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作为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明朝和前朝相比 有哪些不同之处

日期: 来源:历史上的人和事收集编辑:历史上的人和事

导读:科举制度是古代平民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起始于隋唐、发展于宋朝,但是真正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的朝代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改制和完善。

对于科举制的起源时期,历史学家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起源于隋朝,因为隋文帝时期开创了读书人通过考试博取功名的先例;而有人认为是起源于唐朝,因为隋朝的考试选官并没有形成永制,而是依然使用察举制。但是不管怎样,科举取士在隋唐时期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因为唐朝科举每次录取的名额人数非常少,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远远没法满足整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对“新鲜血液”的需求。所以说唐朝还没有彻底把科举取士当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只能说此时期的科举制是一个尝试期。

唐朝科举录取名额很少

到了宋朝的时候,虽然科举制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但是对科举考题却没有形成一个规定,然后自始至终的使用,而是中间多次更改考试规则,所以说宋朝的科举制仍然处于一个改革阶段。另外,宋朝的考生通过殿试得中进士后就可以直接做官,这一点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考生此前都是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的,如果分在一般岗位上或许可以胜任,但是分到特殊岗位上,比如水利职位,那就很难说了。这就导致宋朝选官因为少了一些限制,而使得官员素质不高。

宋朝科举选官过冗过滥

到了元朝,科举制几乎成了摆设,完全不被中央政府重视,反而成了元政府打压汉人的一个手段,因为在录取进士的资格上,蒙古人和色目人要多出汉人许多;而且汉人的考题难度也要难于蒙古人和色目人不少。所以在此时期,科举制处于一个中落时期。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对科举取士做了进一步的改制,这次改制和前朝相比,有三个地方改动较大:

一、扩充录取名额

唐宋元三朝,每一次录取人数少的时候仅有几人,多的时候也不过百人左右。而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每一次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人数基本都在一百五十人以上。

明朝科举增加了录取名额

二、确定了八股取士制度

关于八股取士,现代人看来是禁锢考生思想的答题形式,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只是一个择优录取的手段。他认为只有八股文写得好,才有当官的资格,如果考生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怎么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呢?这一点就如同当今的高考,虽然考试的科目知识在以后参加工作时根本用不到,但是这却是看一个学子是否天赋过人;是否有着值得继续深造的价值。

三、选拔朝廷高级官员的考核更加严格

明以前的进士都是可以直接做官的,地方职务和中央部委岗位都是有可能的。而到了明朝,考生中进士后想要被分配到朝廷重要岗位(比如想进入帝国核心机构内阁任职,必须是翰林院出身),还需要进一步的参加考试。

殿试第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岗前培训;而第二和第三甲则需要再次考试,考中的成为庶吉士,没有考中的则直接分配到地方或六部做一个小官。而庶吉士再学习三年,三年后参加考试,通过的被分配到翰林院,没有通过的就分配到地方或六部。所以说,八股取士并不完全影响国家对高素质官员的选拔,因为处于帝国权力核心的官员都是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的。就好比今天的高考考生还需要在大学主修一门专业,毕业后才能参加工作一样。

朱元璋对科举改革的三大点

这三点就是朱元璋对科举取士的重要改制,但是这还没有进一步的彻底完善科举制度,而促使后来继任皇帝完善这一制度的,则与一件科举案件有关。

这个案件就是洪武年间有名的“南北榜案”。事情的起因是,在洪武三十年二月举行的殿试之后,录取的进士有51人,但全部都是南方人,故称之为“南榜”。于是就有御史上奏,说主考官舞弊专门不录取北方人,而只录取南方人。朱元璋得知后,立刻严查,抓捕了相关官员,然后在当年六月重新举行殿试,之后又扩招了61人,全部是北方人,故称为“北榜”。

