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美国在二战中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自电影诞生以来,有一类题材经久不衰,那就是二战。我喜欢这一类型,尤其是时间跨越战前和战后的,电影里人物境遇的变化让人唏嘘。那些纳粹分子曾经自诩高贵、不可一世,而战后却东躲西藏,惶惶如丧家之犬,每看到这里我总会有一种报复的快感。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态是否健康,但我想这世上绝对理性的人实属少数,也就心安理得了。

二战电影中的大部分属于宏观叙述,聚焦某一历史事件。不过,我更喜欢的是讲大历史环境下小人物境遇的类型,比如《黑皮书》、《偷书贼》一类。历史的前因后果往往就隐藏在那些微小细节中,从普通人的视角,可以窥见更清晰的背景。

今天看了一部美国电影:《小男孩》,非常之喜欢。以前了解过电影的相关历史背景,所以很感兴趣。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居住美国的日本人受到官方和民间的仇视,还被政府关押和驱逐。有一些二代日裔移民,为了表明对美国的忠诚,自愿加入美军,同轴心国作战,打仗异常勇猛。电影对这段历史进行了部分的还原,比读冷冰冰的文献资料有更深刻的体会。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小镇,我猜想为西海岸。因为我查了下相关资料,二战时期美国有十几万日裔移民,大多居住在西海岸。主角佩普从小患有矮小症,几年下来身高一直没有太多变化,他被同龄人歧视,被戏称为侏儒。

佩普有一个善良的父亲,他们相处融洽,亲密无间。父亲没有长辈常有的威严,而更像是佩普的朋友。他经常给佩普讲超级英雄故事,带佩普去看魔术表演,佩普称父亲为自己的“搭档”。每隔一段时间,父亲都会带着佩普去找福克斯医生,诊断儿子是否患有矮小症,医生每次都无法给出肯定的答复,只是说佩普是一个“小男孩”。渐渐地,小男孩这个称号在镇上逐渐传开,人们已经习惯这样称呼佩普。



小男孩的哥哥伦敦是一个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父亲和伦敦意识到家里得派一个人参军。可能是天生勇武,哥哥伦敦对上战场抱有极大的热情,不过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没能通过参军的考察,因为他有扁平足。

这样一来,入伍的重任就落在了父亲詹姆斯身上。父亲被分配到了菲律宾战场,伦敦则留在家乡,继续打理家里的汽修店。以前佩普经常和父亲一起去看魔术表演,现在他只能一个人去了。佩普身材矮小,一些同龄的小孩会因此而欺负他,他们把佩普赶到巷子里,对他拳打脚踢,佩普孤立无援,所以也不敢还手。看得出来,他们欺负佩普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十几万日裔移民被集体关押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定居点内。在反复确认他们没有威胁之后,政府才将其放了出来。虽然他们重获自由,但还是遭到了驱逐,还有人扬言,要把他们驱赶到偏僻之地,任其自生自灭。随着战争的加剧,很多白人都有至亲死于日本人之手,这自然加深了他们的仇恨,于是反日的浪潮更加高涨。

一天,一名军官来到小男孩的家中,报告他们的父亲被俘虏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陷入了沉默。虽然早就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各种可能,但事情真的发生后,大家一时间还有些难以接受。庆幸的是父亲还活着,但能否平安归来还是个未知数。

外部世界硝烟弥漫,小镇却依然平静如初。时间一天天流逝,一家人苦等不到父亲归来的消息,哥哥伦敦有一些动摇了,他强迫自己接受父亲或许已经死亡的现实。

在远离镇中心的郊外,住着一个移居美国四十年的日本人桥本,他独自生活,平日里与人为善,老实本分。在战争爆发前,他应该和镇上的人相处和谐,但珍珠港事件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处境。他忽然就在镇上备受歧视,每当他进入公共场所,比如商店或餐馆,就总会迎来四面八方的异样眼光,当然以不友善的居多。更有甚者,就直接警告,要他赶紧离开。每当此时,桥本总是不去争辩,而是默默忍受,独自离开。



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总是忍不住难受,以前看《绿皮书》我也有过相同的感受。电影里黑人主角在南方受尽歧视,但每次他都忍气吞声,唯一的一次司机帮着反抗了,结果就一同被关进警局,这样的情节让我对心怀偏见之人充满了厌恶。一个无辜的个体被一个集体围攻,他没有力量起来反抗,只能选择退让来避免更大的伤害,这是生活的残忍。

