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位背后隐藏的不解之谜

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大清王朝,可以说是被世人编纂成故事最多的朝代之一。而大清历史中最有作为的三位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可以说是出现在书籍、影视作品中最多的。其中,雍正帝作为“康乾盛世”承启转合的关键人物,其最大的争议在于继位是否正统。这也是最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一点,那么,究竟雍正帝有没有擅自篡改先帝遗照,雍正继位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大部分的影视作品关于这一段的描述也都不尽相同。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是说,雍正帝将遗照中“传位于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这个说法也是最符合史书记载的。在《大义觉迷录》中对这部分的描述是这样的:圣祖(康熙)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天下,皇上(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还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觉得这皇帝真聪明。随随便便加一笔就成就了自己的皇帝梦想。然而,以一个成年人的智商来考虑,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似乎显得有些儿戏了。

首先,稍微有点文学底蕴的人就会知道,这个做法很明显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第一,在古代“于”字的正确写法应为繁体“於”,简化的“于”是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中完成蜕变的。第二,有一些清穿剧中会提到,即便会认繁体字也看不懂他们的话,因为他们说的是满文,写的是满文。可见,由于读者或是观众本身是学习汉字的,就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这么重要的,选择一个国家的继承人的遗照,怎么那么不正式地选择用外族(当时的汉族)的文字呢?

因此,不要说“于”字简繁体的问题,就是汉文与满文也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换言之,雍正帝这个篡改遗照的小伎俩恐怕在当时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收益的。

其次,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当时的遗照不全,有破损,以遗照并未写明“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等字样,所以这个遗照本身就是特别含糊的,并不可信。但仔细研究这一段史实就会知道,运筹帷幄的康熙大帝知道,储君的册立与遗照的曝光都会引来轩然大波,甚至会血流成河。他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才迟迟不肯说明。然而,当他知道不久于人世,才赶紧立下遗照。一个老人,还是生命垂危的老人,他怎么可能有心思写下那些冠冕堂皇的废话?当然是写最重要的话了。

再者,假如康熙帝真的有心要将帝位传给十四阿哥,那么何必将他送去驻守边疆?这是说不通的。相反,有文献记载,在康熙帝殡天之前,曾急召胤禛(后来的雍正)入宫,并一天三次召见他。这说明,康熙帝极有可能是想在最后的时光里传授一些治理国家的经验给他。另外,历史上的雍正帝,有勇有谋,有情有义,继承大统绝对是实至名归。而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确是个好皇帝。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