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法军所向披靡,却在镇南关苦不堪言就因为冯大将军吗?

众所周知,法军凭借工业革命起家,军事武装相当发达,为何在镇南关却大败而逃。

一、山地作战极大的削弱了法军的科技优势

可以说在中法战争中,法军之所以能够轻易击败清军主要依靠以下几点:

1、强大的海军实力:法国海军在前期的山西、北宁之战中,因为攻击的都是河边城市,所以法国海军在运送兵员、保证补给、舰炮射击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2、远超清军的炮兵实力:在北越作战中法军炮击发挥了巨大作用,相较于几乎没有炮兵的清军部队来说。法军的炮兵连一出场,往往可以一锤定音,击溃清军的反击。

3、多兵种配合导致战斗力倍增:现代战争不是用菜刀互砍的流氓斗殴,多兵种配合十分重要。侦查、医疗、通信技术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在这些方面法军优势明显,而清军在这些方面基本等于零。

但法军的以上优势在“镇南关—谅山”作战中被极大压缩。首先海军没法上山,所以法军的海军优势一下子归零了。其次因为越北山区经常大雾弥漫导致法军炮击威力大减。这一点在之前法军攻击威坡占领谅山时就已有所体现。威坡之战一开始因为晨雾的原因法军无法实施炮击,清军尚能和法军打的有来有往,但等到晨雾散去,法军炮兵开始射击,清军一下子支持不住了。此战法军阵亡57人,负伤329人和镇南关一战损失的法军差不多(镇南关一战法方死70人,伤188人)但是法军依然取得了胜利。在多兵种配合方面,同样受山地阻碍导致法军的通讯、侦查、医疗救护能力均大打折扣,直接导致了攻击镇南关一战演变成肉搏战,从而失败。

二、法军强弩之末+自大轻敌+频频战术误判

需要说明的是“镇南关大捷”其实发生在中国境内,这是法军第二次攻击镇南关了。第一次占领镇南关发生在一个月前法军于2月23日以战死9人,负伤46人的代价占领镇南关。并且停留两天,炸毁镇南关关门后撤离。临走时立下柱子,上书:“尊重条约,较以边境门关保护国家更为安全,广西的门户已经不再存在了”以此示威,要求中国接受协议进行撤军(当时西路清军正在围困宣光法军)。

一个月后法军驻文渊(距离镇南关10里)部队遇袭,尼格里认为“目前中国军自限于防守国境线。如果他们进攻,我们便反攻,跟踪追入他们的一个阵地,在击溃他们后,随即回来。”因此二次冲入镇南关。这次在镇南关倒没有遭到攻击,清军的阵线位于镇南关后。

法军在第二次镇南关战斗中投入的主力是143团440人,111团337人,外籍军团370人,再加上萨克雪炮兵及预备部队,总人数2137人。

从1885年2月1日法军组建谅山远征军开始,到3月24日“镇南关大捷”,法军尼格里部队已经在山区战斗了一个半月,因为远离平原,导致法军的后勤补给日趋困难。尤其是镇南关附近地形崎岖,3月23日法军运输部队甚至找不到主力部队,浪费了大量时间才提供上弹药补给,耽误了第二天的作战。

3月24日清晨照例大雾弥漫,急于进攻的法军犯了致命错误。法军旅长尼格里少将命令爱尔明加中校率领143团和东京冲锋队绕行至大青山包抄清军。143团在大雾中走了半天发现通往清军阵地的道路过于陡峭,无法绕行,只得退回。尼格里等了很久误以为爱尔明加已经绕路成功,于是命令炮兵射击掩护,结果同样因为大雾弥漫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炮击后尼格里又错误的将清军赶来增援的大部队看成是爱尔明加的部队,以为战斗即将打响,于是紧急命令步兵不要集合,立即向清军长墙发起冲锋。这时等候多时的清军全军压上以人数优势碾压法军,法军崩了。

直到这时出去遛弯好几个小时的爱尔明加才回来,尼格里一下蒙了,于是紧急撤退,由后备部队稳住阵脚,并发射榴弹阻止清军追击。

此战法军战死70人,受伤188人。虽然单从人数上看并不算是致命打击,但却是法军第一次严重失败。紧接着法军退至谅山。清军发动进攻,但是法军损失很小,只战死7人,受伤37人。

但是让谁都想不到的是,在这受伤的37人中有一个大人物,法军第2旅旅长尼格里!他胸口中弹身受重伤!

