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影业:家族企业与电影王国合围之下的野蛮生长

邵氏影业经典标志

邵氏影业,是两岸三地影视界的一座重要地标;邵氏兄弟,更是香港影视发展历程中无法绕过的一座丰碑。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邵氏影业的兴衰荣辱,折射出香港影视界在几十年间的沉浮兴替,而这背后恰恰是邵氏家族的一部发迹史,以及无法逃脱时代规律的命理逻辑。

作为《TVB:超级影视帝国的崛起与没落》的姊妹篇,如果说TVB是中国合伙人的传奇故事,那么邵氏影业则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中国古谚语标下了鲜明注脚。

邵氏三兄弟:邵邨人、邵山客、邵逸夫

爱玩跨界的邵氏兄弟

20世纪初,在闭关锁国许久之后,中国东南沿海迎来了开阜通商的商贸复苏,首当其冲的便是上海。

时势造英雄,英雄推时势。上海在四通八达的经贸往来之中,早已成为香饽饽,无利不起早的商人们趋之若鹜,邵氏兄弟的父亲邵玉轩从宁波赶往上海,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日渐成为当时上海工商界的佼佼者。

上海近代文献馆的史料记录为证:

邵玉轩早岁家贫,弃学从商,14岁于湖州乌镇药(学校)肆业。时沪上开禁,邵氏只身奔沪,就业于万隆顺颜料号。

不数载,被推为万丰盛福记经理。1901年与人合资,在上海豆市街开设锦泰昌颜料号,经20年之苦经营,名驰沪埠商界。

作为初创一代,邵玉轩的产业主营颜料生意,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邵玉轩的预期是子承父业。

邵氏家谱

邵玉轩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邵仁杰、次子邵仁枥、三子邵仁枚,四子邵仁楞。邵家虽然兄弟众多,但是对父亲邵玉轩的颜料生意都不感兴趣,没有一人愿意继承父业,此时的四兄弟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跨界进入娱乐圈。

在“士农工商”等级差别观念盛行的那个时代,商人本身就是被人瞧不起的社会阶层,何况是要登台献艺的演艺人士?

进入娱乐圈,成名是大事,这时候该轮到父亲邵玉轩不同意了。但是四兄弟铁了心,作为父亲也只能妥协:于是邵玉轩为四个儿子另起外号,长子邵醉翁、次子邵邨人,三子邵山客,四子邵逸夫。

于是,20世纪初香港影视界拍摄制作阵容最强大的男团横空出世了!

天一影片公司奠基之作《立地成佛》海报

一路开挂的邵氏影业

虽然是跨界进入娱乐圈,邵氏四兄弟却同样表现出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一脉相承了父辈手上丰富的商战经验,特别是对于影视明星的包装、捧红、抢人,上演了一出精彩迭出的戏码。

1924年,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四兄弟中老二邵邨人任会计,内部掌握财务开支,从源头上把关,老三邵山客和邵逸夫任发行,几兄弟不仅在公司行政上相互协调,在影片拍摄上也全员出动。

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山客精于发行,最小的邵逸夫则擅长摄影。

1925年,邵氏兄弟合作拍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1931年拍摄的《歌场春色》,是中国最早的两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之一。

在影片公司家长式的管理之下,每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被最大限度地缩短,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因此使影片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邵氏兄弟的电影事业一时之间如日中天。

邵氏兄弟的默契合作,在中国电影业还是一片蓝海的时代,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他们以连接海内外的中枢之地上海作为据点,南北纵横,驰骋中外,攻城略地。

邵氏影业出品《侠客行》

“邵氏兄弟”对决“邵氏父子”

天一影片公司作为一家新成立的电影制作发行企业,在当时崭露头角、锋芒毕露,一路攻城略地,却也招来了竞争对手尤其拥有市场主导地位的电影公司的围剿,自此开始遇到发展上的瓶颈。

邵氏兄弟在守住固有据点的情况下,面对竞争对手的围剿没有正面拼杀,而是选择了避其锋芒,开始了一条万里长征之路:

邵山客远赴南洋,以期另辟蹊径,开拓海外华人市场,当时这一条不得已而为之的“走出去”策略,不料却在日后大获成功,也改变了邵逸夫的命运。

商人对市场的嗅觉往往超乎寻常,邵山客到南洋后,他发现了当地的两个特点:其一是当地市场虽为大公司垄断,但并非无懈可击;其二是除了主要城市外的地方市场,尚未完全开拓。

但如何打破垄断与开拓城市以外的地方市场,则既需要资源,又需要人手。于是他向远在上海的邵氏大本营求援。

而年轻的邵逸夫对电影制作兴趣浓厚,又有天分,所以1926年中学毕业后即应兄长要求,离开上海远赴南洋,一同开拓当地市场,从此踏上了影视大亨的辉煌道路。

邵逸夫、陈法蓉、李嘉欣合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南洋影片公司”,后来改名为“邵氏父子公司”。

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影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当时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邵氏兄弟公司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缔造出一个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进入5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业竞争越发激烈,“邵氏父子”的小成本制作策略已无力招架新挑战。公司实际控制人邵邨人萌生退意,收缩电影制作的业务,转而大量收购戏院及从事地产业。

1957年邵逸夫从南洋来到香港,那年他已年届五十,因不满二哥邵邨人作为,想接掌制片业务,以稳定片源,兄弟俩最终决定在业务上分道扬镳。

1958年,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公司”,标识与兄长的“邵氏父子”的不同。自此,“邵氏父子”只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邵氏兄弟”则主管制片业务。

邵氏影业的江湖版图

渐行渐远的邵氏记忆

1970年,曾为邵氏影业打拼多年,为邵氏影业建立整个出品流程,先后掀起黄梅调电影和武侠电影狂潮的头号功臣邹文怀出走,创立嘉禾影业公司。

嘉禾影业成立后,立即挖来了因《独臂刀》而走红华人世界的邵氏当家小生王羽,此后又延揽李小龙、许冠杰、许冠文、成龙和徐克等人,推行独立制片人制度。

1967年,邵逸夫与利孝和、祁德尊三位大佬联手创建了TVB。1971年,邵逸夫做出了TVB史上最重要的决定,开设了无线艺员训练班,开创“选秀”先河,成为香港培养本土影视明星的黄埔军校。

到了1980年代,TVB的爆点似乎被瞬间点燃,以香港为原点迅速蹿红中国大陆乃至东北亚地区,邵逸夫的事业重心也随之转移,最终邵氏影业全面停产。

在这个赛道切换的过程中,邵氏影业的标识日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墨重彩的香港无线电视台(TVB)。

邵氏影业明星群像

在这场无声的结局落下帷幕之前,萌芽的种子其实早已经被埋下:

80年代刚刚开始,邵氏影业的高层就将目光由电影投向电视剧。因为那个时候,邵氏影业的财报已经一年不如一年,而恰好此时的TVB赚取了很大利润,所以就渐渐减少对电影的投资了。

与此同时,邵氏影业几十年不变的制片制度,已经在行业标准中落伍,加之不合理的演员选拔制度,导致很多优秀演员出走邵氏另立门户,最终成为强大敌手,成为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决策正确,邵氏影业或许可以成为像华纳兄弟这样的百年电影公司,然而历史无法假设,错过时代机遇的邵氏影业最终只能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