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喆不计个人恩怨,救场主演《金沙江畔》

1963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金沙江畔》讲述的是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途径金沙江畔藏族地区北上抗日的故事。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沿崎岖山道到金沙江畔。蒋介石派特派员与大土豪仇万里相勾结,又令手下爪牙仇九乔装红军过江抢劫藏族大土司桑格的独养女珠玛,以挑动桑格攻打红军。红军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救出珠玛,向桑格揭露仇万里的罪行,使敌人阴谋失败。仇万里畏罪潜逃,坠入金沙江。红军得以顺利通过藏区,浩浩荡荡继续北上。

作家陈靖

影片改编自红军作家陈靖创作的同名小说。陈靖是出生在贵州瓮安的苗族人,1934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二方面军经过瓮安时,时年16岁的他参加了红军,开始了亦文亦武、戎马一生的传奇生涯。1959年初,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北京晚报》向时任华北军区特种兵政治部副主任的陈靖约稿,以故事连载的形式创作了长征题材小说《金沙江畔》。

评剧《金沙江畔》

这篇小说见报后立即引起了中国评剧院院长薛恩厚的关注,他亲自将其改编为评剧,作为建国10周年的献礼剧目上演。由于是新编现代戏,再加上筱白玉霜、马泰、新凤霞、张德福、魏荣元、陈少舫、席宝昆、喜彩春、李梓森等十大名角同台,结果演出一炮打响。

在上海艺华沪剧团和浙江越剧二团纷纷改编《金沙江畔》的同时,天马厂导演傅超武登门造访,约请陈靖和黎白、穆宏等一同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最初起名为《金沙水拍云崖暖》,直到上映前才改回原名。

这是上海的电影厂第一次拍摄长征题材电影,全厂上下高度重视,特地从北影厂请来当时的大明星赵联饰演男一号金明。天马厂演员剧团则倾巢出动,曹雷饰珠玛,穆宏饰政委,张伐饰桑格土司,齐衡饰炊事班长金万德,崔超明饰仇万里,卫禹平饰特派员,新婚不久的向梅也扮演了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正是该片的制片主任迟习道。

影片在四川阿坝州红军长征路沿途拍摄外景,拍摄地遍布红原、马尔康、金川、若尔盖、松潘等13个县,这是长征途中红军所历经的最艰苦、最危险的路线。

冯喆在《金沙江畔》外景地

冯喆在《金沙江畔》外景地

不料,开机后不久,赵联就因为适应不了高原气候而病倒,被迫退出。剧组只好临时换人,火速向四川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借调冯喆以解燃眉之急。

早在1961年,天马厂就已决定与峨影厂合并,冯喆因不久前“街头追女”的风波,被纳入第一批入川援助峨影厂建设的人员之列。冯喆自入峨影后已经两年多没接过电影角色,仅参加了《人民公社万岁》等纪录片的解说等幕后工作,加上当时被若干所谓错误困扰,正处于人生的痛苦中。但当接到天马的通知后,却以非常豁达的心态,立即放下个人恩怨,马上赶到外景地,不辞劳苦研究剧本,并很快融入角色,投入紧张的拍摄工作中,使得影片摄制顺利完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