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成败论英雄,人的对立面就该是于禁与黄忠那样

我们常说勿以成败论英雄,三国之际英雄辈出,多少豪杰虽然逝去但他们的英雄事迹为后人所熟知。魏蜀吴三国相互心机斗来斗去,哪知笑到最后的竟是司马氏这个乱臣贼子。

司马炎篡魏建晋,而后蜀、吴相继被灭。三国的时代结束了——三家归晋,按理说司马家族是结束乱世再造一统的真命天子,但后世的风评并不好。说起三国英雄大家普遍会说曹操厉害、刘备厉害、孙策厉害......但很少会有人高看司马昭、司马炎,堪称存在感最低的胜利者。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当真如此!仔细想想人果然是最复杂的动物,人或高雅或庸俗全随自己的喜好与利益。前几天我还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一女生得知前男友是富二代主动求复合。

你的成功才能获得虚伪的信徒这才是人类最真实的写照,看NBA你就能看明白了。前些年哪有什么勇士球迷呀,还不是因为近几年勇士成绩好,各种勇士球迷纷纷冒了出来。

人生就是一场无法重来的试炼,胜者为王,败者食尘。在古代裂土割据诸侯混战的战乱年代更是如此,失败往往意味着死亡,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不敢输也不能输,哪怕你履建奇功但凡一次失手就会万劫不复再也得不到主公的信任。

于禁和黄忠就是这样的例子,恰好两人就是处于这样的对立面。两人出仕的时间都很早,黄忠自不必多说关羽攻取长沙时黄忠已是头发花白的老头了;于禁早在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就跟随鲍信讨伐黄巾军了。

正是由于自己过人的武艺,这才让于禁崭露头角。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时任兖州牧,在王朗的推荐下于禁得以效力曹操;也就是在这一年黄忠跟随刘表驻守长沙。

跟随老曹的于禁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是履建奇功,可以说曹操能统一北方于禁至少占了三成功劳。黄巾之乱有他;败吕布、袁术有他;降张绣有他;官渡之战也有于禁的参与。

可以说于禁是随老曹白手起家、辛苦创业的老将,和乐进、夏侯惇一样都是曹魏阵营里的老资历。于禁从征四方、威震河北之时张辽和张郃还默默无名,李典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于禁就是说一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也没人会反驳吧。

反观黄忠所镇守的长沙,前期争夺的重点在北方。荆州鲜有战事,黄忠倒是落得清闲,但也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一个武将没仗可打不就像鱼儿没水、飞鸟没有翅膀一样吗?

这时黄忠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趁机占领荆州,黄忠这才跟随刘备。前期的于禁履战履胜,而黄忠却还是寂寞无名连失败的机会都没有。这像极了家长所说的:“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厉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黄忠算的上大器晚成,倘若不是自己活得久那恐怕历史上留不下黄忠的名号了。一生从未打过胜仗的他却因汉中之战计斩夏侯渊而拜将封侯,大有楚庄王的不飞则已,飞将冲天。不鸣则已,鸣将惊人之势。

黄忠一战成名,于禁就有点儿晚节不保的意思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于禁沦为武圣的背景板。

就是因这次失败,曹操就对于禁彻底失望了。老曹因而感叹:“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于禁倒是不如庞德视死如生的气节,但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什么错呢?庞德是嘴硬,其结果不就是被关羽干掉了吗?

而后东吴袭取荆州,于禁又投降了东吴。曹丕称帝之后于禁被送回曹魏,曹丕没有优待这位老臣并且还送给于禁一幅画。画中的庞德正义凛然,于禁叩首乞降。不久后于禁便去世了。

作为臣子可以一战成名,也会因失败而为人所不齿。这不正是人间常态吗?于禁、黄忠恰好站在了这样的对立面上,胜败却是兵家常事,但胜利还是很重要的。

秦末汉初的楚汉相争,人们都觉得项羽是失败者,但起初失败的人设应该属于刘邦。他与项羽作战是履败履战,相较项羽的贵族身份,刘邦也只是小小的亭长。

刘邦输了一辈子却赢下最关键的一场胜利,而项羽赢了一辈子,巨鹿之战是何等威武可却输掉了最关键的一场赌局,最后只得兵败垓下、乌江自刎。

是非成败转头空,一切终究一场梦。可又有何人能超凡脱尘,说到底都是俗人罢了。

求关注o(* ̄︶ ̄*)o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