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蓝印花布“染”出非遗之美

日期: 来源:菏泽日报收集编辑:菏泽日报

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序复杂,染出的花布多制成床单、衣服等,依靠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创新,如今已经研制出符合更多人审美需求的蓝印花布新产品。10月28日,记者赶到东明县刘楼镇小路店村,专访了该县蓝印花布第六代传承人陈旭升,探访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

工序多达10余道,蓝底白花胜似万紫千红

10月28日,陈旭升的农家小院里,高高的木架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蓝印花布,旁边还有不少将要印染的布料。这些布料随风起舞,仿佛翩翩起舞的少女。作为蓝印花布第六代传承人,陈旭升正在调浆、刮浆,完全沉浸在这蓝白的世界中。

49岁的陈旭升喜欢收藏古玩。199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见到了具有年代感的蓝印花布和几块制作蓝印花布的印版。

“蓝印花布是一个小包袱,我立刻被上面的花纹吸引了,很喜欢,就想着学习这门手艺。”陈旭升至今还记得他初见蓝印花布的情景。为了学习这门技艺,他经过四处打听,得知距离家不远的村庄就有一位比较精通的手艺人,便虚心跟他学习。

陈旭升回忆,当时他说要学习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老艺人十分惊讶。得知他真的喜欢,又愿意学习,老艺人便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

“学习过程中,我并不觉得难,但真正付诸实践才知道学好这门技艺并非易事。”陈旭升说,就拿用豆面和石灰制成防染浆来说,“当时制作十盆防染浆,就有八盆不能用的,不是稠了就是稀了,不是豆面多了就是石灰多了,比例不好把握。”为了做好防染浆,陈旭升不断琢磨,又经过多次尝试,才成功了。

东明蓝印花布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选料到制成,蓝印花布要经过浸泡、捶打、晾晒、整形、上浆料、晾晒、染色、晾晒、刮除上浆料、清洗、晾晒、整形等十余道工序。采访过程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证了蓝印花布制作的重要过程。“染锅起染时机、温度等都会影响制作效果,所以每个作品都是唯一的。”陈旭升说,即使出自同一个艺人之手,印出的纹样也各有差异,显出千变万化。

陈旭升凭着对蓝印花布传统技艺的喜爱,并通过拜师学艺和自身的刻苦努力,熟练掌握了传统蓝印花布的印染技艺,较好地传承了蓝印花布的传统技艺,并带领蓝印花布走上更大舞台。

“我看着自己亲手印染的花布,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蓝底白花胜似万紫千红,淳朴、素雅正是文化传承。”陈旭升说。

蓝印花布产品从单一到丰富

民间蓝印花布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蓝印花布以纯真而又朴素、鲜明而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又以耐磨耐脏及透气吸汗的特性,深为农家所喜欢。

这些年来,陈旭升持续专研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将原来的化工染料换成现在的纯植物染料;面料上也有所突破,由单一的蓝印花布染制棉布演变为棉麻混纺、棉丝混纺、羊绒混纺等相结合,让蓝印花布面料更加舒服,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

“蓝印花布产品最初主要用来制作衣服、布包、床单等简单的几种,如今发展至有成熟产品30多种,涵盖家居纺织用品、服装、鞋帽、工艺装饰品、布艺玩具等,市场反应良好。”陈旭升说着拿起一件斜襟、立领、具有民国风的服饰,这是他最初做的衣服,衣服上的图案是具有美好寓意的向阳花。

为让更多人倾心于蓝印花布,陈旭升将蓝印花布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元素提取出来,打破重组,尝试不同的工艺手法,研发出符合时代美感的新作品。桌面上摆放的布老虎、富贵鸟、乌龟、大象等玩具都是近几年陈旭升带领乡亲们做出来的,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这些都是我亲手染的布料,是周边村民手工缝制的,这些年,用蓝印花布做成的产品销售额,从最初的一年几万元增长至现在的一年几十万元。”陈旭升说。

传承创新,为非遗注入活力

多年来,陈旭升多次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活动,让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产品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为传承、宏扬蓝印花布工艺,陈旭升走进小学课堂,为学生讲解蓝印花布的历史、印染技术及制作过程,还现场指导学生用印版在白布上印花,并把印有各式图案的蓝印花布送给同学们,让学生零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感受“非遗”之美,为“非遗”注入青春和活力。

“我把这个蓝印花布带到课堂上,就是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了解蓝印花布文化,让儿童和青少年结识蓝印花布,爱上这项传统工艺。”陈旭升说,他有一位名叫范晨晨的徒弟,毕业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毕业时制作了一个蓝印花布作品,让外国友人惊叹不已。

蓝印花布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旭升作为东明蓝印花布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不断融合当地的黄河文化、黄河情怀、黄河乡愁、黄河记忆等内容,让地方特色与“非遗”相结合,依托东明蓝印花布传承基地,努力培养更多后继人才,从而推动蓝印花布产业的形成。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淑娅 李艳粉

相关阅读

  • 陕西:第七批非遗项目授牌仪式举行

  • 为了更好加强我市非遗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全面提升非遗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夯实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基础,进一步促进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活态的乡土文化继续弘扬下去
  • 西藏尼木藏纸:承载千年墨香

  • 次仁多杰正在捶捣狼毒草根茎。在拉萨市尼木县,雪拉藏纸以其独特的技艺和品质被列为西藏三大藏纸之一,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其特殊的原料配方,使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
  • 荥经姜氏古茶参展北京国际非遗周

  •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荥经姜氏古茶作为黑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参展。本次活动以“大美非遗,和合天
  • 茌平土陶:一土一器见巧心

  • 孙开开在展示作品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实现质的转换。 
  • 西藏昌都:深山峡谷中的“藏东明珠”

  • 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昌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自古以来,昌都市卡若区就是藏东政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蓝印花布“染”出非遗之美

  • 作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明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制作工序复杂,染出的花布多制成床单、衣服等,依靠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创新,如今已经研制出符合更多人
  • 为国人诚信正名,我很自豪!

  • 为给国人诚信正名,十余名中国学者带领百名学生,完成了一场覆盖10个城市的复制实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授刘世勇参与其中。 时间回溯到2019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 神十六刚刚落地!欢迎回家!

  •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刚刚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欢迎回家!经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