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称呼怎么就这么乱?

大家在看书籍或者影视化作品的时候一定都有关于皇帝称呼的疑惑,为什么同样是汉朝皇帝,刘邦叫做汉高祖,而刘彻却叫做汉武帝,感觉并不是一个系统的称呼。又或者李隆基为什么有人叫做唐玄宗,而有的人却把他称为唐明皇。明朝的朱元璋朱棣我们称呼他们为明太祖明成祖,而其他皇帝却称为正德,万历,崇祯?这些称呼不一而足,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我们对于皇帝的称呼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庙号,也就是称呼里带祖和宗的,比如我们刚才讲到的汉高祖,明太祖,唐玄宗。庙号是后代子孙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使用的称呼,从祖宗二字就能看出来。所以其实严格来说这是人家皇室自己家内部的称呼,并非面向全社会的。庙号的使用最早要追溯到商朝,在隋朝前后才真正广泛使用,而在广泛使用之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的,往往只有真正有作为的君主才会拥有自己的庙号。比如西汉,其实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分别是刘邦,刘恒,刘彻和刘询,还有其他几位皇帝因为功绩不足被后代子孙去掉庙号。而到了隋唐以后基本每一个皇帝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庙号,既然每个人都有了,那庙号之间自然也就分出了好坏。因此只需要看庙号基本就能判断出这个皇帝生前是功是过,文治武功如何。这个我们以后单独拿出来再讲。

那么第二类叫做谥号,其实谥号才更像是面对全社会公开发布的并用来昭示一个人一生的功过,因此谥号是在人去世之后根据他生前所作所为去制定,值得一提的是谥号不只是皇帝独有,其他人也是可以有谥号的,像是文臣武将也都有追求死后名声的需求,这个我们以后再讲。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唐明皇,其实就是刘隆基的谥号,因为皇帝的谥号一般都死长死长的,特别是清朝,因此谥号我们一般都是用简称来称呼。比如刚才说的唐明皇,谥号全称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从中间摘出一个明字来作为简称。唐朝皇帝的谥号已经算是短的,大家跟我来一起感受一下: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没错,这是野猪皮的谥号,本着极尽浮夸和不要脸的精神他们制定出了这样的谥号,我相信没有人愿意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值得一提的是最早谥号是用来定帝王一生功过的,但是后来谥号越来越浮夸,因此反而是由庙号才能基本概括帝王功过。

武则天和李治娘俩

最后一类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是由汉武帝首先发起,汉武帝第一个年号为建元。而以年号称呼皇帝基本是从明朝开始,明清两代帝王用的最为广泛。那么以前的皇帝为什么不用年号来称呼呢,很简单,明清以前的皇帝一般都不止有一个年号。大家再一起来感受一下,李治在位期间一共有14个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你们说用哪个来称呼他?是不是不太好选啊。他的庶母兼老婆武则天,年号是没他多,只有13个,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当然,这里面还没算她没称帝作为太后掌权的时期的年号。虽然严格说她的年号没有她儿子多,但是架不住她换得勤啊,李治在位34年换了14个年号,武则天在位可只有15年啊。而且大家来看看这些年号,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要多浮夸有多浮夸,如果用年号来称呼的话,大家想象一下以后叫武则天都叫她万岁通天,是不是中二感爆棚。有意思的是,武则天的则天两个字其实就是她的谥号,她也是少有的把姓放在谥号前面来进行称呼的。

以上就是古代帝王基本的称呼分类,以后会给大家进行更详细的讲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