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国之难是场外科手术,切除积瘤复国后,楚人踏上了复兴征程

公元前506年冬,吴国大军在雍澨(湖北京山西南)击溃了楚人最后一丝抵抗力量。楚国左司马沈尹戌战死疆场,仍然无力挽回战局!强大的吴军趁胜追击,浩浩荡荡地杀向了楚都郢。

绝望之中楚昭王被迫带领妹妹季芈出逃,将郢都白白送给了吴人!

楚王一走,郢都顿时陷入一场浩劫。在攻克郢都后,吴人从王到大夫,按照官阶高低,分别住进了楚王宫和大夫家。然后,吴王阖闾以楚王之妻为妻,吴国大夫们则以楚国大夫之妻为妻,公然羞辱楚人!

然而,在楚国令尹囊瓦的家门外,却产生了一场争执。囊瓦执政期间长期贪贿,不知搜刮了多少奇珍异宝在家。所以,吴王阖闾儿子子山不管不顾,抢先一步住进了囊瓦家。可夫概自认功劳巨大且是吴王之弟,囊瓦家就应该只配他去住,别人都没资格。见侄儿居然敢抢在自己之先,夫概大怒,就想率兵去攻打子山。一见叔叔真动怒,子山害怕了,赶紧腾出房屋,将囊瓦家让给了夫概。

这时,楚国陨邑大夫斗辛听到了吴人这段风波,在痛恨吴人无耻的同时又不无感慨地说道:“我听说,‘不能相让就必有不和,有不和则不能远征。’吴人在楚国争斗,必然会产生内乱;有内乱吴人必将回国,还怎么占有楚国?”楚都已被攻克,楚王也狼狈地逃到了随国,楚国名将已损失殆尽,如此绝境之中还奢谈吴国不可能征服楚国,凭什么?

更何况,楚国的敌人还不仅仅是吴国。

因为楚国收留了王子朝,周王室公然与楚国为敌;晋国虽然没有出兵伐楚,但见楚国倒霉,只会痛打落水狗,根本不可能帮助楚国;其它诸侯国,大多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放眼整个东周,只有随国顶住了压力,在危机时刻收留了楚昭王——但显然,随国根本不是强悍的吴人对手,无法长期保护楚昭王。

然而,斗辛也不是平凡人,他是名相子文的后裔。虽然在楚庄王时若敖氏被灭族,但因令尹子文的功劳,其后裔却得以赦免。身为名相之后,斗辛这番话也绝不会是妄言。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究竟谁会来帮楚国呢?


就在楚昭王逃入随国后不久,吴军就跟踪追击到了随国城门之下。阖闾先派使者警告随国国君:“周人在汉江流域的子孙,都已被楚国消灭殆尽了。现在上天有灵,降下惩罚于楚,可国君您竟然庇护楚王,周王室有什么罪?国君您如果愿报效周王室,以告慰上天之灵,这就是国君您对寡人的恩惠了。只要交出楚王,汉水以东土地,随国都可占有!”

吴王阖闾这番话,对随人的诱惑力不可能不大。

春秋早期,楚国崛起,不但消灭了汉水以东的诸多姬姓诸侯国,还对随国展开了疯狂的进攻。甚至楚武王在去世之际,仍然不忘讨伐随国!长年生活在楚国阴影之下的随人,不可能遗忘被楚人欺压的那段屈辱历史。随人如果选择与吴人合作,不但能报昔日大仇,还能占据汉水之东的大片土地;诱惑如此之大,随人能抗拒得住吗?

楚人听说了此事,顿时慌成一团,急忙商议对策。楚昭王庶兄子期甚至决定主动牺牲自己:“我长得像君王,如果将我交给吴人,君王就可逃过此劫了!”虎落平阳被犬欺,在此时楚人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在得到阖闾建议后,随人一时间也举棋不定:与吴人合作,虽然吴国也是姬姓,但很可能因此引狼入室;救下楚王,当吴军发起进攻时,随国又能抵挡多久?

随国君臣商议多时,都无法定夺,最终只得求助于占卜。不想老天在关键时刻居然帮了楚人一个大忙:随人占卜将楚王交给吴人,结果却是不吉利!结果一出来,随人立刻回绝了吴人:“随国小而偏僻,却近于楚国。楚人让随国保存了下来,世代都有盟誓,至今未改。如果一有灾难就抛弃盟友,那又怎么侍奉君王您呢?国君您的忧患不在楚王一人,如果您能安定楚国全境,敢不从命?”

