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在战国后期已被秦国所灭,因此战国时期并不全包含在东周里面

周朝的形成与历史

周朝年代问题一直困扰着近代和现代史学者。学界虽有不间断的探讨和尝试,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和对已有资料的质疑,仍旧众说纷纭。为确定周朝的确切年代,我国在1996年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其报告简本在2000年发表后,研究成果引起广泛争议。所以,本书涉及的相关年代基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并经由与其他学者观点的比对综合后确定。如果说尧、舜、禹时期是中国原始社会的最高峰,那么,夏、商、周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全部。三朝共有2000年,其统治各有特点。《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忠”、“敬”、“文”的政治,体现了由野蛮到敬祀鬼神,再到礼乐之治的先秦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状况。

夏朝,先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后又在安邑(今山西运城)建都。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是史书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共传13代,16王,历时约470年,后为商朝所灭。商朝先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后定都殷(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商朝共传17代,31王,历时500多年。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发展、青铜冶炼等方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夏、商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

周朝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奴隶制世袭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即所谓宗周;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即所谓成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周约亡于公元前256年)。史书常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周王室姬姓,故又称为姬周,以区别于其他以周作为国号的政权。周王朝存在的时间约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历时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王朝。

《国语·周语下》载:“自后稷始基,十五王而文王始平之。”《史记·周本纪》记载15王为后稷、不窋、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阝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上下两王皆为父子。周朝及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部。先周部落原来活动在渭河流域岐山以南的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周的始祖姬弃在夏代时做过农官,被后人称为“后稷”,尊为农神,相传为黄帝直系后裔。周文王姬昌做了部落首领之后,征服周围部落,扩张势力,为灭商做准备。

周文王死后,其儿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与八百诸侯联合后约两年,兴兵大战牧野,周军大胜,纣王自焚,商朝亡,周朝立。周天子分封天下,把自己的同姓与功臣分封到各个地方,建立诸侯国,数量达数百个。周天子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这种以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至周朝已发展为一种系统化的统治体系。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幼,武王弟弟周公旦辅助之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井田制等。通过宗法制度,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统治朝代建立了起来。同时,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也纷纷设立,一个有秩序的国家由此形成。

周人非常重视社会关系的构建,这既是对内凝聚人心,也是对外树立政治形象的需要。大力宣传德治思想,重视个人行为的规范,德治思想成了约束天子及贵族、规范社会关系、巩固政权的思想理论依据。西周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实行分封制,天子为天下大宗主,所封诸侯为小宗主;诸侯国内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诸侯国君与卿大夫相对而为大小宗主。大小宗主层层区别,形成树形结构。诸侯领地称为“国”,大夫领地称为“家”。天下耕地实行井田制以量功计禄,不得随意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宗周地区因战乱而衰败。公元前771年,西周覆亡。西周从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历经275年。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他诸侯立周平王。平王弃宗周而以洛邑(今河南洛阳)为都,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共历25王,共514年。东周是中国先秦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这种转变以铁器的使用为标志。东周广泛使用铁器,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原来各诸侯国之间的无人地带已不存在。各国因争夺土地和水利资源,冲突时起。铜钱开始流行,楚国甚至还出现了金币——郢钱,出现了一定的商品经济和商人阶层。教育向平民普及,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周王朝建立的宗法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所产生的革命性变化。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由于周王室放弃了关中地区,实力大不如前,不仅无力控制诸侯,还要仰仗诸侯们的供给,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仅留有“天下共主”的虚名。

春秋时期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一般从周平王五十年(公元前770年)起,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止。从春秋时期结束(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一般称为战国时期。而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已被秦国所灭。因此,战国时期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里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