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阻碍了艺术家们生前扬名立万?

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Up in the Studio》,水彩、丹培拉,43.2×60.6cm,1965年

从古至今,只有少部分“幸运儿”有机会在生前为世人展现自己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而剩下的大部分艺术家虽也独具匠心,却一生默默无闻。人们直至其离世后才恍然惊觉:人类竟失去一位如此闪耀的艺术巨匠。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这些天赋异禀的艺术家生前立身扬名?

毕加索出席80岁大寿回顾展,1961年

当人们在画廊内流连于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创作出的艺术景象时,往往会折服于其精妙的创意与功力。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艺术家之所以成名,是因为其敏锐的艺术嗅觉与坚持不懈地创作,却忽略了像毕加索这样生前享誉盛名的艺术家只是少数。

约翰尼斯·维米尔《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油画,44.5×39cm,1665年

无论是如今画作价值连城,却曾被批判为离经叛道的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还是现在名扬天下,但生前穷困潦倒的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无一不证实着:天赋与高产并非是艺术家生前成名的先决条件。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艺术家“生前”与“身后”的天差地别?

被无法社交支配的恐惧

安德鲁·怀斯《Christina Olson》,版画,212.9×161.3cm,1947年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专家以18-20世纪的先锋艺术家为例所作出的研究调查显示:很多艺术家无法获得他人赏识的根本原因并非是技艺不够,而是在于无法社交。一部分才华横溢的大师因在世时太过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世界中,而显得特立独行、格格不入,才一直籍籍无名。

先锋艺术家的复杂关系图

而在2012年展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毕加索与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为中心的先锋艺术家关系图也证实着:无社交,怎能成名?然而,社交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相反,很大一部分艺术家因各种原因,都被无法社交的恐惧而困扰着。

安德鲁·怀斯《Christina's World》,丹培拉木板油画,81.9×121.3cm,1948年

被誉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自学作家、艺术家——亨利·达尔格(Henry Darger)就因无法社交而终身与世隔绝。直到他孤独地在养老院离世,其作品才得以现世。

艺术家亨利·达尔格

这位擅长写作与拼贴的艺术家,小时因患精神类疾病被送到虚弱心智儿童庇护所,而有严重发展障碍的他,在庇护所经常被强迫劳动并受到体罚。这段痛苦的回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社交能力。

亨利·达尔格的插画作品

成年后的亨利·达尔格一直孤身一人。除工作与参加弥撒外,他鲜少出门,将自己锁在出租房内长达43年。直到1973年,这位有着严重社交障碍的艺术家离世,其颇有成就的摄影师房东——内森·勒纳(Nathan Lerner)才在房内发现其艺术作品。这位一生心系儿童、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将“孩子应有玩耍、快乐、梦想与平等发展内心一切想法的权利”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亨利·达尔格墓碑

如今,世人在因勒纳夫妇宣传而成为当代最著名的非主流艺术家——亨利·达尔格碑前,刻下“艺术家”与“儿童保护者”的称号,以缅怀、致敬这位与他们擦肩而过却满腹才华的艺术奇才。

艺术家爱德华·霍普

而亨利·达尔格绝不是个例,如何社交是部分大师们终其一生仍不得要领的心结。人们熟知的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若是没有作为经纪人且活泼、善于交际的妻子协助,也险些因社交恐惧症而在生前与人们失之交臂。

爱德华·霍普《Nighthawks》,油画,84.1×152.4cm,1942年

爱德华·霍普《Automat》,油画,71.4×91.4cm,1927年

熟悉其作品的人都知道,孤独是这位社恐艺术家画作的常见题材。无论是《Nighthawks》还是《Morning Sun》,爱德华·霍普笔下的人物与沉默寡言的本人一样,总是疏离且不安。他将艺术家们因无法社交,在漩涡中挣扎、忧虑的苦恼描绘得淋漓尽致。

爱德华·霍普《Morning Sun》,油画,1952年

在妻子的鼎力相助下,虽然婚后二人还是过着近乎隐士般的生活,但爱德华·霍普的才华与画作却走入更多人的视线,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

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德国著名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曾总结:“我们在努力增长人类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时代的抵抗与阻力,这些东西就像是一块块沉甸甸的拦路石,人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挪动分毫……”

梵·高《Self-portrait》,油画,65×54cm,1889年

而先锋艺术家们超越时代的审美与思想,无疑加大了其在本时代被他人认同的难度。其中,如今享誉国际却在生前备受争议的梵·高(Vincent Van Gogh)便是最佳范例。

梵·高《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油画,72.5×92cm,1888年

在现今世人眼中,梵·高是切切实实的艺术天才。他用急速流动的笔触与绚丽的色彩完美地捕捉着眼前光鲜的世界,并宣泄着内心强烈灼烧的情感。作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他深深地影响着无数后世艺术家。

梵·高《Almond Blossoms》,油画,73.5×92cm,1890年

梵·高《Sunflowers》,油画,73×95cm,1889年

然而,学院派——所见即所得的画法才是当时的主流艺术。梵·高因漠视学院派珍贵的教条与理性,并大胆地将主观情感浸入作品而饱受争议。甚至有人讽刺其为“精神失常、不懂艺术的疯子”,还将他的画作贬得一文不值。

梵·高《The Potato Eater》,油画,82×114cm,1885年

所幸,这位超越时代的艺术家并未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创作手法。相反,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执拗地写道:“我一定要努力创作出一些写实但饱有情感的作品。”

一生颠沛流离、穷尽生命与情感拥抱艺术的梵·高,虽生前只卖出一幅画作,却在今天成为艺术界不可磨灭且最闪耀的巨星。正如尼采所说:“我的时代还没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

Goran Djurovic《The Dialogue》,油画,140×340cm,2014年

Goran Djurovic《Nach dem Regen》,油画,125×155cm,2015年

纵观古今,无数天赋异禀的艺术家因无法受到他人认同而怀才不遇、郁郁而终。他们一生默默无闻,甚至从未意识到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才华,后世人也屡屡为错过这些艺术奇才而嗟叹惋惜。

莫奈《Women with a Parasol,Madame Monet and her son》,油画,100×81cm,1875年

然而当前,文化与艺术的全球化促使着人们开始用更加包容的眼光看待、接受那些与自己不同、更加前卫的艺术以及它们的创作者。艺术家们终于不再因超越时代或特立独行而备受非议,甚至被形容为“疯癫”。

与此同时,画廊代理以及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也使艺术家因社交恐惧、避世而不为人所知的情况得以改善。他们可以通过中间平台宣传自我、找到潜在受众群,并舒缓直面社交所带来的压力与烦恼,从而获得了更多独处与思考的空间。

如今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只要创作者拥有得天独厚的技艺并不懈努力,则无须担忧古调独弹、知音难觅。自此,不再被无人认可所产生的焦虑与孤独缠绕的他们,得以用更完美、自信的心境去创作与呈现。而这,便是艺术家们的黄金时代。

精彩回顾:

最后召集 | 古镇里的当代艺术盛宴,不容错过!

丑到极致就是美?3分钟带你了解画家的审丑情节!

只要你看得懂电影,就能欣赏建筑!

[编辑、文/刘亦瑄]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