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藏着一位横跨文理的斜杠中年,他,我服了

中国古代轻数理科技,重文史政治。按着士农工商的排序,搞数理化的连最末等都没排上。但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玩转文理科,既是文化大V,还是市政建造师和经济师,称得上北宋时期的真·斜杠中年。

他以文章闻名于世,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隆平集》、《墨池记》都出自他的手笔,他的文风“温敦典重, 雍容平易”,他就是北宋文化大V——曾巩。

市政工程搞的棒

一般写文章好的,大都只会耍耍嘴皮子,真正考验动手能力就蔫巴了。但我们的斜杠中年——曾巩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做市政规划、建设也是一把好手。

北宋时期的“泉城”济南比现在小多了,南边是丘陵,北边是平原,整个城市南高北低,像个大滑滑梯。城内的泉水沿着地势哗啦啦,一路向北边。为了解决城市内涝,济南人民绕着城墙开了一个泄水渠,从北水门连接到城外的大清河泄洪。

但是泄水渠完全不够用,经常是城内水还没排完,大清河的水就开始倒灌。没办法,那就修吧。多年来反反复复修了无数次都没有解决问题,百姓深受其害。

一级市政建造师曾巩亲自去现场勘察、调研了几次,让人用石头把水道砌成10米宽、26米深的大水渠,加大出水量;又在北水门上加建了2个水闸,控制内外水的流动(原理参照现代水力发电站的通航方案),解决了排引水的问题。

从设计到施工只花了不到2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济南水患。现在济南“汇波晚照”景点就是在当时北水门的旧址上复原元代建筑改建而成的。

修完水渠修城墙。元丰二年曾巩接任宁波(明州)知州,上任知州把城墙修复方案留给了曾巩,让他照图督造就行。曾巩摊开图纸一看,8.5公里左右的城墙,修10个门楼,城砖利用率才30%。70%的砖的新烧,这个建造成本太高,又不实用。

他充分发挥市政建造师的才能,到现场勘察、研究图纸、计算工期、费用、物料使用率,重新做了一版规划。减少城墙上的门楼个数,长度缩短200多米,旧砖利用率翻了一倍。既减轻了政府采购新砖的负担又能保证城墙的防护效果不打折。

真·建造精英。

经济学也是强项

只会写文章的市政工程师不是个好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学得好,搞定灾荒都比别人快。曾巩在绍兴(越州)任职时,恰逢当地闹旱灾,他没有等朝廷赈灾,立即组织人统计各府县富户的余粮数据,要求他们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给灾民。高于市价出售粮食,一方面避免了富户屯粮惜售,市面上粮食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让灾民能够在本地买到粮食,避免长途跋涉的异地买粮和低价出售时的哄抢。

敢于在灾时用价格给物资定价,控制暴动,这是现代经济学里著名的“科斯定律”在北宋的成功应用啊。

除了让“看不见的手”发挥效用,调节供给关系。他也没有忘记挣扎在穷困线上的百姓。他向这些买不起粮的灾民发贷款!不是高利贷,而是政府自救补助贷款,用以促进生产自救。发放的贷款要求百姓只能用于购买粮食种子,秋天丰收后一并归还本息。这种操作让贷款定向流入生产通道,农民不至于因为灾荒吃光种粮,可以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不等不靠,安然渡过旱灾。

嘉祐年间的这次旱灾他一共发出了5万贯政府贷款,折成现在大概是1500万人民币。在当时只会等朝廷赈济的书呆子中独树一帜的做法,得要有多大的魄力。

曾巩还在写给朝廷的奏疏还提出要缩减用度,合理使用仅有的资源;减少城堡建设,以少屯兵开支等宏观经济方案。宋神宗都夸他以节约为理财之本,整个大宋朝对经济的见解没有人比得上曾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 世之言理财者, 未及此也。”)

真·经济大家。

修完水渠修城池的曾巩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市政建造师的才能,对国家财政等宏观经济的准确把握体现了他卓越的经济学素养,再写着一手好文章,这才是北宋时期横跨文理的真·斜杠中年啊。

作者:陈小二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