而尼格里中弹后,军衔最高的是爱尔明加!

面对清军咄咄逼人的进攻,爱尔明加怕了,他不顾尼格里的反对直接电告司令部“尼格里重伤,现在由我负责指挥,我军将后撤。”为了防止接到司令部拒绝的命令,爱尔明加直接剪断电报线,然后销毁物资,带领部队狂撤150里,直接跑到梅屯了!为此法军司令部大为不满,指责爱尔明加为什么要在没有敌军追击的情况下放弃阵地。并告知他马上可以得到炮兵和1000名北非步兵的支援。但一切已经晚了爱尔明加将战线退回到2月份法军出击时的地点。

三、冯子材部战术得当+勇气可嘉

在前期的作战中,清军主力潘鼎新部屡遭法军打击导致战术趋于消极,只想着如何防守,不敢妄想进攻。后来抵达前线的冯子材部作为生力军并没有畏惧之情,冯部在地形险峻的地方提前建好长达三里的长墙,挖好壕沟,并亲自布置了萃军九个营,(王孝棋)勤军八个营在一线做战斗准备。3月23日晚王孝棋曾以没有弹药为理由劝冯子材后撤,冯子材坚决阻止。如果冯子材动摇的话,整个镇南关战斗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在镇南关作战获胜后冯子材继续率军追击,克复谅山后坚持前进,一直冲到梅屯,占领了越北大片山地。

那么冯子材部取得“镇南关—谅山”大捷后为什么没能继续进入平原地区消灭法军呢?

也同样有几点。

一、冯子材的萃军实际战斗力有限

萃军并非清军主力部队,虽然多达万人,但只是冯子材于1884年12月初在钦州刚刚组建的团练武装,并不是久战之师。使用冷兵器尚可,热兵器就差多了。

“(萃军)惟火器旧械仅得荷哈开士洋枪及抬枪、大吉枪三种,以之敌毛瑟。开花之枪必无胜算,非恃短刃肉搏不为功。子材乃赶铸大刀八百柄,编壮士大刀队,阅日练习有成。”

冯子材部凭借血勇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是这种胜利的延续性恐怕很成问题。

二、清军只占领了部分山地地区,平原地区还在法军手上

清军在山地战中,依靠自然环境和地形优势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但进入平原之后法军的军事科技将充分发挥,海军、炮兵、医疗侦查等清军完全不具备的能力将对潘鼎新、冯子材部构成极为巨大的威胁。如果想在越北平原站稳脚跟,获得物资补给,清军最起码需要占领一个北越地区较大的城市作为据点。如宣光、北宁或者山西但这些城市现在都控制在法军手上。

而在这三地的平原作战中清军都曾遭遇过悲剧性的失败(1883年12月山西之战6000清方部队作战三天后逃走,1884年3月近2万清军几乎没有作战就大溃退了,1885年2-3月宣光之战清军重兵围城不能攻克,法军获得增援后反击导致黑旗军瓦解),事实证明清军并不具备与法国炮兵、海军野战争锋的能力。这在同时的基隆战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刘铭传手握上万清军,也不能消灭法军殖民地部队。

而如果不能占据平原城市则无法组织成规模的进攻,清军也就只能变成骚扰部队了。

毕竟连草包黄桂兰都能看出来“北宁为北圻各省门户,最关紧要北宁为粮米聚积之地,北宁无事,谅山、高平各营随可驻扎。失北宁,则各营必须退扎关内,就粮内地。”而问题恰恰是北宁这种战略要地并不在清军手上。

蓝色城市由法军占领,可以看到整个北越平原都在他们手上

三、清军缺乏攻坚能力的样例

为什么说清军缺乏攻坚能力呢?因为不止冯子材部没有大炮,连作为主力和总指挥的潘鼎新部也不会运用大炮。虽然前期李鸿章急调了几十门最为精锐的克虏伯大炮。但是清军并没有组建炮兵部队,在整个中法战争中也基本没看过清军使用现代化大炮。因为要想操作好现代化大炮必须掌握数学知识,而这一点对于清军来说难同登天 。黄秋古:拿破仑时代的炮兵究竟数学要多好?

