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中国历史文化的述说:评《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

热气球下的360°北京,20世纪20年代,摄影:约翰·詹布鲁恩

约翰·詹布鲁恩被誉为"遗失的的民国摄影大家",中国摄影出版社于2016年11月出版的这本《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汇集了詹布鲁恩在华期间(1910年-1929年)拍摄的壬子兵变、袁世凯祭天、内阁会议、袁世凯葬礼、孙中山移灵、庆祝一战胜利、五四运动、孙中山奉安仪式等发生在民国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且多为首次发布。今天推送的文章作者系本书责编,对这段历史或这位"民国摄影大家"感兴趣的你,不妨通过接下来的文字先了解一番。

约翰·詹布鲁恩

在中国摄影出版社众多的摄影类图书出版物中,《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无疑是颇具个性的一本。它的出版,从内容和形态上,都给我们今后相关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示范。

系于图书最前的是一组詹布鲁恩在热气球上拍摄的北京俯瞰长卷。从一开始,就将读者的眼球吸引住,使其从一个广阔的视角进入摄影家的影像世界。这里,既有古老的城楼、城墙,也有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化过程中诸多的西式建筑群。转机拍摄在照片上留下的热气球绳索痕迹,告诉今天的我们当初拍摄的艰难。一切由此开始导入,引发的是读者的阅读欲望。

系于目录前有两篇长文,一篇是车亮的《照相馆摄影师镜头下的民国北京》,一篇是《补白与重构:早期中国摄影史研究维度与空间》。它们是该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这一板块,读者解读詹布鲁恩作品的纵深性将大打折扣,整书也将与一本图册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两篇文章的排序也很有意味。第一篇从较为细节、微观的层面先向读者介绍詹布鲁恩本人的生平,以他的生平为线,贯穿其对他重要作品的解读。第二篇则从整个中国摄影史的视野出发,把詹布鲁恩的摄影纳入,使读者在第一篇的基础上对詹布鲁恩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瞻顾。

正文分为四大板块:直击历史,建筑景观,民俗风景,彩色影像、立体照片和宽幅照片。最后一个板块取决于影像本身的物理特质,而前三个板块无疑是由影像所展示的内容区分的。也就是说,最后一个板块如果就内容而言,可以纳入前三个板块之间;而为了展示那个年代的摄影技术水准,特别将这部分影像独立出来。这四个部分,凸显了对詹布鲁恩摄影作品的初步分类、梳理和解析的努力。

御花园假山前的溥仪,20 世纪10 年代。

"壬子兵变"后被烧毁的民房,1912 年。

1912年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一周年之际,袁世凯站上了作为临时大总统府的前清陆军部衙前的阅兵台。他所检阅的部队并不是自己一手打造的北洋新军,而是包括前清遗留的拱卫军、禁卫军等卫戍部队11000余人。

受阅队伍沿今天的崇文门内大街、东单大街北上,行至陆军部东南角后转向西,逐次经过阅兵台,接受袁世凯的检阅。詹布鲁恩就在检阅台对面拍摄了这次阅兵,这是袁世凯第一次出现在他的镜头当中。

1912年10月10日,袁世凯阅兵。

第一板块直击历史。其中收入的影像,着重体现以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为主体的拍摄对象。开始两张是逊位后的末代皇帝溥仪,身着白色长袍,显得怡然惬意。这组照片,勾连了清末和民初的历史。后面的十四张照片,则以民国总统袁世凯为核心,几个精彩瞬间,大致反映了他窃取革命果实、阴谋复辟、逆历史潮流而死的晚年历程,每幅照片就如同提纲一样,折射、关联出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许为了在内容上构成对比,编选时紧随袁世凯葬礼的图片是孙中山的葬礼。从排列比例看,詹布鲁恩拍摄孙中山葬礼的位置、条件及数量要弱于拍摄袁世凯葬礼时的情况。尽管如此,他无疑还是抓住了历史的重要节点,两组葬礼对比,惹人深思,忠奸自明。其后两张拍摄的是五四运动,按时间排列,它们本当置于孙中山葬礼之前,如前所述,为了凸显同类主题的影像对比,编者将它和孙中山逝世后发生的五卅运动放在一起。同为由学生运动引发的各阶层参与的全国性运动,展示的是中国人走向现代谋取独立自强的艰辛之路。接着,是一张反映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外国军队于动荡之时自保,守卫京津之间国际列车的影像。它照映出的是袁世凯死后中国的乱局,也暗埋下孙中山来京及逝世的伏笔。最末,编者放置了一组人物照片。他们分别是张勋、陆征祥和曹汝霖的单人照。除陆征祥外,另两位在历史上的名声都不太好,前者毁誉于1917年的复辟丑闻,后者更是1919年五四运动声讨的国贼。陆熟悉的人不多,张、曹的名字却尽人皆知,可由于长期遮蔽于历史烟尘中或作为历史反面人物审读,他们的形象早已在人们的视线中模糊。这几张照片,正给今天的我们直视他们当时面貌提供了条件。他们并非鬼怪,也或儒雅或士绅,还颇有些风度。