随人的意思,吴人征服了楚国全境,随人哪敢不交出楚王?但如吴人无力征服楚国,随国在人屋檐下,就不得不遵从楚人了!


虽然随人拒绝交出楚昭王,但吴王阖闾却知道随人说的是大实话:虽然吴国已攻下楚都,但楚地广阔,南阳盆地北部及方城(今河南方城)之外的众多楚人还没放弃抵抗。现在攻打随国,随国都城高大而坚固,必然耗费时力。当前首要之事是先消灭楚人有生抵抗力量,而不是几乎已成孤家寡人的楚昭王!

因此,见随人不肯交出楚昭王,吴人也就主动撤退了。

看到随人如此仗义,楚昭王也被感动了:他立刻命庶兄、楚司马子期在胸口心脏位置割肉取血,来与随人盟誓!这已经是随人第二次拯救楚王了:一百多年前,随人就曾搭救过楚成王;随国能在南阳盆地存在这么久,就是因为这次救“王”之功!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楚昭王躲过吴人追杀后,楚国终于迎来了一位大救星。不过,这位大救星却是吴军主将伍子胥的好友!

当年伍子胥在楚国时,与申包胥是好友。在逃离楚国时,伍子胥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推翻楚国!”望着悲愤的好友,申包胥心情极度复杂,说道:“努力吧!您能推翻楚国,我必定能挽救楚国!”

在楚昭王逃入随国后,立刻就派申包胥前往秦国,向秦哀公紧急求救。见到秦人后,申包胥恳求道:“吴人就是害群之马,侵害北方各国,先从楚国开始。寡君社稷失守,流亡在草莽之中。他命下臣前来告急:‘夷人贪得无厌,如果将来与国君您为邻,那么战事必将无可避免。还不如趁吴人立足未稳,国君您前来楚国分取一部分土地。如果楚国灭亡,您所占有的土地就是秦土了!如果托秦君之福,楚国幸得免于灾难,楚人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十年前在东周还是不可一世的楚国,到了低声下气地向人求救的地步,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但更为可悲的是,楚人就是想割地求救,还得看别人脸色——秦哀公深知吴军的强悍,心中顾虑重重,不敢轻易答应楚人!为此申包胥在秦国宫廷之外倚墙而立,七天不吃不喝,日夜哭声不绝。

最终,秦哀公被申包胥所感动,写下了“无衣”一诗,决心出兵救楚!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公元前505年6月,申包胥心里回荡着“无衣”一诗,引领着秦国五百乘救援之师,回到了南阳盆地。

秦国援军虽到,但形势依然严峻。

吴人虽然没有强行围攻随国,却使出了更为致命的战术。吴军主力依然在长江、汉水一带扫荡楚军残部,却另外派出一支偏师从南阳盆地之外向北攻击。吴军是想利用这支偏师肃清方城之外的楚军抵抗力量后,再南下杀入南阳盆地,配合吴军主力来实现对楚人残余地盘的南北夹击!

率领军队从南阳盆地外实现战略包抄任务之人,正是在柏举(今湖北麻城北东北)之战中大放异彩的夫概!夫概的军事才能,足以独当一面。为此,阖闾派他单独率军绕过太行山北上:只要他能迅速荡平南阳盆地之外的楚人,吴军在南阳盆地内的南北夹击战术就可实现。

所以夫概之师虽然不过五千兵力,但对楚国的威胁却是迫在眉睫。

为打破吴人战略包夹意图,楚人决心先击退夫概之军。秦人初遇吴军,并不熟悉吴人的战术战法。因此,秦人主将子蒲让楚军先行出战迎敌,秦军则前往稷邑(今河南桐柏县境内)与楚军会合。

秦国军队突然出现,让夫概始料未及。公元前505年6月,在沂地(今河南正阳境内),夫概被秦、楚联军的优势兵力击溃,损失惨重!

就在这前后,楚人盟友越国也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对吴国的进攻。

北上包抄军队遭遇重创、越国入侵吴国,不利消息先后传来,让留在南阳盆地内的吴军信心大受打击,战斗力也大大下降。在军祥(今湖北随县西南),吴军居然被子期率领的楚国残兵击败,无法继续北上!

7月,秦军又在司马子期率领下返回南阳盆地,将唐国(今湖北枣阳东南的唐县镇)给灭了,彻底拔掉了插在楚国心腹中的大患!