拿破仑时期(1803-1815年)法国炮兵教材

因为缺乏数学知识,这就让清军很难发挥克虏伯大炮的威力,也就很难在平原地区攻克法军据点。最典型的就是与镇南关战斗几乎同时发生的宣光之战。本来法军是计划由两个旅进攻谅山地区的,但是因为宣光城600法军被围所以特地分兵一半前去支援。

在宣光600法军被10000清军包围后支持了1个多月。占据绝对优势的清军无法攻克这一小小的法军据点,可见清军的攻坚能力其实是相当低下的。这还只是区区一个宣光而已,法军在北越最重要的据点北宁、山西更加难以攻克。而如果不能占领宣光,则东西线清军根本无法汇合,也就谈不到进一步的大举反攻了。

下面是批驳部分,因为 @小竹子笔 黏贴的内容错误太多,全写完怕要几万字,所以只能择要说明:

在战争后期,法军是全面失败。是在东线、西线两个战场均被中国军队击败,而且是决定性失败!(西线清军在临洮大胜,这一胜利,法国方面是承认的)中国军队从镇南关胜利,到连续攻克文渊、谅山、谷松、北黎、观音桥,西线攻陷临洮、广威等大批州县,短短几天乘胜追杀一百多公里,已成势不可挡、势如破竹的状态! ……法军从前边的骄狂,到被打败,而且不是一般的败,是法军败到军队已失去信心,失去还手之力。

正因为清军的胜利无可质疑,所以给战场局面带来的变化是巅覆性的。

要想搞清楚“镇南关大捷”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大捷”之后清政府没有“乘胜追击”反而选择和法方和谈。就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中法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中法战争并非是爆发在镇南关的一场小小冲突,而是绵延两年半之久。导致清政府精疲力尽的一场战争。

而“镇南关大捷”不过是这场漫长战争的最后十来天而已。在此战中法军只是折损了一个陆军团(300人)而已,其根本并未动摇。

要知道法军在越南可是有1.5万人之多呢。

其实只要拿出地图一看就能知道“镇南关—谅山大捷”根本谈不上是“巅覆性的”。清军占领的都是山地地带。而法军在北越平原占据的四个核心城市丝毫没受到影响

以朝鲜来比较相当于冯子材在丹东打了一场胜仗,并乘胜反击占领了新义州,距离占领平壤、收复汉城,击破济州岛,甚至打到釜山,将法国人赶下海还差极远。要知道截止到1885年,法国已在越南经营了20多年,西贡(胡志明)附近的南圻地区已经被割让给法国多年了,法国在此设有“交趾支那总督”。只要这块大本营还在,越南局势就很难发生“巅覆性的”变化。所以从90年代开始,史学界对“镇南关大捷”的评价已经越来越低,毕竟地图谁都会看。

而在西线清军刚刚遭遇了失败,围攻宣光的部队在3月份刚刚被法军第一旅击败,根本无力反击。实在不敢说“在东线、西线两个战场均被中国军队击败”。

怎么解释法国总理茹费里竟病急乱投医,不顾民族尊严的急忙乞求德国出来调停?如果法军有能力翻盘的话,法国政府何以出现如此慌张有损国格的举动?

说起来法国并未“不顾民族尊严的急忙乞求德国出来调停”“如此慌张有损国格”,恰恰相反,倒是德国频频示好于法国,支持法国在东亚进行殖民扩张,俾斯麦甚至表示“除了莱茵河,其他任何地方都支持他们”希望法国把主要精力放在殖民战争中,借此祸水东引。指望法国最好能和英国因为海外殖民的问题打起来。同时俾斯麦以“恪守中立”为名扣下了清国订制的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迟至1885年10月战争结束半年之后才交付清国,导致中法战争期间清军海军实力严重不足。德国政府也阻止德国军官赴华,警告商人不要替清国运兵。完全是暗助法国的态度。要说“不顾民族尊严”也是俾斯麦出于实用的角度“不顾民族尊严"和法国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德国参与“调停”,是因为清国外交官曾纪泽专门找了德国人,军机处幻想“德国向与法有仇”以为德国人会帮助自己。却不知德国早就改变外交政策了。俾斯麦对清国此举的反应是约见法国大使,表态支持法方,并建议法国增兵……

