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两江总督是李卫,实际上是不怕得罪李卫的赵弘恩

《雍正王朝》后几集,雍正帝的绝对心腹李卫,已升任两江总督。事实上,作为江苏官员的李卫(铜山,今属丰县)是不可能出任两江总督的。在雍正朝后期,李卫当的是直隶总督。真正在雍正朝后期当两江总督的,是鲜为人知的赵弘恩。

直隶总督李卫,和两江总督赵弘恩,南北并立,人称北李南赵。

赵弘恩的名字和乾隆帝弘历名讳相撞,实际上他的名字是赵宏恩。

赵弘恩是雍正朝出了名的能吏,从湖南按察使升四川布政使,从四川布政使升湖南巡抚。雍正十一年(1733年)九月,雍正帝拔擢赵弘恩任两江总督。

赵弘恩生于哪年,家世如何,都不清楚。而据赵弘恩自称,他出身非常寒素。可是,赵弘恩进入官场,却是花钱捐的官(李卫也是捐官出身)。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出任两江总督,能不能做到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两江是朝廷财赋重地,堪称当天下之半。有人说直隶总督是政治总督,两江总督是经济总督,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两江太“肥”,有些官员便上下其手,没少在两江三省(江苏、安徽、江西)捞钱,却把黑锅甩给朝廷。赵弘恩到江宁后,发现这样的硕鼠非常多,拍桌子告诉下属:我和以前的总督不一样,我喜欢弹劾人!

赵弘恩把这些官员捞钱的罪证收集起来,然后上折子给雍正帝,弹劾这些硕鼠,全部参倒。电视剧里没有表现,赵弘恩其实和李卫一样,都是雍正帝的亲信大臣,宠遇不在李卫之下。

雍正帝推行在官员中养廉银,而给两江总督定的养廉银是16000两,后增加了2000两。雍正帝认为足够用了,可这笔钱包括两江总督所有的开支,赵弘恩觉得不够,但也没向雍正帝开口。可雍正帝听说后,说我怎么忍心让赵弘恩受穷,下令每年给两江总督2.1万两。

两江官场都知道了赵弘恩和雍正帝的关系,谁也不敢再往枪口上撞上了。雍正帝对赵弘恩的刚猛之治大加赞赏,说对付这些官耗子,就要用雷霆手段!

两江除了是朝廷的钱袋子,米袋子,还是盐袋子。两江的盐税也没少被不法之徒盯上,钻山打洞捞好处。赵弘恩到两江后,发现了其中漏洞,下令:敢私囤盐谋暴利者,我就罚得他倾家荡产。谁不服,那就去告我赵某,看皇帝信你还是信我!赵弘恩用各种办法提高了两江盐务的工作效率,深得雍正帝好评。

在雍正帝去世的当年,也就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一月,还称赞过赵弘恩。雍正帝说你任两江总督以来,忠于职守,为国为民,朕心甚慰。好好干!对得起百姓,对得起朕。

李卫在直隶,赵弘恩在两江,搞得风生水起,堪称是雍正帝在地方上的左膀右臂。有意思的是,李卫和赵弘恩之间也有交集。

李卫是江苏铜山人,家里有很多亲戚。李卫的堂弟李绾等人觉得有李卫撑腰,在地方上和别人产生纠纷,官司打到了两江总督衙门。赵弘恩调查情况后,给雍正帝上折子,说我不管李卫是谁,他的亲戚如果犯事,就应该依法处理。李卫早就警告过堂弟不要仗势欺人,事发后,李卫还向雍正帝表示:让赵弘恩放开手脚去查,臣无半点怨言。雍正帝对赵弘恩不畏权贵的刚直非常欣赏,说赵弘恩秉公执法,殊为难得。

乾隆帝即位后,却对赵弘恩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停地给赵弘恩穿小鞋。结果翻出赵弘恩在出任湖南巡抚时,收过别人的3千两银子,乾隆帝大喜,依此惩罚了赵弘恩。

乾隆帝真是为这3千钱银子?当然不是。乾隆帝处处学他祖父康熙帝的所谓“宽仁”,反感父亲雍正帝的刚猛。而赵弘恩为政也非常刚猛,这显然不符合乾隆帝的治政思想。乾隆帝整赵弘恩,也是杀鸡给猴看。

乾隆帝天天说宽仁,结果两江治下因为他的“宽仁”,弊端又起,百姓怨声载道。即使是像尹继善这样的模范总督,也被乾隆帝斥骂。这时,乾隆帝才想起赵弘恩的好,可为时已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