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艰难的大迁移,当地人不卖田地,他们只好用这三招

在宋元时期开始,客家人便因为战争、灾祸等原因,离开故土,迁往南方。到近代这数百年间,客家人大规模迁移数次。远来是客,客家人千里迢迢迁移过来,当地人多数对他们敬而远之。

客家人迁徙图

这便给客家人落户当地造成了许多困难。客家人中有许多大户,钱财通神,与当地人交善很是容易,这些大户便住进了城里。

但流亡迁移的客家人,大多数还是贫苦农民,为了与当地人和睦相处,使其接纳,便需要很多的智慧。

比如广东兴宁人,唤作刘胜章,在清朝的乾隆四十五年,迁往马平的板桥村。

客家人客家人,异乡为客,难免不受当地人信任。刘胜章初到板桥村,当地人也不知道他底细,更不知道他为人如何,便相约不卖、不租田地给他,甚至禁止他开荒种地,以此逼迫他离开。

贫困的客家人

当时生产力落后,在农村,土地便是人们的命根子。刘胜章知道他初来乍到,当地人怕他抢占土地,有些抵触也很正常。刘胜章既然决定在这板桥村扎根,首先便要把生计营生找到。既然当地人不给他土地,那么他便做个工匠吧。

工匠在现在看来,实在是正经的手艺人,但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是这样排的——士农工商,工人便只在商人这最末等之前。

刘胜章先是用积蓄购买了鸡种,又搬到了前铺后院的宅子——前面开了铁铺,后面是住宅。刘胜章的铁铺不做刀剑,只做农具,这样村人便常常和他有了接触。刘胜章又常上门给邻里修理农具,走街串巷,村里的妇人小孩都见过他。同时,刘胜章不吝小惠,在门口摆上茶缸,为过路人免费提供茶水。

客家建筑

日久见人心,人情便是这样,相处久了便有了情感。当地人终于了解到刘胜章的忠厚和善,便合议卖给他五亩水田。

有了田地,便是有了根脚。刘胜章这样才算在板桥村,落地生根。

客家人就是靠着像刘胜章这般的三招,彰显和睦亲善,才逐渐在异乡扎下了根脚。

其实本地人排斥外地人的原因也都很朴实:一是怕他为恶,二是怕他强占。近百来年人口流动大大增加,但排斥外地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其实往上数三代,谁都不好说是不是本地人。你们说对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