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上得了台面”的孩子,都偷偷做了这3件事

我们全新推出《阅读第一》栏目,为热爱阅读的家庭,分享关于英文学习、家庭教育以及思维培养的一切。

最近一档叫做《声入人心》的综艺节目悄悄火了起来。一群拥有偶像颜值的小哥哥们竟然齐齐来唱音乐剧和歌剧?这么“阳春白雪”的艺术会有收视率吗?

抱着猎奇的心态,我点开了一集,没想到竟一口气看到了最新一期,欣赏了各种各样的舞台:气势逼人的,深情的,轻松活泼的,不尽如人意的,精彩的,紧张的……这群还在读书的小哥哥们全力以赴呈现出来的舞台效果,居然打败了同期的其他所有综艺,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

面对观众,没有太多舞台经验的他们,每个人都展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那份对舞台的渴望。

虽然是“不淘汰”赛制,但是36位选手都要各凭本事争取上台的“公演”机会。对于大部分表演经验少,还是在校学生的选手们来说,这个舞台既是梦想,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

可是,我们不免质疑,他们不是歌手、音乐剧演员吗?难道也会怕上台?

每次公共展示就焦虑得不行,并不是什么缺陷

蕾哈娜在2011年接受《时尚先生》采访的时候说,每次演出前她都要喝一口掺了苏打或者橙汁的酒来舒缓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阿黛尔曾坦言她害怕观众,有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她甚至害怕到从消防通道逃走,还曾经吐过几次,“直到下台我的神经都是紧张的”;

詹尼佛劳伦斯对E!News说,“我一直都很紧张,我从来没有觉得我可以应付这种紧张”

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发表那场著名的女权主义的演讲前也紧张得要命,她对《嘉人英国》说:“我超级紧张,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想‘我要和这些人吃午饭吗?还是我会被他们吃了?”

唱歌也好,演讲也好,公共展示究竟有多恐怖?我们不妨来看一组调查数据。

2014年,有一项面向2000多名英国人的调查——“英国人最恐惧的事情是什么”显示,高居前三名的分别是:高度、蛇、公共演讲。在对公共演讲的恐惧者中,又以年轻人居多。

美国Chapman大学也做了一项类似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美国人最恐惧的前三名是:公共演讲,高度,爬行动物。对公共演讲的恐惧跃然成为了第一位。

但事实上,害怕公共展示并不是缺陷,也不是简单的“内向”问题,而是人之常情。每个孩子如果在面对自己的焦虑之前,可以首先正确看待这件事情,和自己和解,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对公共展示感到焦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之前无意中看到詹尼佛·劳伦斯的一个采访,她说,站在观众面前就像把自己置于“仔细审视”之下,“观众很快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念头是让她时刻感到紧张和恐惧的原因。

我心中一亮,“自己的错误会被放大”,“观众不喜欢自己”,“很快被人替代” 这些担心也是大部份学生们站在台上时的“心结”吧。

我不禁回想了一下在《声入人心》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的2个选手,而真正让我感到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我在36个人当中,唯独记住了他们呢?

一个抓眼球的开头,演讲已经成功了一半

记住翟李硕天是因为一首民国时期极具上海老歌风味的《我要你爱上我》,这个“外表鲁智深,内心林黛玉”的山西大汉一开口就惊艳了三位评委和等候区的其他选手,还有电视机前做家务的我。

评委甚至以为他就是上海人,而尚雯婕更是对他这种“反差式”表演赞不绝口。

所以你看,一个抓眼球的开头,已经成功了一半。

同样的道理,在一个演讲中,开头可能只占30秒,但是这30秒里,如果你没有成功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那你要么已经失去了你的观众,要么就是你后面说的内容会很快被忘记。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30秒,不少演讲的孩子为了设计这开头30秒,可是费尽心思。要设计一个“钩子”,“钩”住观众:既要有吸引力,又要讲清楚你的题目 以及给观众一个听你讲下去的理由。

下面来点硬核干货吧。我会以几场经典的TED演讲为例,分享几种巧妙的开头方式。

01

轶事类开头

讲故事是一种很亲切的开头方式。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或者为观众描述一个故事,将观众们带入情节里,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比如,Nita Farahan在做“当科技可以读取我们的大脑,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的分享的时候,在一开始,她就讲述了在1999年选举过后,Iranian Green Movement引发的紧张局势中,她在伊朗的家人不敢在电话中和她触及相关话题,怕会招来恐怖的结果。

于是她开始引出真正的话题:“如果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好了”, “如果我可以呢?”, “如果伊朗政府可以呢?”更令人恐怖的是,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项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了,那我们的思想自由和独立该如何保护?

