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这首词写于贬谪途中,被后人误解最深,多情无情众说纷纭!

文/张强强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孟子 告子下》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这句话来观照宋朝大词人“苏轼”的一生,真是太合适不过了。自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以后,每当北宋朝堂上新旧两党势力此消彼长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苏轼都会被当政者想起。要么是拿他来泄愤,将他一贬再贬,要么是将他从万里之遥的贬谪地召回朝堂以壮大自己的势力。

无论是出于哪种目的,苏轼的政治命运似乎都捏在别人手里。他的一生可以说不是在贬谪的地方,就是在贬谪的路上。在贬谪的路上,他失去过亲人;在贬谪的地方,他曾经多次濒临死亡的境地。可是,苏轼骨子里的旷达和乐观,不仅让在苦难中得到了自我救赎,还让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词作,名垂青史。可以说,苦难折磨了苏轼一生,也成就了苏轼的才情。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首词就是苏轼写于贬谪惠州途中的一首词这首词因为其中的一句词被后人误解最深。在词中。苏轼笑称“多情总被无情恼“。对于这一句,后世词论家认为是说”多情就是无情,色即是空“的意思,一直众说纷纭。

蝶恋花· 春景 苏轼 (北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后人眼里,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无论是身处何种境地,苏轼总能从生活的坎坷里找到一丝乐趣。激情勃发时,他可以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风雨袭来时,他可以低吟”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连白发满头被贬谪到天涯海角,他也依然笑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样的苏轼,似乎永远没有烦恼,永远不会落寞!然而,这些不过是表象。苏轼是一个多情的文人,他自然也有感伤落寞之时。这首词就是一首暮春赏春之作,伤感的情绪淡淡地笼罩着全词,哀婉动人,空灵缠绵。

和多数词作一样,这首词依然是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情景交融。“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一句点明了是暮春时节的景色:繁华已落,树枝上还剩下一点红色花朵,让人不禁有些伤怀。可是,花落了,小小的杏子也青青的了,词人心里于是有些欢喜。一只只燕子在树枝间飞来飞去,清澈的河水绕着村庄流淌。在这一句中,词人的心情由看到“残红”的失落伤怀,转而变为看到“青杏,燕子,绿水”时的欣喜,流畅自然。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一句是被后人误解最深的一句。它本来的意思是说:枝头上的柳絮越来越少,春天就要走了。可是,不要伤感,你看,那青青的芳草早已长满了天涯。作者本来是要暗示自己垂暮之年还要远里故土,飘落天眼,不就正像着这飘飞的柳絮一样吗!可是,后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将这句话理解成”男女之间不要执着于一段感情“之意。不知道,东坡居士泉下有知,该怎么看待我们这些今人?在这一句中,词人虽然故作旷达,但是面对暮春景色,心中还是不免有些伤感。

下阙抒情。”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这一句里,”行人“即是词人自己。词人正伤感时,突然从一座高墙里面传来女子打秋千的声音。女子显然十分开心,悦耳的笑声不时传来。词人听到女子开心的笑声,心里的感伤也顿时消失了不少,有了一丝丝的欣喜愉悦。这里,词中隐藏的伤感情绪也好像云开雾散了一样,有了一点亮色。在这一句中,作者用语十分含蓄,没有对”女子”进行过多的描写,只写了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传入行人耳中的笑声。至于女子的外形容貌身世来历,一概不提。这样就引人无限遐想,反而余味无穷。

此外,古人作词很忌讳“重复”,可是这句词中,作者重复使用“墙里墙外”,竟然占去了下阙词作的半数篇幅。这样安排,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啰嗦干瘪,了无意趣。但是,苏轼在这里的“重复”却没有给人啰嗦之感,读之反而让人有一种错落有致,情趣盎然之感。关键就在于作者是把“墙外“和”墙里“作对比映衬之用:墙里是佳人,墙外是行人;墙里是美好的青春女子,墙外是垂暮之年被贬谪的词人,墙里墙外两种人生,两种境况,怎么不让人唏嘘呢?

”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一句的主旨,后人历来众说纷纭,有情爱说,有感怀说,有思乡说。对此,笔者更倾向于”感怀“说。词人此时已是垂暮之年,正在贬谪的路上。贬谪之地,遥远无比,此一去就等于是要老死异乡。那位打秋千女子的笑声渐渐没有了,而词人却还要继续赶路。一时的动心不过是人生的一次偶然相遇罢了,她既不知我,我也不知她,又何来无情有情之说。至于这里的”情“究竟是指什么,作者并没有言明,或许是对往日美好的回忆,或许是对亲人的思念,都留待读者自己去理解去领会。

总观整首词,就是作者在贬谪之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插曲,这个曲子里有春景,有美人,有自己内心的一个小小涟漪。苏轼虽然生性乐观旷达,但此时的他毕竟也已迟暮,又遇贬谪,纵使心里有千般的不甘,但现实总是无奈的,心情总是会多少有些伤感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骨子里的旷达不会让他一味沉浸在这种感伤里,所以在词句中,他留了大量的”空白“,点到即止,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想象空间,意味悠长。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