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圈收割,《陈情令》的独到之处在哪?

作为一部大型传奇剧,《陈情令》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体系,需要科学的项目运作流程。

暑期档的“剧集大战”历来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其中,大型传奇剧《陈情令》呈现的国风元素和传统文化成为观众及行业热议焦点。传奇剧的创作逻辑是什么?传统文化表达如何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巧妙融合?在表演层面如何刻画少年风骨?近日,《陈情令》主创团队与媒体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刻画少年风骨,赤子之心引发情感共鸣

鲜明的人物个性、丰富的人物情感、波折的人物命运是吸引《陈情令》总制片人、总编剧兼艺术总监杨夏制作这部剧的关键所在,“剧中两位主角魏无羡和蓝忘机之间的情感是基于共同的信念,这种纯粹的相互信任的赤子之心、真挚的情感更容易与当下年轻人产生情感共振和审美共情。”

在价值表达层面,《陈情令》不拘泥于小情小爱,而是将格局提升至道义伦理的精神高度,传递“邪不压正”“惩恶扬善”的观念。在杨夏看来,第7集中魏无羡放天灯时说的一句话就是对该剧主旨最好的注脚——“愿我魏无羡,能够一生锄奸扶弱,无愧于心。”

“看到演员肖战和演员王一博的第一眼,就确定他们是魏无羡和蓝忘机的不二人选。”杨夏坦言,选角过程中从未考虑过流量和咖位,而是将演员和角色的贴合度摆在首位。“肖战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演员,与魏无羡外放、乐观的个性很契合;第一次见到王一博就觉得他有那种清冷的气质,这一点和蓝忘机非常像。”

除了与角色本身的贴合度,角色的鲜活也离不开演员的用心演绎。据《陈情令》导演郑伟文介绍,开拍前剧组进行了20多天的特训,不仅对传统乐器、传统书画、形体礼仪、体能武打进行专门练习,演员还要通过剧本围读深化对角色的理解,同时,台词、表演的训练也丝毫不能松懈。此外,重要戏份的彩排更是贯穿整个拍摄过程中。

杨夏分享道,网上有一个肖战素颜哭戏的视频,就是演员在彩排一段师姐死去的戏。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开机前几位演员的彩排已非常投入,他们一直把这种状态带到正式拍摄。令杨夏和导演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些演员很年轻,表演经验没那么丰富,但们一直很用心地沉浸在角色中。”

在郑伟文看来,好的表演一方面需要表演老师、导演帮助演员分析角色、找准人物状态,另一方面则来自对手的成全。“比如当拍魏无羡的戏时,他的‘对手’江澄从头到尾一定会给他搭戏,对白、情绪都要到位,而不是让演员对着空气表演。”对于情绪起伏比较大的戏,郑伟文认为要给演员充足的时间去投入到角色中,同时他也坦言,拍摄现场会非常严格地要求每一位演员,不准开小差。

《陈情令》看似是一部赤子之心的少年群像戏,但剧中角色都体现出了多面性,在《陈情令》导演陈家霖看来,扎实的剧本创作给予群像戏很大支持,剧中每一个配角都不是打酱油的角色,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每场戏都有信息。

而在动作戏方面,团队也会根据不同门派进行相应设计。例如蓝氏家族比较优雅,动作不会很大,呈现出一种冷静的感觉;聂氏家族比较粗犷、动作比较大。为了追求更加真实的拍摄效果,剧中大部分动作戏都由演员亲自上阵完成。

梳理内在逻辑,追本溯源探究文化自信

以往也不乏植入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陈情令》的难得之处在于做到了“文化精神先行”。“创作之初我们最先确定了两个核心方向:内容向和视觉向。所有视觉呈现都应归结到故事和人物本身,确定各家族的文化内核后,再去把家训图像化、视觉化。”杨夏表示。

她进一步举例道,描述姑苏蓝氏特点时提到“蓝氏崇教,开宗明义,明本,辩问,极言,勤求,此四则,为诸子戒”,其使用的古籍、瓷器、笔墨均符合家族风雅;云梦江氏家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自孔子《论语·宪问》,江氏的特点是游侠出身,崇尚舒朗磊落,潇洒坦荡,无论人格还是风格,都将“洒脱”突出到极致。