袁世凯祭天,1914 年。

为了此次祭天大典,1914年12月初,修整天坛内外设施的筹备工程启动;19日起,袁世凯等各部官员开始了为期3天的斋戒,其中散斋两天、致斋一天;21日,袁世凯特发祭天告令。

内务部精心筹备了祭天大典,并按照复古基调对祭服、祭礼、祭品进行了详细规定。

袁世凯率领百官登上天坛台阶,然后按照燔柴、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撤馔与望燎的流程行礼。

袁世凯葬礼,1916 年。

孙中山葬礼,1925 年。

在第一板块中,如果从拍摄难易程度上考量,袁世凯祭天典礼应最耗费心力。这里需要抓拍,有不同于社会街景的抓拍,对主要人物的瞬间提取至关重要,一旦错过,无法弥补。这里需要定位拍摄,即站在一个角度,拍摄另一固定角度。但又不同于普通的定位拍摄。画面中人物和各种元素不停晃动,很多时候,构图并不美观,或彼此有所遮挡。能将上述因素处理得当,实非易事。而詹布鲁恩做到了。虽然被众人簇拥或高高抬起,我们今天仍然能从他的摄影作品中看到袁世凯严肃的表情,而他周围其他人物则可能虚化或处于动态。虽然礼仪繁多,但每个细节他都周到照顾,用心良苦,不负所托。

詹布鲁恩的诸如此类摄影,都为我们立体真实地体验历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詹布鲁恩1910年来到中国,因健康状况恶化,1929年8月,五十四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登上前往美国的客轮"太洋丸"号,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国。随身携带的铁皮箱子里,装着他在北京的所有影像记录,包括开设照相馆期间拍摄的所有底片、照相机、照片、幻灯片、明信片,以及出版的画册。詹布鲁恩的来去,巧合地对应了一段北洋史。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今天我们的幸运。

紫禁城内,20 世纪20 年代。

改造前的正阳门瓮城,20 世纪10 年代。

改造中的正阳门瓮城,1915 年。

第二板块建筑景观。顾名思义,这里的影像,集中反映的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以建筑物为主体,而非以人物为主体的摄影作品。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北京名胜,詹布鲁恩几乎尽收眼底。北京的宫殿、城阙、佛寺、园林、陵寝、街景等等等等都是他拍摄的对象。从这本画册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长城、北京城池(正阳门城楼、宣武门、东便门),前门大街、王府井大街、公安部街牌楼,天安门,故宫(太和殿、文华殿、文渊阁、传心殿),国子监(彝伦堂),万寿寺、卧佛寺,佛手公主坟,景山,北海(阐福寺、万佛楼、西天梵境、游廊、承光殿、九龙壁、五龙亭、引胜亭),中南海(淑清院、海晏堂),颐和园,圆明园(远瀛观、方外观、海晏堂、谐奇趣、养雀笼)。除却这些中式建筑,他还捕捉了系列西式的建筑群(致命堂、六国饭店、使馆街、英国兵营、日本兵营、意大利兵营、东交民巷)。

北海游廊,20 世纪10 年代。

北海九龙壁,20 世纪10 年代。

圆明园遗址残迹,20 世纪10 年代。

圆明园海晏堂遗迹,20 世纪10 年代。

颐和园玉带桥,20 世纪10 年代。

毫无疑问,詹布鲁恩的眼光不仅局限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人物,他有着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以数量不菲的摄影作品,保留下了上世纪早期北京独特的建筑面貌、人文景观。这些静态的建筑,既有中式的,又有西式的,它们共同以别样的方式折射出了那段半殖民地的中国过往。

这些出色的摄影作品,仅从观赏角度也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尤其北京冬景的摄制,更为难得,为画面营造了一种静穆之美。这组影像中,最有文献意义的要数圆明园的系列组照。画面中的西洋楼建筑群虽然已经破败不堪,但较之近日的残垣断壁,还保留有很多建筑构件。远瀛观一幅照片,从侧面取景,活泼自然,很好地囊括了石柱、石门、颓墙等细节,地面上则可看到坍塌坠落的凄惨情景。这张照片构图天小地大,看似违背摄影常规,而我们看上去,天不小,地也不大,布局匀称。既反映出了圆明园建筑的精美,又刻画了它被毁的状态,似乎在控诉着什么。作品有效地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詹布鲁恩摄影作品中的圆明园在之后二三十年中变得面目全非,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大相径庭。正因为此,我们不能仅从美学角度去考察詹布鲁恩的静物摄影,更应从文献、档案的角度认识他摄影作品的价值。

