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并不是结拜时拜八拜,八个典故告诉你什么是“八拜之交”

我们在看电视或者看小说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词-八拜之交。对于这个词语,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熟悉,也感到非常陌生。为什么叫做“八拜之交”、而不是“九拜之交”或者“七拜之交”?那么“八拜之交”究竟什么意思呢?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八拜之交呢?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熟悉一下八拜之交到底是哪八拜。

第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

春秋时期,楚人俞伯牙善抚琴,琴艺高超,精通音律。一个偶然的机会钟子期遇到了正在抚琴的俞伯牙。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意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凡是俞伯牙在琴声中表达的,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后子期早亡,伯牙在其坟前抚晚最后一曲,断然破琴绝弦,不复弹琴。这便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知音之交。

第二拜:廉颇相如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和文臣。渑池之会结束后,由于相如有功,被赵王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自认为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不忍位居相如之下。蔺相如听说了,便不愿再与廉颇相见,望见廉颇便引车避之。并表明不愿与廉颇交恶,希望能将相和睦共拒强秦。廉颇听说后,愧疚不已。便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二人最终交欢和好。这就是由”负荆请罪“促成的刎颈之交。

第三拜:陈重雷义胶漆之交

东汉年间,豫章郡陈重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二人共同寒窗苦读,都成为了当时的饱学之士。当地太守闻陈重之名,举其孝廉,而陈重多次请求太守将孝廉之名给雷义,太守不允。直到第二年,雷义也取得孝廉之名,陈重才和雷义同去郡府供职。后来雷义又被举荐为秀才,同样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同意,雷义就假装发狂。因此乡里传颂他们二人”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由此引申出了我们所知的胶漆之交。

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人。张劭,字元伯,汝南郡人士。二人在太学游学时相识,后二人一起告假还乡,并约定范式两年后拜望张劭老小。两年之约如期而至,范式也如期而至。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后来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不久病逝。范式梦见元伯去世,前去奔丧,直到范式到了元伯的灵柩才下葬。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两人因此留下了“鸡黍之交”的美名

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出自于“羊左”的典故。西汉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听闻楚元王刘交贤明,二人相约拜见,欲仕楚王。无奈途遇大雪,且二人衣衫单薄,粮食也不充足。左伯桃担心二人不能同时活着见到楚王。于是左伯桃在说服羊角哀之后,将自己的的衣物、粮食交给了羊角哀,自己躲进空树饥寒而死。羊角哀见过楚王说明缘由,自己也自刎而死,埋于伯桃墓侧。后人称颂羊左之交为舍命之交。

第六拜:刘关张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的故事大家就更熟悉了,始于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兄弟齐心,同心同德,共扶汉室之将倾。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敌孙权,战曹操休戚与共,生死同命。为天下人树立了生死之交的典范。

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鲍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则是管鲍之交的典故。管鲍均是春秋时期的名臣,在齐国庙堂的管仲向齐王举荐了鲍叔牙。后来二人分别辅佐了齐王的两位公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由于各事其主,二人兵戎相见。随之鲍叔牙从鲁国接回管仲,并向新齐王公子小白举荐管仲。最后被举荐管仲替代鲍叔牙的职位,二人相互举荐,不图私利的交情被时人誉为“管鲍之交”。

第八拜:孔融祢衡忘年之交

“(祢)衡始弱冠,而(孔)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谓之忘年之交。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于是结为好友。孔融并著有《荐祢衡表》称赞祢衡。因此这二人的交情也别列入八拜之交。

(本文所有素材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