近期下发了一个通知,就是要在城乡基层充分应用中药汤剂,鼓励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要发挥农村地区的特色。有的农村地区是中草药的产地,一些西药的退烧药临时短缺,供不过来,但是老百姓又急需,中成药也没有,怎么办?就要用汤药,所以鼓励各地充分利用汤药,主要是缓解药品不足的问题,减轻基层就医的压力。
聂春雷表示,国家卫健委组织开展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的日监测、日报告、日调度的制度每天都要开展,对于医疗物资的短缺特别是药品的短缺,要及时采取措施,推动地方解决。从目前我们监测的情况看,前期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近期随着各地疫情的发展和药品产能的增加,物流各方面特别是地方政府加强组织,我们发现药品短缺的问题正在逐步好转。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