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代替蒋介石的人被枪毙后,宋庆龄在妹妹家罕见地掀翻了桌子

1933年7月,国民党在江西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蒋介石任团长,陈诚为副团长。

一天,蒋介石在庐山同几位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一起聊天,其中有刘建绪。刘建绪问蒋介石:“委员长百年之后,谁能代替你?”

蒋介石答:“能代替我的人已被我枪毙了。”

当时在座的都知道指的是邓演达。

但蒋介石很快又补充一句:“不,能代替我的人还有一个活着的。”蒋介石虽然没有指明活着的人是谁,但在座的人都意会到指的是毛主席。

毛主席自然不可能进入国民党阵营代替蒋介石,所以在蒋介石心目中,邓演达是能代替自己的唯一之人。

刘建绪是国民党陆军上将,湖南醴陵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10集团军总司令、第25集团军总司令,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1941年8月至1949年任福建省主席。

后来,刘建绪把他在庐山听到的蒋介石的谈话讲给了侄婿张之毅。张之毅建国前夕为国民党福建省研究院社科所的研究员,建国后为北大教授。

蒋介石之所以称邓演达如果活着有可能代替他,是因为邓演达确有过人之处。

邓演达

按年龄,邓演达比蒋介石小8岁,但资历可比蒋介石老多了。他是广东梅县人,1911年刚从广东陆军小学毕业后,邓演达就跟着粤军北伐,是公认的辛亥革命元老,那年邓演达还只有16岁。

1919年,邓演达在保定军校毕业后,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兼独立营营长、第三团团长等职。

孙中山非常喜欢邓演达,1923年设大元帅府时,驻在肇庆的旧桂系残部两万人造反,孙中山急令邓演达占领了肇庆,从而解了广州之围。孙中山对邓演达非常感激,甚至在信中称呼邓演达为“兄”,实际上孙中山可比邓演达大了近30岁。

黄埔军校为什么选址于广州?就是因为有邓演达的粤军第1师,孙中山及其追随者才能在广州立足。

作为黄埔军校的教育长,邓演达参加了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武昌之战中,邓演达冒着枪林弹雨,打了40天,最终攻克武昌。

很多人会说:武昌之战不是叶挺独立团的功劳吗?叶挺独立团隶属于张发奎的第4军,而第4军就是由攻城总司令邓演达亲自指挥的。让叶挺名扬天下的汀泗桥、贺胜桥两战,也是邓演达全权指挥的。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曾当过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实际上,毛主席只是专职副所长,所长就是邓演达,当时的身份是中央农民部部长。毛主席这个副所长,也是邓演达力排众议争取来的,说这个职务,非毛润之不能为。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政府的汪精卫和蒋介石合流,邓演达写了一封告全体国民党党员的公开信,痛斥蒋介石和汪精卫背叛革命。

邓演达和宋庆龄等人,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布南京蒋政权和武汉汪政权是非法的。

当时,蒋介石是右派领袖,邓演达是左派领袖,都是各自阵营的第一号人物。那个时候,国民党左派的影响力依然很大,所以蒋介石认为是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只有邓演达。

1931年8月17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在上海愚园坊20号举行受训干部结业典礼,邓演达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本是一次极为机密的活动,为了慎重起见,邓演达还于前一天夜间就来到这里。

谁知,此时的邓演达已被一个叫陈敬斋的叛徒出卖。当天下午,淞沪警备司令部侦察队特务和静安寺捕房的中西警探一拥而至,将愚园坊20号严密包围,当即逮捕了邓演达等二十余人。

被捕后的邓演达

邓演达被押到南京,关在陆军监狱的单独一个牢房。蒋介石要他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宣布解散组织;又提出由蒋任总司令、邓任副总司令,一同去江西剿共,或者派他出国考察。这一切,都被邓演达一句话挡回了:“我要为中华民族维护正气!”

蒋介石对邓演达很忌惮,问戴季陶怎么处理,戴季陶说:“你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共产党,也不是汪精卫、陈济棠那些人,最有可能动摇你权力的,只有邓演达。”蒋介石一听这话,立刻决定动手。

1931年11月29日夜,邓演达被蒋介石集团秘密杀害于南京麒麟门外沙子岗,年仅36岁。

宋庆龄听说邓演达遇害,到了妹妹宋美龄家里,找妹夫蒋介石求证此事,说要见见邓演达。蒋介石知道瞒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说邓演达已不在了。

平素很有涵养的宋庆龄听了此言,怒不可遏,罕见地掀翻了桌子,大骂蒋介石无耻。

蒋介石当局为掩盖暗杀邓演达的罪行,捏造审判消息在报纸上发布,由军政部军法司伪造“特别判决书”来掩人耳目。

12月19日,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公开发表通电,强烈谴责蒋介石的卑鄙行径,指出“中国国民党早已丧失其革命集团之地位,至今已成为不可掩蔽之事实。亡国民党者,非其党外之敌人,而为其党内之领袖”。

毛主席在1961年与周谷城的谈话中,提到邓演达时,说:“我很喜欢这个人。”

毛主席和邓演达很早就认识了,在大革命时代,他俩在农民问题、土地问题上志同道合,互相支持。他们都认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农民参加,就不可能胜利,认为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1926年底,当毛主席到湖南各地农村进行考察,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讴歌湖南农民运动时,邓演达也在很多场合发表演说、撰写文章,热情赞颂湖南农民运动。

而当时我党领导人陈独秀等人却对农民运动持怀疑、反对态度,更不赞成毛主席在《报告》中的观点。

多年后,毛主席回忆此事时,还不无感慨地说:“大革命时代做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同我合作。”

1966年5月,李宗仁海外归来,拜谒邓演达墓,黄琪翔夫妇陪同

毛主席晚年在读《新唐书·徐有功传》时,曾在大字本二十四史的空白处做了如下批语:“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在这个批语中,毛主席一连举出了九位历史上为国家民族、为正义事业不惜“以身殉志”的节义志士来作为例证。其中,就有邓演达。(刘继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