02

提问式开头

向观众抛出一个问题是非常好的和观众互动的方式之一,可以问一个开放式问题,也可以反问。

比如,精神病学家Robert Waldinger在“汇报”一项长达75年的关于“幸福”的调查结果的时候,他用一个世纪问题——“我们这一生,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和幸福呢?如果我们现在要为未来的最好的自己做投资,我们会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投资在哪里呢? ”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

无独有偶,神经学家Mehdi在介绍大脑在“专注”的时候是如何工作的时候,向观众抛出了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是吧?”这种问题虽不需要 回答,但引发了观众思考的同时,又让观众期待演讲者接下来的答案。

03

笑话

幽默是冷场最好的解药。没有什么紧张,是一个笑话解决不了的,如果一个不行的话,就再来一个。而且,观众还会觉得你很亲切,很真实。

比如,Luma Mufleh在得知自己要来TED演讲的时候,跑去跟他的学生们分享这个消息,学生们很困惑,反复确认,“是你让我们看的那个TED吗?”,“是的”, “可是老师,那上面的人都很聪明啊”。她的这个自嘲式开场,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尽管相比其他演讲者,他在台上稍显僵硬,但是因为这个笑话,观众的“挑剔”也卸下了防备。

不过提醒大家,讲笑话要把握好“度”,笑话讲得太多,观众容易不把你当真,演讲变成了“讲段子”,想要传达的信息就失去了有效性。

04

引用

引用名人或者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可以很容易将自己想表达的思想传递给观众,让大家处在同一个语境里。

比如,Mari在谈论当今社会“strangeness”如何对我们有帮助的时候,就引用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句我们从小到大,从父母、朋友、老师各处听来的 “常识”。这句话引起了一部分观众的共鸣,但也有人反对。但不管是哪一种,它都成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在更多的情况下,演讲者会将上述5种常见的方式结合,比如,用幽默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用幽默的方式提问等等。

“以情动人”是更高级的说服技巧

还是说回《声入人心》这个节目,其实舞台上的每个选手,他们的先天优势和专业技巧都可圈可点,而在专业分难分伯仲的情况下,出品人们看的最多的就是“情感”了。

有音乐剧王子之称的郑云龙,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故事”,“一秒入戏” 并将观众快速带入角色里的能力,让其他选手叹为观止。这场一人分饰两角的“请教”赛里,他更是在一首歌的时间内通过声音变换和情感演绎展示了善恶之间的多次人格切换。

这段3分钟的演出带给评委如同看电影一般的震撼和感动,“用歌声讲故事”的能力和情感表达的准确性让在座的出品人赞赏不已。而出品人之一的李盾也反复在台上说:“没有情感的声音就是噪音。”

一项关于大脑的研究报告显示:没有情感,就没有记忆。所以,如果你想让别人记住你,就善用你的“情感”。

演讲,和歌唱一样,是一门表演艺术,需要真情实感的投入。

首先,你要对你所讲的东西有真情实感。

尽管一个好的演讲由很多因素构成,但是激情是一个好的演讲的核心。展现情感很重要,识别情感也很重要。

其次,识别观众的情绪。

对你的观众展开全面的分析,用5个“W”问自己:who, what, where, when, why。

演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去在乎观众是谁呢?难道我们要根据观众的不同来改变演讲内容吗?当然不,内容的一致性很重要,但是传达的方式却可以有多种多样。比如,你跟一群成年人讲二战的方式和跟一群儿童讲二战的方式肯定不一样;如果你在午饭时间段做演讲,可能就要适度缩短篇幅……这些都是通过了解观众对演讲做的调整。

最后,让情感和肢体语言相协调。

身体对紧张有最诚实的反应,不管你“表演”的是什么情绪,紧张的小动作总是很容易出卖你。战胜这种生理紧张的唯一方法就是传递你的“真情实感”, 真切到肢体语言也不会出卖你。

说起来很神奇,掌握演讲技巧的最好途径其实在戏剧课堂上。

不妨以一个很简单的戏剧课堂上的练习为例:

