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佛光寺

去过五台山的人很多,但去过佛光寺的人并不多,因为佛光寺不在台怀镇,也不是求神问卜的地方。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游览了千年古刹佛光寺。

提起佛光寺,许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国现存排名第二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但南禅寺的规模较小),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1937 年亲赴五台,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绘。据记载当时夫妻二人骑着毛驴往返于深山古刹,奔波在崎岖难行的乡间小道上,不辞劳苦几个月进行测量、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佛光寺位于五台县豆村镇的佛光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我们一行五人从五台县城出发,驾车奔驰在乡间道路上,看到两旁绿树成荫,郁郁葱葱,远方群山环绕,间或经过一些村庄,我不由自主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真是一幅自然田园山水画啊!

大约经过40 分钟车程,我们来到建在半山坡上的佛光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油松,旁边照壁上赫然写着“佛光寺”三个大字,照壁后面就是寺门了。寺门上方悬挂着写有“大佛光寺”的横匾,寺门左面是国务院1961 年3 月4 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刻,寺门右边挂着“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佛光寺管理所”的牌子。我们经寺门进入院内,但见古木参天,殿堂巍峨,只闻鸟鸣声声,悦耳动听,更有香气扑鼻,丁香迎宾。啊,好一座千年古刹!

同行的当地朋友以前来过佛光寺,他请一位文管所的管理人员给我们作了比较详细的讲解。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地势低下开阔。寺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二十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唐代建筑;文殊殿七间,为金代建筑,其余的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我们首先登上了东大殿,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我以前也参观过不少寺院、庙宇,但看到东大殿的第一眼,就感到很震撼。据介绍,原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山名刹,寺名屡见于传记。在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的灭法运动中,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后宣宗复法,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建成的。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东大殿内的佛坛宽及五间。坛上有唐代彩塑三十五尊,其中,释迦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及胁侍菩萨、金刚等塑像三十三尊。另有两尊塑像,一尊是建殿施主宁公遇的,一尊是建殿主持者愿诚和尚的。这两尊塑像虽比那三十三尊像小些,形态却很生动。此外,大殿西侧和后部,还有明代塑造的罗汉像二百九十六尊。东大殿的墙壁上,还有唐代壁画十余平方米,内容均为佛教故事。上千个人物,连同他们的饰物、衣纹,画得都很细腻。庄严的佛像,慈善的菩萨,威武的天王,多姿的飞天,虔诚的信徒、供养人,画得都很生动。衣带飘动,拂袖潇洒,体现了唐画的风韵。大殿的左右四根梁下,还有不少唐朝人留下的题记,如“敕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功得主故右军中尉王”、“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等等,字迹非常清楚,是珍贵的唐人墨迹。

据记载,当时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拍摄的《敦煌石窟图录》中,发现第61 窟“五台山图”有佛光寺,那幅壁画绘制的是完整清晰的五台山寺院图,其中就有“大佛光之寺”。1937 年6 月,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雇了马车和毛驴,一行四人风尘仆仆来到五台山。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真实的佛光寺。最后,在寺内僧众帮助下,在殿内搭起了架子,拭去千年尘封,终于在大殿木梁上找到唐代墨书,和殿外的石经幢相互应证,确凿无疑地证实:中国有唐代木构建筑,推翻了“中国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这一日本学者的妄言。梁思成激动之余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回到北京后,就撰写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真容得现,被誉为“亚洲佛光”。

从东大殿出来,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寺院,右面是文殊殿,左面是错落有致的房屋,有佛堂、客舍,还有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整个寺院青山环抱,草木葱茏,当日适逢游人较少,寺院一片静谧,充满了一种神秘感。

管理员告诉我们,佛光寺现在没有僧尼,由省文物局直管,来这里朝拜的人不多,游客主要是慕名参观。国家文物局每年都要派人来测绘两次佛光寺,主要是针对东大殿木质有无变形、保护措施是否得当等。管理所现在有十几个人对寺院进行昼夜守护,主要是防火防盗,白天负责登记查看参观的游客,晚上巡夜。

从佛光寺出来,原想去南禅寺看看,但天色已晚,我们只能忍痛割爱,原路返回县城。

回去的路上,我们几个同行人都折服于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更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极为深刻的理解,对古圣先贤的敬意油然而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永不磨灭的,自然科学领域如此,文化艺术领域亦然。倡导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职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