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西方社会的雏形诞生于阿拉伯与拜占庭的斗争之中?

文/木子君读史

632 年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后,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迅速冲出阿拉伯半岛,向东打败古老的波斯帝国,向西进攻拜占庭帝国。经过几个世纪的较量,阿拉伯人占领了地中海的南岸,从西部对欧洲形成了包围。地中海不再是“罗马人的海”,而是分裂为两部分:即穆斯林掌握的西地中海和拜占庭所支配的东地中海。

阿拉伯帝国崛起,与拜占庭展开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争斗

伊斯兰与拜占庭两大文明的存在规定了西方文明的发展空间,中世纪西欧开始脱离地中海这一空间,进入独立发展时期,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再是向内转化为“罗马的属地”,而是朝着日耳曼人的北方转移了。

一、西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最终形成

萌芽于日耳曼人的入侵

西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早在罗马帝国晚期就开始显露,尤其是3世纪罗马奴隶制危机之后,罗马帝国的商品经济削弱,西部社会动荡加剧,人口下降,城市衰退,西部商人数量减少。

而日耳曼人的入侵使罗马的奴隶制商品经济遭受更加致命的打击,四通八达的公路由于战乱与缺乏维修而残破不堪,城市遭受的破坏尤甚,许多罗马时代的繁华城市被夷为平地。尽管日耳曼入侵造成了西部社会动荡,经济衰退,但是作为东西通道的地中海没有因为日耳曼的入侵而堵塞。来自东方的叙利亚人、犹太人和希腊人与西部的商业往来,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联系。

强悍的日耳曼人曾给西方带来噩梦

墨洛温王朝时期,居住在高卢南部的叙利亚人、犹太人的数量远远超过前罗马帝国时期和之后的加洛琳王朝时期,奥尔良地区出现了专门的东方商人居住区。正是借助地中海这一桥梁,西欧社会才没有完全的封闭,6-7世纪时仍有许多城市得以遗留,尤其是地中海沿岸与河流两岸的一些城市由于天然通道的作用而得到了保存。这些城市的大多数仍是周围农村的主要市场,只要地理位置适中,它就是商业中心。

西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是内外作用的结果,是在罗马奴隶制经济危机瓦解的基础上,在外在因素的刺激下形成的。其外在刺激之一就是小编前面所说的日耳曼人的入侵,另一外在因素则是接下来要说的阿拉伯与拜占庭的争斗。

成型于阿拉伯与拜占庭的争斗

皮朗在《穆罕默德与查理曼》中认为,阿拉伯入侵地中海之前,西部一直维持着与地中海的贸易联系,阿拉伯扩张之后对西地中海的封闭造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中断,西方同地中海的贸易关系被切断,西方由此陷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阿拉伯帝国曾显赫一时,先后灭亡了拜占庭、埃及,占领伊拉克

阿拉伯与拜占庭争斗对西方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皮朗所说的东西方贸易的中断,另一方面小编认为是拜占庭对西部贸易政策的转变。

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处于四面危机状态,西部伦巴德人侵入意大利,北方斯拉夫人大批入驻巴尔干。更为严重的是阿拉伯开始进入地中海地区,拜占庭在其入侵下丧失了富饶的近东和北非,财政受到重要打击,黄金供应被切断,因此只有严格的控制拜占庭的货币才能维持其价值,并且从之后的拜占庭贸易走向来看也证明了其对于西部贸易政策的转变。

拜占庭与西部国家的贸易曾经异常繁荣

综上,阿拉伯与拜占庭在地中海的斗争加速了中世纪西方社会自给自足经济的形成,这种加速作用主要是指使西方陷入了封闭状态,切断了其与外界的贸易联系,但造成贸易联系中断的主要因素是拜占庭而不是阿拉伯。

二、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历史上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伊斯兰教在东部的大规模进攻,使拜占庭帝国长期忙于应付东方边境的防御,从而忽视了帝国在西部的命运。从希拉克略之后,除了康斯坦斯二世曾将自己的宫殿移居迦太基加强对西部的控制之外,没有一个皇帝将主要精力放在西部,这为西部蛮族王国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阿拉伯与拜占庭的斗争为西部王权与教权的联合创造了机会。从7世纪开始拜占庭的边疆危机严重,尤其是东部波斯人的入侵使得帝国无暇西顾,对西部伦巴德人对意大利的攻击,拜占庭皇帝只能采取以向伦巴德人缴纳岁币的形式缓解危机。

