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连日来,湖北各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学习、了解、掌握应急安全知识。目前,湖北已建立5万余名灾害信息报送员队伍,守望一方平安。
“沉浸式”体验科普消防车、上一堂“防灾减灾安全课”、与消防机器人来一场趣味互动……5月10日,湖北省孝感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孝感市玉泉小学举行。
“同学们不要慌,弯腰低姿,捂好口鼻,跟着老师有序逃离教室,前往操场集合……”活动还开展师生逃生疏散演练,随着应急广播响起,各班老师沉着冷静、快速有序地带领学生从教学楼安全疏散到学校操场。
参观消防设备(通讯员杨红玲 王基达供图)
“现场有不少形式多样的体验项目,可以让孩子学习防灾避险知识。”带着学生体验消防科普车的高老师说道,很多体验项目新颖,寓教于乐,让学生爱玩爱学,在沉浸式体验中,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5月10日,2024年恩施州举行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活动设置山洪地质灾害群众避险转移安置演练、水上救援应急演练、防灭火和应急医疗救护知识普及、防灾减灾文艺汇演等宣传教育暨演练项目,现场发放自然灾害救助常识宣传单4000余份。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现场演练,让群众对“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牢固树立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理念。
开展水上救援应急演练(通讯员恩应宣供图)
5月10日,黄冈市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暨生命安全教育活动在当地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分地震应急疏散逃生、人员搜救、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展板宣传讲解等环节,现场共有4000余名师生参与。演练现场老师分工有序,学生逃生路线清晰,只用了3分28秒,全体师生就撤离到了安全地带。通过此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防震知识,在避险、逃生、自救等体验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发放宣传手册(通讯员黄应宣供图)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避灾自救能力,5月11日上午,随州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曾都区减灾委等单位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活动通过设置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答疑、防灾减灾产品展示、发放小礼品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灾害类型、灾害预防、应急避险等防灾减灾常识,提高了群众的知晓度。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余份,营造了公众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氛围。下一步,随州市将以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区等为重点,组织各类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5月13日,湖北省减灾办有关人士介绍,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湖北还将进行防汛等应急演练,各市、县将开展互动问答、VR模拟体验等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
灾害风险隐患如何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队伍建设是关键。“以灾害信息员为基础,充分吸纳气象部门气象监测员、地震部门灾情速报员、自然资源部门地灾网格员、林业部门护林员等,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纵向贯通的‘1+X’信息报送员骨干队伍。”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已明确信息员47768名、联络员1837名、协调员1435名、协理员945名。“各地分期分批组织灾害信息报送队伍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