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这句话,历史依据在哪里?

明朝,只要是喜欢历史的人,无论如何都绕不过明朝。毕竟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且明朝统治时期,虽说不上能与汉唐比肩,但也是无比强盛的王朝。在明朝两百余年的寿命中,共传位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中,有雄才大略的,有励精图治的,有贪婪好玩的,但最多的还是不喜欢上班的。

从嘉靖皇帝时,这位极为聪明又极富主见的皇帝,不顾大臣劝阻,长时间居于深宫求仙问道。为后辈皇帝不上朝理政开了一个头,从此以后,好几位皇帝都开始向他学习,能不上班就不上班,甚至有一位皇帝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为历朝历代皇帝之所罕见,他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虽然确实有二十多年不曾上朝,但造成的影响是否真的有那么不堪呢?我们都知道,当初清朝虽然一直都是清朝的死对头,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以后,清朝人为了收拢民心,摇身一变,把自己变成了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正义之师。而在清朝建国之后,《清史稿》又将崇祯的形象描绘的相当伟大,充满了悲壮的意味,以此转移汉人对清朝的仇恨。但崇祯的形象那么光辉伟大,明朝咋还灭亡了呢?所以清朝就必须为明朝的灭亡找一个背锅侠,于是这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非常合适的成为了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直到现在也有一种言论: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

虽然万历对明朝灭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单单是因为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就把锅扣在他头上显然不合适——而仅仅二十年不上朝,也不足以灭亡一个帝国。在万历前期,由于有张居正的辅助,所以明朝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局面。虽然万历对于张居正一直压制着他感到非常不爽,但他也是等张居正去世后两年才着手报复。而且即便是把张居正的家给抄了,尸体刨出来打了一顿,但张居正留下来的那些改革措施,万历皇帝几乎没有变动。

而张居正辅政的这十几年时间里,明朝积攒了大量的物资,所以明朝才有底气去打“万历三大征”。在这三次征战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抗日援朝了。这场战役持续进行了七年,保护了朝鲜不被侵犯,而且扬了大明国威。虽然这场战役最终是明朝胜利了,但其中暴露的问题却非常大:第一,全国存在大量吃空饷的状况(明朝额定军队数三百万,实际上全国只有一百万士兵)。第二,大明帝国虽然将日本拒之于国门外,但仍然用了七年才平定战争,可见国力之衰微。第三,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已经不再需要敬畏中国了。

而由于全国兵力严重不足,辽东士兵进军朝鲜后没有足够的力量压制女真,所以女真在这七年时间里进一步壮大,从而为明朝灭亡埋下了伏笔。但是万历这次东征日本是极为正确的战略举措,否则日本也将会成为明朝心腹大患。而吃空饷这个状况也不是万历时发生的,甚至张居正也没能改变这一状况,所以这事怨不得万历。

而万历中后期虽然不曾上朝,但万历始终把权利把控在自己手里,重大事件依然会让阁臣进宫禀报。如果不上班就代表不管事的话,那你这种思想也太天真了。而万历的另一个黑历史就是设立“矿监”,顾名思义,就是给矿上要钱的。很多人认为这是在压迫百姓,实则不然。当时明朝税率只有5%-10%,这种税率显然是不足以应对突发状况的,况且三大征都集中在在万历中期,国库紧张是肯定的。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增加税收,必然会导致民众反叛,因此万历只能对矿业收税。

或许万历唯一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就是在立嗣上犹豫不决,也因此导致了朱常洛在登基短短一个月之后就驾崩,明朝不得不仓促选立一位“木匠皇帝”。正因为万历对立嗣问题犹豫不决,所以东林党人才会在拥立朱常洛的事情上大展身手,被委以重任。也因此造成了东林党和阉党互相倾轧、干扰朝政的局面。但事实上,党争一事,从嘉靖皇帝时就已经埋下祸根,只是万历并没有能阻止它的发展罢了。因此,私以为万历皇帝根本没有那么不堪,只要深入了解一番,就会明白万历并不是那种昏庸无能的帝王,毕竟张居正教导了他十几年,万历又不傻,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