第三个板块民俗风景。如同第二个板块一样,这里的所有影像,都体现了拍摄者詹布鲁恩的人文关怀。其差别最明显处在于,前者关照的是静态的建筑物,而后者关照的是人物——不是影响历史的重大人物,而是和你我一样普通的芸芸众生。其实,这个板块与前者统一于作者人文视野的同时,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不同于上一板块,摄影对象所表现的静态对象大多今天还存在着,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直接面对或关照。而第三板块中的摄影反映的所有对象、背景及其文化信息,今天几乎都已经荡然无存。这些画面中的婚丧嫁娶、宗教民俗,造纸、采冰、送水、锯木头、拉洋车、编草鞋、磨粮食、钉马掌等行业,小吃摊、风筝铺、运货驼队、剃头挑子、街旁清道夫等市井面貌,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已经恍如隔世。画面中人物的神态、表情也反映出那个不同人群、阶层的精神面貌与心态。故而,它们在固有美学价值的同时,具有更强的史料、文献价值。其意义早已超越了摄影本身,对多个学科都将产生影响。

街边茶摊,20 世纪10 年代。

马 车,20 世纪10 年代。

穿过西八里庄寨门的小贩,20 世纪10 年代。

旗人妇女,20 世纪10 年代。

梅兰芳,20世纪20年代。

挑水者一幅拍得颇为精彩。人物居于画面中心,身体微倾而不显呆板,扁担两侧的水桶构成对称结构,使得立在木板上的主体增强了稳定性。人物身后和脚下是偶有波纹的水面,很富动态;明净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的清晰的肌理结构。这无形中是对劳动者的礼赞。

该板块整组摄影作品中,唯独梅兰芳的几张摄影作品与众不同。与其他摄影凸显的下里巴人有异,表现的是阳春白雪的美丽。作为戏装照,拍摄者出色把握了人物的面部细节,同时精彩呈现了戏装的斑斓,远景近景处理也非常得体。将它们归为梅兰芳的代表形象摄影是毫不为过的。

紫禁城太和殿,20 世纪10 年代。

玉泉山玉峰塔,20 世纪10 年代

颐和园石舫,20 世纪10 年代。

第四板块彩色影像、立体照片和宽幅照片。其内容与前三板块重叠,而以画面的物理呈现效果显示其特色。这组照片不外乎宫殿城阙园林街景,但其大场面、宽视野的表现力及多彩的色泽、清晰的纹理,则向今天的我们扎实说明了当年摄影前期、后期技术的先进与摄影者独到的眼光。与开头热气球俯瞰北京的大照片及书中附赠的北京全景式大拉页呼应,全书以宏阔起首,以宏阔收尾。带给读者的是不尽的感慨和思索。

如果说故宫、颐和园、长城的宽幅作品为我们常见的话,第四板块中收录的詹布鲁恩镜头下的西山团城演武厅、从景山望北海、钟楼等如此大背景的作品,则让我们耳目一新。优美的建筑在画面布局中位置妥帖,虽然不大,但主体地位明确,与远处山色、湖光及周围建筑浑然一体,层次分明,成为一幅幅动人画卷。

《约翰·詹布鲁恩镜头下的北京》一书,可以说是中国摄影出版社关于与清末民国系列老照片出版物系列中的一种,它的出版,有着承前启后的价值。

它的出版本源自于一场商业味道浓厚的拍卖,拍卖对象即是美国摄影家约翰·詹布鲁恩(John Zumbrun)拍摄的四千多张民国时期北京老照片和一千多张底片。据说,这批清末民初的北京老照片是收藏市场迄今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个人原版照片总汇。

然而,这部书不是完全学术意义上的影像理论著作,不是束之高阁的绝对高档收藏品,也不是近代史的插图本,更不是拍卖图录。它开本阔大,印制清晰,每张图片伴有平易的解读,同时又在首尾以高水准的专家长文起止。所有的读者看到这本书,都能感受到它由内而外与其他摄影类出版物的不同。所以,笔者说这本书是有品质的普及,有普及的品质。读者既能从中得到影像本身的熏陶,也能从图注当中获取影像背后的故事;在此基础之上,则可将其放诸于更为广阔的中国摄影史板块中去捕捉,考察,凭借书前专文与书末后记获取对这部摄影作品和摄影者本人的理性认识。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