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有什么魅力?让张艺谋拍成电影,葛优&巩俐主演

"

你好,欢迎来到 @唐苏读书,这是唐苏为你解读的第07本书,余华老师的经典小说《活着》。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在他的著作《米开朗琪罗》里写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看完余华老师的小说《活着》,这句话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余华老师也在序言中说:

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但这篇小说教给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小说的叙述跨越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浪子写到只有一头老牛为伴的老者。在时代和命运的夹裹下,福贵的命运坎坷,生活多苦多难,起起伏伏。我们抽丝剥茧,拿起放大镜看其中的细节,福贵的每一份经历都能给我们不少警醒与启示。

01

40年前,在金钱中迷失自我的浪子

40年前的福贵,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徐家有一百多亩地,福贵和他爹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阔少爷和阔老爷。福贵的媳妇家珍是城里米行陈老板的女儿,也是有钱人家出身。城里的老板和乡里的地主,强强联姻,钱在钱上面哗哗地流。

福贵是徐家的独子也是孽子。福贵小时候捣蛋顽劣,私塾师傅让他背书,他说“好好听着,爹给你念一段”;长大后是个二流子,吃喝嫖赌,样样不离手,什么浪荡事都干过。

他留宿妓院,经常十天半月不回家。他让妓女背着他去逛街,每次经过丈人米行时,还要妓女停下,向丈人脱帽致敬。丈人被他气得几次生病,他却说自己的爹都没被气病,丈人自己生病,凭什么赖在他身上。

他在赌场厮混,逢赌必输,半年的时间,输光所有家产。他爹把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和房子全部抵押,才为他还清了赌债。

还赌债的那天,福贵用扁担挑着铜钱走十多里路到城里,走了三个来回,“丝绸做的衣服磨破了,肩上的皮肉也渗出了血”,他才明白祖宗的产业来之不易,可一切悔之已晚,他自己再也不是阔少爷。

他爹在债主龙二来收屋时,一命呜呼。他娘和老婆孩子从地主家的大房子里搬出,跟着他去住茅草屋。

最后,他丈人看不过去了,用轿子把自己的女儿家珍接了回去。家珍走的时候,还怀有七个多月的身孕,这也就是福贵的儿子有庆。

这就是福贵第一阶段的生活,躺在钱堆上出生,在纸醉金迷的生活里迷失了自己,最终铸成大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希腊七位圣人之一的塔列斯,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给人类留下的圣谕说:

“人啊,要认识你自己!”

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少不更事最容易在各种诱惑中迷失。福贵出生的时候,他的祖辈已经完成了财富的积累,所以他并不懂得家里的金银虽多,但也是来得千难万难,更不知道自己能为家族做些什么。

人生没有目标,心里只能任由欲望作祟,就像田地里没有庄稼,必定会长满荒草一样。所以,他这个时候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个动物的行为,任凭欲望践踏自己的人生,吃喝嫖赌,六亲不认。

02

大时代浪潮下的一叶小舟

家珍走后,福贵向新地主龙二租了五亩地,龙二还算讲点交情,给了他五亩肥田。福贵没干过农活,一个人种五亩田,差点没把自己累死。福贵也不会干活,只能学学村里人的样子,干得又慢,披星戴月,总算能养活一家人。

有庆半岁的时候,家珍回来了。媳妇带着儿子回来了,这个家也就全了,福贵身边多了个帮手。福贵和家珍干地里的农活,七岁的女儿凤霞照顾弟弟有庆,生活虽累,但一家人在一起和乐融融,也是一种幸福。

可是好景不长,这样的日子才过了半年,福贵的娘生病了,福贵拿着媳妇藏在褥子底下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大夫。大夫还没见到却被国民党拉了壮丁去打仗。一去就是两年,家珍去城里打听过多次,毫无音信。

两年里,福贵跟着国民党拉大炮的军队,由北向南越走越远,死里逃生,再回来,已是物是人非。在他被抓壮丁后的两个月,他娘病逝,再后来,女儿庆霞因为一次高烧,彻底丧失了听力和语言能力,变得又聋又哑。但不论怎么样,他又回到了家里,心里是“踏实和暖和”。

时光流转,转眼有庆十岁了,读了两年书,庆霞长成了大姑娘,能跟着下地干活了。家里还养了两只羊,全靠有庆割草养活它们,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有了转机。但是,五八年人民公社成立了,村长也不叫村长了,改叫成队长了。福贵家里的五亩田全归了公社所有,就连家里的两只羊也被充了公。

村里办起了食堂,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全被收走,大家伙一起吃大锅饭。刚开始的日子大家说人民公社真好,不仅顿顿吃得饱,还有肉吃。可是越往后越不是滋味。粮食很快被吃光了,队长带着十来个人去公社讨吃的,结果一粒米也没要到。食堂散伙,粮食分到了每家,福贵家只分到了三天的粮食。

那一年,稻穗刚抽出来,下了整整一个月的雨,稻子全被淹在水里,连稻秧也被捂烂了,全村颗粒无收,村里的老人都哭了,日子越过越苦。树皮被拔下来吃,两个人因为一块地瓜能大打出手,拿命去换一碗饭回来也都有人干。

这是福贵第二个阶段的生活,福贵已经不是一个浪荡子。浪子回头,他懂得了踏实的努力,懂得了珍惜身边点滴的幸福,他没有做错什么,但是生活依然过得食不果腹。他生活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注定了一生的苦难,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过的时代命运。