《陈情令》的剧本创作花费2年时间,开拍前团队用了半年时间进行世界观与人物的梳理与设定。其中,世界观包括世界地理、世界文化、历史时间轴等各种细分内容;人物设定不仅包含传统人物小传的基本元素,还以“人物信息卡”的图文形式,把人物身高、体重、外貌、爱好,以及人物从出生到离世的完整故事,都进行一一梳理。

在此基础上,团队将文字内容转变成120多张概念图,根据这些资料去定义5大家族,从每个家族所展现出的不同风骨,到服装、家徽、家纹等细节,剧组每个工种都会拿到一份详细资料,按照既定方向完成工作。

在杨夏看来,《陈情令》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具有风骨感的故事,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基于这一价值导向,剧中每个家族或多或少都体现出了这样的特征。虽然走的道路不一样,但都在坚持同样的信念。“从故事开始,到服化道视觉落地,我们有一套内在的创作逻辑。我们希望通过更容易被年轻受众接受的视觉呈现和故事表达,传递更深层次的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底蕴。”

强化视觉表达,极致匠心传达东方美学

一见皮、再见骨,是杨夏看来工业制作融汇国风之美及传统文化内涵后所呈现的效果。《陈情令》在视觉上希望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东方审美、东方美学,但并不追求还原某个朝代的器具、服装和建筑,而是确立好每个家族的文化落脚点,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元素提炼出来,运用到每个家族的整体设计当中。

杨夏举例道,姑苏蓝氏对应的是魏晋时期的士大夫阶级,从这个文化落脚点去提炼关键词。竹、松、兰比较符合蓝家的气质,器物要选择青色、蓝色,场景偏直线型,偏深一点的木质更容易体现家族的端正感。同时,又要在庭院里增加小桥流水、姑苏园林式的元素,体现其精致感;云梦江氏整体的气质更开阔、开放,偏向楚辞游侠式的自由感,场景偏曲线形,颜色以暖色为主,木料偏浅色,建筑曲线宽阔,服饰运用窄袖设计。

在场景设计与制作中,从最初的勘景定景到草图,再到概念、模型、施工图直至最后的搭建,需要美术部门与制作部门共同完成。在定完景后,美术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的剧情地点来设计场景。

据《陈情令》美术总监姬鹏介绍,美术组堪景花了三个月时间,仅影城就几乎跑遍国内最典型的5个影视基地。最终以横店、贵州两座影视基地为基础,搭配两地周边辐射的外景圈,将五大家族的各个宫殿、府苑、堂室以搭建与改建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整部剧的场景制作。

而从制作难度来讲,姬鹏认为最突出的是莲花坞的设计与制作问题。莲花坞难在于竹制工艺的制作,该场景原方案是多处拆分组合而成,且每处均以竹木结合的形式进行搭建。尽管置景组有木工、篾匠的组合,但跟民间手工艺人还是有差异。试剑堂及厢房都有以竹艺捆扎编织而成的漏窗、玄关,这些竹节构内部以各种粗细的筿条、竹片穿插组合,难以达到木构造型的精准度,前后历经数月测试才捆扎成型。对于院墙而言,如何保持竹子自然风干的黄绿双色,再以打磨机手工抛磨出静态荷花图案成为很大的考验。“莲花坞院落最后得到观众的认可,是我们美术组最大的欣慰。”

而在服装造型上,《陈情令》力求做到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情趣的结合。在《陈情令》造型指导陈同勋看来,简单、简约、唯美,甚至有一些江南风范的温和比较符合当下年轻受众的审美情趣。

据陈同勋介绍,团队一共出了四五百个制作方案,共制作3000多套服装单品,整个制作过程延续半年左右的时间。从服装、妆容到发型,《陈情令》整个色彩系统比较清雅,比如很多雅致的蓝色,或者黑红的对比,还有一些材料上的肌理上的变化,以至于沉重与轻柔的中间形成不同的视觉重量,都是这部戏做的一些比较新尝试。“整个服装造型没有具体去对照某一个年代,而是将大的中国文化的概念融入其中,轻柔、温和、华美,这些都是视觉上希望呈现的感觉。”

作为一部大型传奇剧,《陈情令》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业体系,需要科学的项目运作流程。在杨夏看来,想要确保每一个主创团队将前期设定好的内容不被折损地执行下去,需要在前期做大量的基础设定工作。“保证所有主创、主演了解创作意图后,每一个工种才能有的放矢。”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手机版“综艺+”m.zongyijia.net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