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二战转折点在斯大林格勒,不在莫斯科?

但凡是稍微了解一点战争史的人,都非常的清楚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所谓转折点就是法西斯从此之后失去了进攻的锋芒,开始在防御中走向失败。其中尤以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重要,苏联红军在广袤的战场上大规模歼灭德军精锐主力,让横扫欧洲的“闪电军团”偃旗息鼓、溃不成军,然后再趁势反攻欧洲大陆,杀进柏林打败德国纳粹。但是另外,还有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那就是当纳粹如日中天、横扫欧洲的时候,挫败其嚣张气焰的是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我们都知道,当战无不胜的“闪电军团”兵临莫斯科城下时,第一次被零下四十多度的极端严寒所击败,让苏联得以喘息、重整旗鼓,那为什么莫斯科保卫战没有成为二战的转折点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莫斯科战役并没有改变苏联危险的局面,1941年6月22日,当德国出动190个师550万庞大兵力进攻苏联的时候,严寒虽然暂时挡住了德军进攻的锋芒,却未能有效的消灭德军主力,仅仅是为苏军争取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等到第二年夏天,气候回暖,盘踞在苏联境内的德军便再次集结,在苏德战场的南线疯狂的扑来。为了切断苏联的战略补给线,德军在1942年6月28日出动两个集团军群,共97个师一百多万人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由此揭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在此之前的战场上,苏联一直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仓促应付疲于奔命,即便是冬天环境最恶劣的时候,也未能在德军身上讨得多少便宜。

事实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开始的四个月,苏军同样是被打的狼狈不堪,德军只用了一个月就摧毁了苏联的重重布防,红军被逼后撤到斯大林格勒的外围防线。1942年8月19日,德军第六集团军从西面和西南向斯大林格勒发起突袭,一直打到斯大林格勒15英里以外的伏尔加河河岸。另外德军第四装甲集团军更是突破苏军重重防线,成功对斯大林格勒进行半包围,把野战变成巷战。奇迹就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德军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强大的机动性和反应能力,当战场变成一栋栋楼房,一条条街道的时候,这些优势荡然无存,陷入了最原始的拼人数、拼勇气战斗,大量的有生力量就是这样被消灭在一个个狭小的街道里。

到了1942年11月19日,苏联最高统帅部眼看着德军精锐消耗的差不多了,所谓的红军三巨头斯大林、朱可夫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便制定了反攻计划“天王星”。由瓦图西、罗科索夫斯基和叶廖缅科分别从三个方面,指挥14个集团军、110万兵力向德军阵地发起全面反攻。两个月后,德军第六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三十多万人尽数被围,很快就被苏军击溃,德军元帅保卢斯也沦为战俘。在历时两百多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前后大约有150万德军被消灭,那可都是曾经横扫欧洲的精锐之师,自1939年二战爆发以来,德军还从未有过如此惨痛的失败。最重要的是,从此之后苏联便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德军往失败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