形势的发展,对楚国越来越有利了。


9月,为了应对越人的入侵,吴王阖闾不得不命令南阳盆地之外的夫概先行回国,组织抵抗。可没想到“屋漏偏逢连夜雨”,夫概一回到吴国,就自行称王!

吴国后院起火,眼前的楚人却已缓过气来,开始发起更加猛烈的反击。

在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楚军向吴军发起了进攻,却再次遭遇大败;但增援的秦师勇猛如虎,又将吴军给打败了!面对秦、楚联军,吴军第一次感觉到力不从心,被迫退到麇(qún)地(雍澨附近)。

见吴军驻扎之地草木旺盛,子期提出了火攻之计。子西听了,犹豫道:“楚国父兄亲人的遗骸还暴露在那,到现在还未能入殓,却要烧他们,这可不行啊!”雍澨之地,吴、楚交战过多次,楚军损失的大部分兵力都还横尸在战场上。

子期却坚决地说:“楚已亡国!死者地下有知,复国之后他们就可享用子孙的祭祀,又怎么会害怕焚烧?”

随后,楚人立刻发起了火攻,结果再次大败吴师!

吴军出师半年多,连番遭遇大败,军心大大受挫。在公壻之溪(大约是接近长江处),疲惫不堪的吴军最后一次与楚军接战,却再度溃败!

眼看败局已定,阖闾终于死心了,只得先行撤军,回到吴国平叛去了。虽然夫概称王数月,但吴人显然更加支持阖闾。阖闾回国后,夫概根本无法对抗,不得不逃亡楚国去了。


在彻底赶跑吴军后,楚昭王终于安全地回到了郢都,开始赏功伐罪。

在楚昭王逃亡之时,要从成臼(即臼水)渡河。这时,蓝尹亹(wěi)正驾船载着妻儿老小从河上经过。楚昭王想坐他的船渡河,可蓝尹亹却无情地拒绝了。这次一回到郢都,楚昭王就想杀了他!

可他的庶兄、令尹子西却劝说道:“囊瓦就是好记旧仇,所以才会失败。国君何必要效仿他?”楚昭王听了,顿时醒悟过来:“好!让他官复原职,让我铭记楚国以前的错误!”

楚国传统,就是集权占据上风。长期集权之下,公室往往对大臣过于严苛、动辄得咎。特别自楚灵王以来,楚国公室奢侈成风,却更为严苛地对待属下大臣,杀戮大臣成为常有之事,致使楚国政坛陷入了万马齐喑的境地。正是这种万马齐喑的氛围,让楚国一步步走向了灾难的深渊。

在经历了这场国难后,楚昭王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容忍大臣们的失误,才能让楚人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更好地为自身统治服务:蓝尹亹虽然在危机时刻拒载,却警醒了国君;斗怀曾想杀死楚昭王为父报仇,但最终还是为楚复国作出了贡献;申包胥虽然放走了伍子胥,却是因为他才求来了秦国援军……。没有从不犯错的大臣;如果大臣一犯错就杀,那还有多少大臣甘心为楚国出力?

楚昭王能原谅蓝尹亹、斗怀等人,这是他深刻意识到了过往求全责备式行政的积弊。过于求全责备,就类似于现代管理理念中的“零缺陷”——没有任何人或物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一味地强压下属在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下属要么就作假,要么就干脆不作为。如此一来,楚国政坛怎能不万马齐喑?

只有适当地容忍下属的工作失误,下属才敢于承担责任、主动任事。楚国能成功复国,就是因为楚国公室不计前嫌,能最大限度地将楚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终在秦人帮助下战胜了强大的吴军。楚昭王原谅蓝尹亹、斗怀之举,证明楚国政坛风气开始由严苛转向宽容,使得楚大夫做事时不再畏首畏尾,可以更加主动地发挥自身才干,由此楚国才有了重新崛起的基础。


所以说,这次灭国之难就像一场大型外科手术,在切除积瘤后,让楚国再度踏上了复兴的征程。

然而,这场外科手术虽然切除了积瘤,却没能彻底斩断病根。

楚国严苛执政的根源在于权力过于集中,而楚国权力集中的根源又在于“任人唯亲”的宗法制:在楚武王改革了分封制后,公室权力大大集中;可这种权力集中要么是在国君之手,要么是集中在公子、公孙之手。权力长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就难免会诱发种种积弊。

在这次国难前后,楚昭王任命庶兄子西为令尹、庶兄子期为司马——这足以证明楚国“任人唯亲”的大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如此一来,楚人下一次国难又会是什么时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