后期英国、德国、美国都想借“调停”捞取好处,不过法国最后还是选择接受英国“调停”,因为在东亚,德国和美国的“调停”都没什么用,一切还是英国说了算。

参考《德国外交政策1871-1914》P26

《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P329

《试论列强在中法战争中的“调停”活动》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中法战争(五)》

据苏联1957版《法国史纲》------苏联高等学校法国史教学参考书 第9章《第三共和国:19世纪最后25年的法国》 书中载“法军在谅山一役的失败引起了法国的严重危机,远征军耗费了几亿法郎,战争旷日持久。” 据中国近代史丛书《中法战争》一书载,为了对华战争,法国每天要开支一百多万法郎!! 而1883年,法国陆军军费不过是5亿8400万法朗,海军为2亿500万法朗。考虑到法军主要布署在本土,再除去非洲等殖民地,能用于越南这个泥潭的能有多少呢?

法国其实在三年中法战争中的军费开支大约是1.5亿法郎,在谅山远征前(1884年年底)法国议会倒是做出了一个庞大的拨款计划,要拨款3.8亿法郎,但并不是一次性给出,而是分批到账。谅山远征时法军到账6000万法郎,这笔金额足够法军使用很久了。至于说每天花费100万法郎这个的确夸张了些。下面是法国海军的开销,9个月花掉1000万法郎而已。对于每年军费将近8亿法郎的法国来说,这真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数字(当然拨款3.8亿有些多了,所以反对党不满意嘛):

与此同时还也要看看清国的难处。作为农业国家,清国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调动军队、在所有沿海地区加强警备、修驻防御措施的花销更是惊人。根据张之洞汇报,中法战争三年期间,在非战区的广东省其用于战争的军费开支就达到2500万两(相当于1.8亿法郎),而广东省一年财政收入不过4、500万两白银,不足之处都要靠向外国借贷解决。期间其他各省为了满足朝廷征调需要也是筋疲力竭,四川拨付400万两(约3000万法郎),云南每年150万两(1100万法郎)等等。

因为开支浩大南京、贵州、福建、云南等省全部“兵饷不敷”,后清政府要求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出钱,这些省干脆连交都交不出来。

面对这一情景,清政府只好对外借债1760万两(约1.3亿法郎),地方上也自行借债,闽浙总督左宗棠就借了395万两。

要知道作为农业国,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万两(6亿法郎左右),中法战争的军费开支实在不是清国所能承受的。法国陆军只需要集中精力攻击北越,海军随意驰骋即可。清国却要处处设防,担心法国海军进攻广州、烟台、大连、旅顺等地。

李鸿章不愿分兵南下的理由就是

1、北洋水师军事实力太弱

2、北洋水师跑到南方则北方无法防守,也会丧失对日威慑

“鸿等前在烟台,曾上法铁舰看操其船坚炮巨,实非南、北各船所能敌。……我船铁板厚仅五分,易被轰沉。……烟台无可防备,东力亦不足制之。万一有事,恐将据为粮煤接济之所,遂令南北海道梗阻,焦虑莫名。——李鸿章”

因此清国在三年中法战争上的投入一点也不比法国少,甚至很可能大大超出法方。这一点其实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就有所体现,清国的战争开支超过劳师远征跨越半个地球的英国军队。

中法战争期间法德、法英关系还算平稳,法国人尚可以咬咬牙拿出几亿法郎军费,但大清却真的要被拖垮了。

参考: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拨船赴闽适以饵敌电》

《复张樵野京卿》

《中法战争与清廷财政》

《天朝的崩溃》

镇南关的关前隘总兵力,不过是冯子材、王孝祺全部18个营约8千人,加苏元春,陈嘉,王德榜三部分一半人马约7千人,一共1.5万人,对法军2137人+傀儡约数千人。

法军……并没有……傀儡约数千人……的说。双方镇南关一线部队是143团440人面对萃军、勤军7000来人(当然前方阵地有限无法一次性投入这么多人),然后111团赶回,苏元春、王德榜大军亦杀到,法军全军后撤。外籍军团及法军炮兵自镇南关掩护。综合来看基本是2000VS1.5万的程度吧。