在时代的命运下,个人的生命就像是浪潮里的一叶小舟,无论再怎么努力划动,终究无法决定小舟前进的方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但这并不是说让大家去认命,而是要敬畏这股超越自然的力量。吴军博士在《格局》这本书中说:

“可能有人会觉得,认命太消极、太迷信。恰恰相反,不认命才是迷信!所谓不认命,就是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控制,这是一种妄念,是对自己的迷信。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控制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只有我们学会敬畏超越自然的力量,做事做人才不会恃才傲物。知道自己的长处和能力的边界,在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03

亲人一一离去,岁月苍白了他的发鬓

家珍得了软骨病,医生说回家去吧,这病没办法治,其实也没钱治。偏偏祸不单行,家珍的病刚刚有了些起色,儿子有庆又出了事。为了给县长的儿子输血,有庆被抽血抽死了,而这个县长就是当年和福贵一起打仗死里逃生的兄弟春生。

家珍的病时好时坏,终究还是挺了过来,日子也安稳起来。福贵和家珍开始张罗着给庆霞找个对象,这时候城里的工人万二喜进入了他们的生活。万二喜有几个积蓄,人又善良本分,还想得周到,相亲第二天就把福贵家的茅草房子粉刷了一遍。然后,风风光光地把庆霞娶走了。

二喜把凤霞娶走没多久,凤霞就怀上了孩子。原本是一件开开心心的事情,可是好景不长,凤霞生孩子难产,孩子活了下来,凤霞却没了,孩子生下来就没了娘,取名叫苦根。

这以后的故事更让人心塞,先是家珍没熬住,在寒冬的一个中午,去世了。接着是女婿二喜,在苦根长到四岁那年,被两排水泥板夹死。最后家里的一棵独苗苦根也没能留住,苦根过得苦,生下来就没吃过饱饭,结果被半锅新鲜豆子撑死了。

故事的最后,福贵在新丰的牛市场买了一头老牛为伴,自己老了,可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余华老师在最后写到: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评价希腊神话时说:

“我常对希腊神话产生宿命的看法,即希腊诸神之上,总有一个最高的命运。悲剧都写命运,人的反抗精神毫无用处。既然如此,为什么希腊精神如此向上、健康?是因为悲剧有净化作用。”

悲剧能让人从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当中暂且抽离,提升到精神层面,去思考自己的存在以及如何存在。就像福贵坎坷的一生,究其原因有人为,但更多的是命运使然。

福贵从未和命运正面抗争过,但每次在濒临绝经、亲人离世、痛不欲生时,又都看到了微小希望的光芒,让他活下去。这光芒是为了养活生病的母亲,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为了刚出生的外孙。绝地逢生,每次他都能挺过去。

04

故事说完了,我看到了生命中那道“善良与爱”的光芒

读完此书,我哭的七零八落,但是看看主人公福贵对他一生的态度,与做读者的我们完全不同,余华老师是这么描述的:

“福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喜欢回想过去,喜欢讲述自己,似乎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一次一次地重度此生了。”

他并未对自己一生的遭遇自怨自艾,整日唉声叹气,相反他愿意回忆自己的一生,甚至愿意重新来过。我想他之所以愿意揭开昔日的伤疤,一次次讲述自己的过去,是因为那一生当中除了苦难和坎坷,更多的是身边人的善良和爱意。

幼时,父母疼惜甚至是溺爱,不然他也不能成为一个二流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妻子家珍贤惠,对他百依百顺,即便他做那了那些不堪的浪荡事,家珍对他依然不离不弃。儿女虽然在艰苦的生活中长大,依然懂事乖巧。女婿二喜给他感动,外孙苦根带给了他希望。

困苦的时候,他不光有家人,还有亲戚邻居、身边的人的愿意为他伸出一只手,助他一臂之力。

他输光家产,连家人都不能养活的时候,是龙二租给他了五亩肥田。

大炼钢铁时,城里的风水先生来看房子,风水先生看中的房子会被征公,一家老小被赶出。风水先生进福贵家门的时候,连声说“好地方”,好在家珍认识这位大神,全家才躲过一劫。

女儿凤霞又聋又哑,到了出嫁的年纪,十里八村没人愿意娶她。村里的年轻人不懂事,说的尽是些难听的话。是村长张罗着为庆霞介绍对象,才认识了城里的偏头工人万二喜,成就了一段姻缘。

福贵说他自己是一个浪荡的人,什么不该做的事都做过,但他总归是善良的。

徐家破产时,他顾念的不是自己的一生该怎么过活,而是自己的身边的亲人跟着他受苦了,即便是家里的雇工长根,他也觉得亏欠很多。

饥荒年代,有人为了一碗饭拿命来换。家珍回娘家要回了一小袋米,贴在胸口上带回来。被村长发现后,福贵想起村长昔日的照顾,万般不舍,也还是默默地抓了一小把米给村长,家珍心疼地直掉眼泪。

儿子有庆因为为春生的儿子抽血而死,他没有怪春生,反而在春生命运不济,自寻短见前,劝他要活下去。

即便是一头进入垂暮的老牛,他也心生怜悯,不舍得老牛被宰杀,花钱买了回来。

福贵一生虽苦,但他也一生都在感受身边人的爱和善意,也把自己的爱与善意给予了身边的人。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又说:

“从现代观点来看,牵涉东方命运观,为什么不问谁主命运?中国算命,可卜生死,但从未有人问:谁决定命运?”

我想“谁主命运?”这是一个太过宏大的话题,我们都没有答案,但“爱与善良”却是人生幸福不可缺少的因素,是苦难生活中的一道光芒,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

唐苏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了,希望你有所收获,记得关注@唐苏读书 哦~

"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