镇上的所有人中,只有神父和桥本保持着朋友关系,每当镇上的居民刻意刁难桥本时,神父总是出手制止。神父在镇上颇有人望,鉴于这层关系,大家还不至于做得太过分。

不过电影终究不是现实,真实的历史中,日裔居民遭受的欺侮远比桥本遭遇的要恶劣得多。日本人开的商店被迫营业,走在街上被人围殴,被关押时身上的值钱物品被官员敲诈,等等。不过意外的是,对于这一些明显侵犯自身权利的行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反抗,而是不断自我反省,且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忠诚。

因为父亲被日本人俘虏,伦敦也成为了仇视桥本的一份子。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和佩普悄无声息地潜入到桥本家附近。桥本的家远离镇中心,我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从前他也很难真正融入白人社会。佩普拿起石头砸向桥本家的窗户,伦敦则点燃了自制的燃烧瓶。不过,因为伦敦是扁平足,他在扔的时候不幸摔倒,瓶子掉在了草地上,引起了一场小火。兄弟两人赶紧逃离,所幸火被及时发现并扑灭,桥本和他的房子才安然无恙,伦敦则被关进了镇上的拘留所。

尽管伦敦已经对父亲的归来不抱任何希望,但是佩普和母亲仍没有放弃等待。曾经给佩普检查身体的医生福克斯经常来他们家拜访,对佩普的母亲各种关心。福克斯也是独自一人扶养儿子,他显然觊觎佩普母亲的美貌。不过,佩普的母亲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所以每次都委婉地拒绝了。

佩普找到神父,请教能让父亲回家的办法。神父给了他一张愿望清单,说只要完成清单上所列的事情,父亲就会回来。

神父给的愿望清单都是一些善举,比如给饥饿者食物,让无家可归者住宿,给裸身者衣服,等等。神父还特别加了一件事,那就是和桥本做朋友。

和桥本做朋友,这对佩普来说有些尴尬,不过为了父亲,也只能委屈自己了。佩普主动找到桥本,为打碎窗户的事情道歉。经过他再三的请求,桥本答应成为他的朋友。在两人互相了解以后,佩普发现桥本其实也没那么讨厌。桥本很友善,脾气温和善解人意,经常和佩普谈心。

佩普邀请桥本来自己家做客,打开门的一瞬间,妈妈有些诧异,佩普赶忙表明桥本是自己的朋友,母亲随即释然。看来,在镇上并非所有人都心怀偏见,只是有人对恶行选择了沉默,而让加害者肆无忌惮。

用餐并不顺利,哥哥伦敦的到来打破了其乐融融的氛围。原来,经过医生福克斯的疏通,伦敦得以提前从拘留所里出来。这或许也是福克斯想要获取佩普母亲青睐的一种手段吧。伦敦看见桥本在家,表情顿时严肃起来,他一言不发走出门外,不知从哪里拿来一把猎枪,对准桥本,大喝着要他滚出去。

饭局不欢而散。

小男孩和母亲跟伦敦大吵了一架,佩普觉得伦敦很过分,而伦敦对于佩普邀请“杀父仇人”来家做客感到很愤怒。母亲大声呵斥伦敦,不准他说父亲死了,伦敦却责怪母亲,说她不愿认清现实。

随着战争越来越激烈,桥本在镇上的处境越来越糟,在外面的餐厅吃饭时,他会被愤怒的人群驱赶。甚至有人威胁桥本,限他一周之内搬离,否则就要他好看。面对压力,桥本并没有离开,而是默默忍受,继续自己的生活。尽管镇上的一些人都在远离桥本,小男孩却依然和他走得很近,并一直努力维护他的尊严。

前半部分的剧情大致是这样,至于父亲詹姆斯是否会回来,大家对桥本的看法是否会有所改观,这些都交由读者亲自去寻找答案。我从电影里看到的更多是当年的日裔美国人受到了怎样不公正的对待。

这算得上是二战史上美国的一段不光彩历史了,无论现在美国如何民主自由,这一笔帐也无法抹去。虽然经历了四百年的民主历练,但是普通人依然无法客观地看待某些事情,民粹依然会涌现。更可悲的是,就连上层精英,也会同意驱逐和关押日裔移民的法案出台,不得不说这很悲哀。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段历史能够被美国人自己拍出来,并用后人的视角去反思,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吧,愿人类在前进的路上永远也不要走回头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