敝帮办饬令各营及王镇勤军一同出队分击,一面飞调扣波之萃前、后两军,又知会署广西提督苏元春、统领楚军王藩司各出队伍,或白后接应,或在前包抄,或从劳截剿。萃、勤务营齐出长墙,分头迎战,枪炮环施,毙匪数百,我军俱有伤亡,管带萃字右军前营补用守备陈之瑞被贼枪伤。未刻后,苏军赶到,适法匪分股绕上长墙东岭,苏军亦上岭拒敌。法大股又逼长墙,势如潮涌,声震山谷。——冯子材

法国有海军优势,占着基隆、澎湖又如何?中法战争的主战场始终在越南北部!!事实证明,正是因为镇南关的扭转性大捷,法国海上所谓优势已迎刃而解。3月28日,当爱尔明加败走谅山的消息传到孤拔舰队时,孤拔取消了远期的一系列计划,并决定放弃基隆,只留一小部分军队驻守澎湖的马公,然后退兵南下,增援东京。然而,伴随着4月的到来,双方达成合议,战争也就此告终。

其实法军敢于掉头南下,显示了清军另一个让人极为尴尬的现状,根本没有海军能和法国人对战!法军占领澎湖后直接稳了,都不必担心清军海军攻击。

前面说过李鸿章不愿意调集北洋水师南下支援马尾福建水师,固然有他私心太重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他手上真的没牌可打。当时北洋海军手里只有两艘能和法国海军作战的军舰,分别是1881年入役的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两艘船都是木制船包钢板,排水量1542吨。此外有木壳舰康济、威远、操江三船,这三艘船面对法军铁甲舰时战斗力近乎于0。

再有就是1879年入列的,每艘排水量仅200吨的蚊子船6艘,均是木制船包钢板,名字十分霸气叫“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但仅能做近岸防御使用,根本无法出洋作战。

来远、致远、靖远、平远、广甲乙丙、鱼雷艇编队等都是1886年才陆续入役的。后来清军引以为傲的定远、镇远两艘巨型铁甲舰此时尚在德国,因为爆发中法战争,德国恪守中立(其实偏向法国),所以没有交付清国,两舰于战后的1885年10月才入列北洋水师。其实早在1883年7月21日眼见局势危急,李鸿章就曾催促德国赶紧交付军舰,但驻外大使曾纪泽回复说德国不敢交付。1884年5月,李鸿章又以《中法简明条约》已签订为理由再次敦促德方交舰,但被观音桥事件打断。

北洋海军这个账面实力对于法军来说实在是不堪一击,仅马尾一战,法军调动的就有凯旋号装甲战列舰,野猫号铁甲炮舰,德斯丹号、杜居士路因号、费勒斯号一级巡洋舰。窝达尔号轻巡洋舰,以及炮舰两艘,运输舰一艘,鱼雷艇两艘,汽艇四只。总排水量15000吨。而这不过是法国海军一根手指的兵力而已,法国海军军舰总吨位是50万吨!!

你说这仗怎么打?

所以李鸿章给主战派张佩纶的建议是福建水师的军舰(均为无钢板木壳船)还是赶紧跑吧。

“我自度兵轮不敌,莫如全调以往,腾出一座空厂,彼即暂据,事定必仍原物交还。否则,一遭轰毁,从此海防根本扫尽,力难兴复。”——李鸿章

当然张佩纶后来不听劝告,发挥“亮剑精神”摆出弱智的一字“连樯阵”正面迎击法军,结果是几秒钟内“扬武号”旗舰被击伤,舰队失去指挥。30分钟内,福建水师兵船11艘,运输船19艘被全部击沉。清国海军官兵阵亡800多人。法方仅战死6人,受伤27人。

