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通讯员 吴晓贞 文/图 记者 刘龙) 为进一步巩固河道专项整治和河湖生态建设成果,福建省诏安县霞葛镇紧紧围绕“七比一看”竞赛活动,坚持实施“河长制”,构建完备的镇村“流域+区域”河长制组织体系,建立镇级河长巡查专项队伍,实行常态化巡查。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我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水智力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在老百姓眼里,水清、岸绿、景美、生态、安全……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美丽河流,要实现精准治理,就需要对河容岸貌的现状了如指掌。基于此,霞葛镇积极探索创新巡河机制,让无人机也担任“巡河员”,借助科技手段采取陆空结合、人机结合的巡河新模式,进而提高巡查效率和质量,实现河道水域的动态管控,精准拍摄河流状态,提高河道监管效率。
“无论河面上有水草、垃圾,还是河岸有非法采砂、乱垦乱种,无人机都能拍得清清楚楚。有了无人机。我们省了许多事,这便是科技发展的好处了。”庄溪村的河道专管员感叹道。
据了解,在传统人工河道巡检中,巡河员只能沿着河边走、站在桥上看或者坐在船上游等常规方式,进行巡查、取证、拍摄。但不少河道通行不便、有监管盲区等问题,每次巡河耗时长、效率低,且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而无人机的高空视角,可快速发现河道漂浮物以及岸线活垃圾乱堆乱放等情况。同时,无人机在执行巡检工作中,还可观察到更多水体质量情况,能有效避免单纯依靠人工巡检时造成的水体质量问题误判或漏判。人机协作,已成为当前河湖治理的新趋势。
近日,在霞葛镇上方,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来回绕行巡视河面。巡查过程中,河长及同行队伍认真观察无人机画面,仔细寻找治理盲点和保护薄弱点,了解了辖区河段污水治理、水质保护情况。“现在是枯水期,水污染隐患会比较大。更要加强监管,不能让多年治理成果功亏一篑。”霞葛镇河长对当前工作作出进一步要求,真正做到用声音指挥、用行动说话。
此外,霞葛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多次巡河护河志愿活动,为河道治理增添助力,同时提高村民守护家乡生态的“主人公”意识。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管水、治水,护水,做好水域保护和清洁,协力打造宜居之地,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下一步,霞葛镇将坚持双管齐下,推行陆空结合、人机结合的巡河形式,提升河道巡检质量,不断加强巡河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健全完善无人机巡河长效机制,维护与保持良好的河道水生态环境,营造出霞葛的水蕴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