罗马教皇塞吉厄斯

当拜占庭打败波斯,收回叙利亚、埃及等近东行省,似乎预示着帝国的美好未来。拜占庭皇帝本想继续继承查士丁尼大帝的西征政策,但伊斯兰的骤然崛起,使拜占庭西征成为泡影。

阿拉伯人在地中海的大规模进攻,牵制了拜占庭帝国的精力,拜占庭的军队大都用于抵抗阿拉伯人,而驻扎在意大利的军队则是从当地征募的,驻扎在意大利的这支军队对于来自拜占庭本土的命令,常常是不予理会的。

692年,由于在当时的宗教会议文件中,包含了一些与罗马惯用法不相吻合之处,故而当时教皇塞吉厄斯便断然拒绝在文件末尾处签署自己的名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得知后,勃然大怒,下达指令将其逮捕,并押解到君士坦丁堡。结果引起了罗马军队的哗变反叛,最后在教皇本人竭力劝阻下,才使得帝国特使不致被斩杀。

没有了拜占庭的控制,法兰克王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

从这里看出,罗马虽然还处在帝国统治范围之内,但罗马教皇已经拥有了实际的地位,拜占庭在意大利的世俗权力越来越弱了。尽管如此,罗马教皇仍然承认与拜占庭帝国的关系。

最终致使罗马教皇决定脱离拜占庭的是,751年伦巴德人占领了拉文那,罗马的命运危在旦夕之时。当时的教皇斯蒂芬三世开始是向拜占庭皇帝乞求援助,恳请他即刻亲率兵马驰援罗马城。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当时正忙于收复阿拉伯人占领的叙利亚北部地区,只能派遣一位使节前往伦巴德人处。伦巴德人接待了拜占庭的使节,然而却拒绝做出任何妥协。

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皇斯蒂芬只好转向正在崛起的法兰克王国,这一行动为罗马教廷与法兰克人最终结盟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欧洲,皇帝要由教皇加冕

三、欧洲成为基督教的欧洲

伊斯兰教的征服使欧洲成为以基督教为基础的欧洲,伊斯兰教切断了基督教与世界其他残余地区的联系。穆斯林占领了波斯、叙利亚、和埃及之后,基督教五大教区中的三大教区——安条克、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里亚,均已处于伊斯兰教的控制之下。基督教会组织从一个健全的五边竞技场,简化为只有君士坦丁堡的希腊基督教与罗马拉丁基督教之间激烈的双边竞争。

在伊斯兰教之前,罗马大主教用拉丁教会的单一声音,反对四个希腊教会的大主教。在伊斯兰教兴起后,这一局面变成了一对一。罗马教会享有了较大的机动空间,教皇与法兰克的结盟,使得罗马教会寻找了可靠的保护者,罗马教皇开始了自己的教廷事业,基督教开始在各蛮族王国中稳步扩展。

中世纪基督教建筑

在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已经开始在北部异教徒中传播,爱尔兰和位于高卢的法兰克地区早在七世纪早期就有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等到基督教扩展到德意志,则标志着战略转变的开始。在此之前,基督教多限于罗马帝国境内,或者是前罗马帝国信奉基督教的公民残存的地区,在较大程度上基督教是一种“帝国宗教”。现在基督教已经推到了与罗马帝国没有任何联系的地域。继德意志之后是斯拉夫人民族,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是君士坦丁堡教会努力的结果。

基督教传播的这些进程是在伊斯兰教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伊斯兰教提供了一个坚固的外壳,在这一外壳下,基督教世界得以界定和巩固。从这一意义上说,伊斯兰教为最终被称为“欧洲”的世界的形成给与了最大刺激。


结语:阿拉伯在地中海的扩张,造成了地中海的统一性消失,原来以地中海为中介相互联系的各个实体进入新的征程。地中海逐渐分为西部的蛮族国家,东方化的拜占庭帝国,南部的阿拉伯帝国三部分。由于摆脱了拜占庭帝国的控制,西方社会进入了中世纪时代,新的西方文明得以诞生。

参考文献: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陈志强 《拜占庭帝国史》

潘玉英 《论7-8世纪阿拉伯与拜占庭对地中海霸权的争夺及其时代意义》

哈全安 《古典伊斯兰世界》

没想到!阿拉伯与拜占庭的世纪大战,竟为西欧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更多精彩请关注“木子君侃史”,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谢谢!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