其实在此案件中,主考官并没有舞弊,而是北方考生的能力确实不如南方考生。这是因为自晋朝开始,到南宋时期,中国的文化重心逐渐南移,造成南方重视商贾教育、而北方则更重视军事。所以洪武三十年二月的殿试才会出现中榜者尽皆南方人的情况,而后来朱元璋为了补偿北方学子,才再次扩招名额录取了部分北方考生。

洪武末期的南北榜案

朱瞻基采用了南北中分卷录取方式,彻底完善了古代科举制

虽然此次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南北教育程度的不同,势必影响官员的选拔会出现地域不平衡的现象,但是他却没有借机进行录取改制。而后来的朱允炆和朱棣相继登基,也没有重视科举制度的完善。直到朱高炽继位,他听取了大臣的建议,区分南北地区分别录取会试考生,但是未经执行就驾崩了。后来朱瞻基继位后,就采取这一建议对会试考题加以分别,分为南卷和北卷,即南方录取名额占60%,北方占40%。后来又进一步的完善,改为南方占55%、北方占35%、中部占10%,此南北中分卷录取方式遂成为明朝科举取士永制。

朱瞻基采用南北分卷录取方式

经过朱元璋时期对科举的改制和朱瞻基的进一步完善,使得明朝的科举成为古代科举制的鼎盛时期,后来的清朝也是完全沿用这种方式。其中尤其是南北中分卷录取的方式,更是科举取士的一大改革,使得科举制度对全国考生更加公平,而且这一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如果把当今高考比作古代科举的话,南北中分卷是第一次大改革,那么这几年的新高考3+3改制,就是第二次里程碑式的改革了。

相关阅读

  • “来文成,玩明潮”2023我要游温州文成主题开启

  • 4月1日,“‘来文成,玩明潮’2023我要游温州”文成系列旅游活动在文成文化中心广场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以明潮市集、特色汽车音乐节为载体,通过挖掘文成明朝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古
  • 明代定辽大将军铜炮创当时世界火器之最

  • 本期导读省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定辽大将军铜炮出土于兴城古城,它是明军吸收欧洲火炮制造经验又加以改进而铸造完成的,用于明清两军宁远城大战,是那个年代最为先进的火器。这门
  • “任人唯贤”的制度悖论——以明代科举为例

  • 柯荣住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教授洪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郑恩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剑桥大学商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任人唯贤”
  • 寻芳公园城 | 海棠四品分不清?小锦带你一图识花

  • 在成都的很多公园里,垂丝海棠目前依然开得很娇媚。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颇受历代文人喜爱。明朝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贴梗
  • 如何过上向往的生活?400多年前的古人有话要说

  • 《武林外传》里有一个很好玩的片段。佟掌柜为了跟同行竞争,请厨子李大嘴研发新菜。经过几番尝试,李大嘴终于推出了几道“黑暗料理”:麻辣鱼鳞、红烧胖大海、酥炸小黄瓜、酒酿萝
  • 四百年前,有钱人炫富指南

  •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中称银子、剪银子的场景剧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明代如何税收、普通人怎么花钱、各个阶层的人怎么穿、徽州商人如何做生
  • 南明政权为什么要向罗马教皇求助

  •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全文共3934字 | 阅读需8分钟在罗马首都博物馆中有一封特殊的信件,它写于公元1652年,也就是大清顺治九年、南明永历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最新文章

  • 广西医科大学到校调研交流

  • 3月30日,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黄照权一行到校调研交流。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王乃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一同调研并出席座谈会。会上,王乃学简要介绍我校办学及改
  • 安全是清明祭祀底线

  • 清明时节,也是人们祭祖扫墓的重要时刻。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海南琼海、广东连南、陕西安康等多地发生因祭扫引发火灾的案例,涉事多人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
  • 寮步开展祭奠英烈活动 大力传承红色基因

  •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砥砺革命意志,传承红色基因,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连日来,寮步开展缅怀英烈活动,弘扬英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4月2日,寮步团镇委、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