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京城名刹报国寺

日期: 来源:中国商报收集编辑:中国商报

 北京,西南二环内,穿过广宁公园的繁花和丛树,即可望见一处檐牙高啄、古色古香的庙宇,这就是报国寺。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不大,“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元忽必烈入主大都,为彰显功勋,依照旧寺的规格建了新寺,称其为报国寺。至明代初期,寺庙逐渐颓落。明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遵母后之命于报国寺原基址上敕建新庙,扩建后的新寺改名为慈仁寺,寺庙规模宏大,后院建有毗卢阁,可登临远眺,“望卢沟桥行骑,历历可数”,京师之景尽收眼底。因寺内有双松,也称为“双松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大地震,慈仁寺建筑大部分坍塌。乾隆十九年(1754年)得以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尽管经历了名称的变化,但这座庄严的寺庙在历代皆可通称“报国寺”。

历史上的报国寺曾有“三绝”,前有双松,后有毗卢阁,毗卢阁内供奉着一尊镇寺之宝,名为窑变观音,此“三绝”远近闻名,并形成报国寺特殊的文化格局,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此。

报国寺坐北朝南,现存中、西两路建筑群,单体建筑总计34栋,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

走进山门,第一进院大殿面阔五间,院中东西两侧各有龟趺石碑一通。东边是明成化年间的“御制大慈仁寺碑”,记载了明代在报国寺旧址修建慈仁寺的经过。西边是清乾隆年间的“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明末清初,报国寺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比琉璃厂书市还早。这里曾经是文人墨客的雅聚之地,清代著名文人高衍、王士祯、孔尚任等都是报国寺的常客,留下许多佳话。

清代诗人王士祯嗜好古籍,常到报国寺书摊购买古籍善本。据说许多想见他的人,每次到府上拜访,总是找不到他,反而是到报国寺能碰到他。《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是王士祯的好友,他曾赋诗记录此事:“弹铗归来抱膝吟,侯门今似海门深。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寺里寻”。孔尚任还特意注明:“渔洋龙门高峻,人不易见,每于慈仁庙市购书,乃得一瞻颜色。”

寺庙的西侧有顾亭林祠。清初顺治和康熙年间,顾炎武曾多次寓居报国寺内。顾炎武去世后,友人常来报国寺祭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翰林院编修何绍基、贡生张穆等人发起,众多儒臣学士捐资,在顾炎武居住过的报国寺西小院修建了顾亭林祠。

顾亭林祠坐北朝南,位于寺院西侧,现为四进院落,院落东南隅设砖门楼,门上石匾刻有篆书“顾亭林祠”。

清康熙年间,报国寺曾为京城最大的庙市和花市,寺内景观精致典雅,引得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北京百科全书《宣武卷》载:“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为庙会期。”庙会时,商贩在这里摆上摊位,出售图书、文物、古玩等。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报国寺被德军的炮火炸毁,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报国寺第一进院改建为昭忠祠。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报国寺设立军需库。1945年日寇投降后,报国寺作为国民党政府河北田赋粮食管理处所属粮库之用。

新中国成立后,报国寺划归粮食部和商业部使用,之后也曾归属粮食部管理。1969年,北京金属熔炼厂在报国寺内建厂,寺内庙宇等建筑一度成为该厂的生产车间、仓库等。1982年,报国寺交付给原商业部所属中国商报社和中国商业出版社等单位使用。使用单位筹资将工厂搬出,又投资修复报国寺。修复工程从1989年秋持续到1997年,共历时八年。修复后,为保护文物和传承文化,寺内大院辟为“报国寺文化市场”。从1997年6月起向社会开放后,“报国寺文化市场”开展了一系列收藏艺术品交流、展示、讲座等活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收藏文化的交汇地和收藏市场的风向标。2020年,开设“报国寺文化园”,全力打造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充满文化活力、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场所,让千年古寺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一座活态博物馆,在尽显古风中激活更多时尚元素。

