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金庸香港足迹:明报、明河社,以及被卖空的小说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董怡虹 蔡黄浩(发自香港)

“武侠大师,一路走好!”

这是昨天(11月1日)金庸馆开门后,第一位参观者离开时所留下的话。

当得知了金庸离世的消息,前来缅怀的人就络绎不绝,大家怀着同一份心情,来近距离感受这位武侠小说泰斗。

东方网·纵相新闻(报料电话:13916170448)特派记者也通过走访,来寻找金庸在香港所留下的点点滴滴。

金庸曾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写小说是他的副业,《明报》才是他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1959年,金庸离开工作了10多年的《大公报》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了《明报》,他出资8万,沈宝新出资2万,《明报》就这么诞生了。

如今,《明报》从一份第一年只有3000份销量的小报,成长为占据了香港报纸“半壁江山”的大报。

《明报》位于港岛区,熟悉香港的人都知道这里比较偏僻,气氛安逸。从港岛区嘉业街上的明报工业中心,可以俯瞰维港海景。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昨天来到了这里,拜访了位于15楼的《明报》。

《明报》的公关刘女士接待了记者。她告诉记者,报社并没有太多过去的资料可以向各路媒体透露,“有关查先生(金庸本名)与本报的渊源其实公开资料已经很多很多了,香港文化馆比较全。”

当记者询问金庸先生去世后的相关事宜,她向记者提供了11月1日出版的《明报》。“其实查先生的最新消息,我们也在报纸上报道了。”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看到,在《明报》头版上,铅字印刷着《金庸丧礼按遗愿采私人形式》,其中提到了不少金庸逝世时的细节与将来的安排。

如查良镛女婿吴维昌向《明报》证实,“查离世时,与外孙女视频对话,听着听着,悄然离世”且“走的时候没有痛苦”,足见金庸先生豁达的境界与精神。

而前明报员工李纯恩在报道中也表示,金庸先生离世后面色安详,“有笑容的”。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明报》A6版上,金庸的家属委托明河社发布了讣告,“丧礼以私人形式举行,兹定于11月12日至30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之金庸馆设置吊唁册。”

《明报》上金庸先生的讣告

离开明报前,刘女士建议记者去明河社问问。

明河社,全名是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和《明报》一样,它也是金庸一手创办的,且只出金庸自己的书。目前可见金庸最后的文字,即见于2013年10月明河社出版的《明窗小札1963》后记。

嘉华国际中心

记者随后来到了明河社所在的嘉华国际中心。在大堂,记者见到了明河社工作人员李先生,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最近太忙了,好多媒体打电话、发传真来约采访,我们都拒绝了。”

在他看来,金庸先生不属于任何公司或者组织,哪怕是报纸创始人,出版社创始人,或是所有人眼中的武侠泰斗,“金庸就是金庸,就像讣告中写的,丧礼是属于私人的,希望外界可以理解。”

同时他还补充,金庸家属委托了明河社发布了讣告,所以网上和报纸上关于金庸丧礼的消息都是以明河社的名义发布。“公开的悼念活动请公众前往香港文化馆内的‘金庸馆’。”

无疑,金庸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他的武侠小说。记者走访了香港本地的几家书店(如诚品书店就并无金庸小说出售),发现金庸离世后,他的小说十分火爆。

金庸小说仅存的库存被放在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地处尖沙咀的商务印书馆,将金庸的武侠小说摆在一进门的位置。由于架子上作品不全,记者想瞧瞧更多书时,书店工作人员回答,“这就是我们这里所有金庸的书了,去世消息传出的那晚,他的小说已经被一扫而空了。”

当记者询问是否能预订全套金庸小说时,对方表示:“可以预订,但已有20多人在前面排队了。”至于何时会补货,也并未有具体的时间表。

明河社负责在香港出版金庸先生的作品

就在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采访时,一位香港市民买走了最后一套《神雕侠侣》。她告诉记者,自己在香港大学就读,但谈不上是金庸的书迷。

“为什么会买书?因为老师上课时特意讲了金庸,问我们看过他的书吗?”姑娘若有所思,“我就说我看过电视剧了,可老师说最好读读原著,读读他的江湖,所以特意来买了。”

金庸离开了我们,但它留下的一切并不会离开。就如他的报纸,他的小说,他所留下的那个“江湖”一般,让我们能够一直读下去,爱下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