而张佩纶摆出“连樯阵” 的原因竟然是怕海军不敢死战,临敌逃跑,所以大家还是抱团死一起把。

“有人陈连舰之非者,(张佩纶)即唾而使之出。意以为吾之船与炮不如彼之坚且利。带船之管驾,大副、二副半出自船厂之学童,使分散他处,昔走耳。吾故为此淮阴背水之阵,为督兵者目所能见,将于死中求生,亡中求存。”

南洋水师同样丢人,马尾海战后法军以三四艘军舰堵在杭州湾几个月之久,执行“封锁任务”,南洋水师也不敢出来。

法国海军在镇海如同度假一般悠闲。

在这种情况下法军轻松占领基隆,并按原计划大摇大摆的占领了澎湖,对于这些沿海孤岛,清国实在无力防御。正因为法军占领澎湖、台湾才导致清国高层严重动摇。因为越南不过是外藩,澎湖、台湾却是中国领土。中国无法承受为保卫越南而丧失台湾的代价。所以清廷才会下这样的圣旨:

“现在桂甫复谅,法即据澎湖,冯、王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

清廷不认为正面战场的“大捷”(其实也没怎么大捷)能够挽回澎湖、台湾丧失的损失。

《北洋海军舰船志 修订版》

张佩纶纯属找死的连樯阵

李鸿章……他的女婿张佩纶乱指挥葬送了左帅兴建的南洋水师(CCTV《船政风云》)。……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些人物,像李这样只知自利、气度狭隘的真小人,一直都是主流,他们就是阻止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事实上马尾海战(1884年)时张佩纶并非李鸿章的女婿。张在马尾海战惨败后被流放,结束流放后李鸿章才把女儿嫁给他。李鸿章虽然和张佩纶私交还可以,但在政治观点上势同水火,中法战争时张佩纶带领的清流直接把李鸿章骂成秦桧、贾似道。但是主战最强烈的清流,其实战表现嘛……参考:不为人知的战斗——晚清中法战争(四)马尾梦碎

其实在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思维算是比较接近现代人,好歹知道洋人的战斗力是大清的N倍。而清流张佩纶之类就没法提了,基本上还处在靠古代典籍指导作战的层次,津津乐道汉朝、明朝在越南的作战经验,并试图以此打败法国人,幻想敌人实力很弱,只要敢打敢拼就能取胜。实际纯属驴唇不对马嘴。清流们谈起世界大势、原则、气节一个比一个溜,嘴炮技能满级。真到了前线表现一个比一个丢人。因为他们大多只是书生而已,根本没打过仗,打完都清醒了,从这一点上看他们和耆英差不多,当年“卖国贼耆英”可是妥妥的主战(剿)派。

当然换李鸿章上也强不了多少,朝廷还一度有送李鸿章去越南的打算,李鸿章也是溜了。因为1883年《顺化条约》签订之后从政治上看越南战争已经不必再打了,1884年法军攻克北宁,清军溃散之后,从军事角度上看越南战争也没必要再打了。

镇南关大捷又如何,收复谅山又如何,拿出越南地图看一看。这里距离北部重镇河内还有多远?距离越南首都顺化还有多远?距离法军大本营西贡还有多远?

而且进入平原之后法军海军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大炮、侦查、医疗、通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更可以充分施展。清军连宣光都夺不下何况北宁、山西、河内?河内都夺不下何况500公里之外的顺化?清军是没有可靠海军的。所以李鸿章第一时间就认识到不可能取胜,满足于以越南宗主权换取不赔款。只不过清流不知道法军实力,还在幻想着用木质蒸汽船闪击1000公里之外的西贡呢。

大清外战接连失败的根子不在枪炮而在思想、体制,不改变这两点李鸿章来了也没用。甲午一战李中堂是有多大脸现多大眼。。北洋水师在物质层面尚可一战,在思想和体制方面同样不堪一击,被明治日军打的溃不成军。武器低劣的日军拿着清军遗弃的正牌克虏伯、毛瑟枪喜不自胜山呼万岁。

聂士成苦战摩天岭又如何,难道清军个个是聂士成?

而改变思想和体制哪里是李鸿章能做到的,他连改变北京官场都做不到,一说和谈还被骂成秦桧、贾似道呢。

至于中法战争的实际情况,咱们还是按照正史来吧,毕竟吹牛骂街强不了国,还是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为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