1984年5月24日,报国寺及顾亭林祠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报国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报国寺和顾亭林祠修葺一新,寺中仍存明成化和清雍正、乾隆、光绪时期的石碑,前中后三排大殿气势仍可见当年辉煌。寺中树木以松柏、银杏、古槐见长,浓荫蔽日。每年春季,寺中玉兰吐蕊,丁香绽放,桃杏烂漫,海棠争春。一年四季景致不断,恰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吸引了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于经历300多年岁月的古树下饮一杯清茶,正是人间好时节。

相关阅读

  • 顾亭林与报国寺的不解之缘

  • 北京报国寺西南隅,翠竹掩映着一座红墙灰瓦的狭长院落,就是鼎鼎大名的顾亭林祠。顾亭林与报国寺渊源报国寺,始建于辽,世称小报国寺,明成化年间重修,更名为慈仁寺,仍俗称报国寺。寺内
  • 河北鸡泽发现142年前的光绪五彩圣旨

  • 河北省鸡泽县日前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一道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的五彩圣旨,距今已有142年历史,五彩圣旨除卷首少部分缺失,大体保存完好。新发现的圣旨长2.22米、宽0.3米,采用五种
  • 昆滇风云|云南的最后一科乡试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恩科云南乡试,是云南举行的最后一科乡试。第二年,即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科会试和殿试后,在中国盛行了近1300年的科举取士制度落下了帷幕。精心出题
  • 出版社致歉!停止销售、全面销毁

  •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历史时,书中竟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引发热议。  10日,北京
  • 清朝召见新任官员制度探析

  •   有清一代,皇帝每天都要召见官员,以此来处理政务、获取信息。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军机大臣觐见,辅助皇帝处理奏折;(二)某衙门尚书、侍郎在值日当天等候召见;(三)京官、外省官员
  • 为晚清史研究开辟新途径

  •   近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孔祥吉(1943—2021)的遗作《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晚清史探微》《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感
  • 中国“传奇兄妹译匠”的父亲杨毓璋

  • 2023年1月27日,百岁老人、著名翻译家杨苡逝世。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名门,译有《呼啸山庄》《天真与经验之歌》等作品,和哥哥杨宪益被称作中国“传奇兄妹译匠”,合著
  • 【武汉工程大学MTI 2020】人不学习 罪大恶极

  • 当当当,更新,更新,更新!昨天五颗星的材料,不少同学感觉难得要命。看之前哭了,译完之后又哭了。总之,哭就对了。今天的材料,难度降低些。四颗星,同样是文化方面的材料。最近收到不少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京城名刹报国寺

  • 北京,西南二环内,穿过广宁公园的繁花和丛树,即可望见一处檐牙高啄、古色古香的庙宇,这就是报国寺。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不大,“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元忽必烈入主大都,为
  • 在暑期实践中挖掘金岭村人民的“富脑袋”

  • 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帮助贫困地区人民富起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遇“建”家乡的中国式现代化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金岭村开展实地调研,探索
  • 年仅38岁,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冯旸赫因公牺牲

  • 沉痛悼念2023年7月1日我国著名指挥控制和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旸赫先生在北京因车祸不幸逝世,英年38岁。个人简介冯旸赫,1985年3月3
  • 非遗廉文化体验馆开在了居民家门口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15日讯(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何莹)近日,青山区钢都花园街道123社区建设的社区非遗廉文化体验馆开馆,成为辖区党员群众弘扬廉洁文化、感受非遗艺术、接受
  • 上思县召开土地纠纷信访处置、拆违工作推进会

  • 近日,上思县土地纠纷信访处置、违章建筑拆除工作推进会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楼报告厅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伟主持会议,县政府办、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三大纠纷”联
  • 优秀!日照16岁男孩,被中国科大少年班录取!

  • 7月15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少年班录取名单公示》。名单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少年班共录取45人。其中山东有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