“请大家分别用开心的、兴奋的、悲伤的、绝望的…情绪说出 ‘明天是星期天了’这句话”。

课上,同学们大体上会分为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夸张式选手,捶胸顿足,倒地长啸的马海涛式表演;一种是藏在人堆里,敷衍糊弄过去;一种是对这几种情绪做出的反应都一模一样;最后一种是,尝试演绎每种不同的情绪,但是肢体展现出来的内容却不明显。

在这个练习中,首先训练的是让同学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当快乐、悲伤、沮丧的情绪下,自己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呼吸分别都有什么变化;其次,观察别人在不同的情绪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最后,让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情绪相协调,通过练习让肢体在台上达到一个舒适的展示状态。

当观众沉浸在你的情绪中的时候,那些我们担心被“放大”瑕疵,就变得无伤大雅了。

“练习!练习!唯有练习!”

村上春树在谈论他和马拉松的关系的时候说 “尽管几乎日日跑,跑了20年,但每次跑步时的心里状态和最初的时候却几乎是一样的。跑到35公里的时候依旧很痛苦。有些东西就是在一模一样的反反复复中前进的。”

也许我们不一定会克服这种恐惧,但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可以试着去习惯与恐惧和平共处。

暖心大使何炅说:“我觉得他们缺的真的不是努力的劲头,他们缺的其实就是实操的经验”。

Kevin上了XX的演讲课,前不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演讲比赛。第一天的循环赛一共有4场,选手们要拿同一篇稿子讲4遍。听上去是一件不太难的事情,有不少同学甚至觉得这样很无聊。

比赛前一分钟还在走廊里对着墙练习的Kevin,第一场比赛出来后跟我说,“我中间忘词了。这个裁判太严肃了,什么表情都没有,看得我怪紧张的,搞得我说的比练习的时候快了很多。”

第二场比赛出来后,我问“这场讲得怎么样?”,Kevin说“这个裁判在我前面的那个选手讲话的时候一直在笑,我有点分心” … 全天四场比赛都结束了,我问他“你觉得能进淘汰赛吗?”,他说“我也不知道,不过后面两场明显好了很多,放松了很多,节奏也回来了,感觉还挺不错的”。

而这种练习,其实只靠几节课,一两个学期的时间,是很难见到效果的。台上的几分钟,背后是台下持之以恒不间断的练习。

Lora第一次的演讲比赛,是在妈妈的“逼迫”下进行的。虽然在学习演讲课程,但是Lora丝毫没有上台展示的欲望或者和别人竞技的热情。我还记得在教室门口一直表示拒绝的Lora终于情绪失控,在妈妈和教练的面前哭着说“我不想比赛”。

我没有想到演讲对她来说有那么大的压力,有点心软了,但是妈妈却丝毫没有动摇,还是坚定地给她报了名,送她去比赛了。那次的演讲比赛,Lora以第6名的成绩站上了领奖台,然后就有了接下来一场又一场的比赛。

再然后,有一次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听见她和几个也经常参赛的选手聊起赛场上的趣事,本来唯唯诺诺的她有了自己的圈子和小伙伴,这份“感觉良好”成为了她继续挑战的动力。

就像《声入人心》中一位选手说的,“这真的是我的第一次,在舞台上这么去演出,关键带给我的感受太美好了,所以我有点贪心,我想要更多”,或许舞台是会让人上瘾的。

而且舞台的意义不是只有“拿奖”。有时,你需要一个舞台,让自己“站上去”直面自己的恐惧;有时,你需要一个舞台,让自己“感觉良好”,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

演讲课上也有孩子太注重结果,因为比赛的成绩不如人意,受了很大的打击。

但胜负总有时,套用《歌手》的踢馆冠军王晰,在《声入人心》中“请教”失败后采访中说的一段话“其实结果对我们来说,重要也不重要。我觉得我们完成度还是挺高的,这个是我们非常欣慰的。结果就交给出品人,我们负责把歌唱好。”

“努力不一定成功”, 何老师说,“但如果不自信,不努力,成功来了你都接不住。” 声音是有力量的,也许音乐剧需要天赋,但热爱公共演讲的你,只要努力,同样也可以“声入人心”。

回复 小学书单,获取语文名师蔡朝阳精选中文书单。

回复 门萨书单,获取门萨天才俱乐部K-12英文书单。

回复 大礼包,获取精选系列书单及纪录片资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