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魏延必须死,蜀汉才能延续霸业?

1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丞相尸骨未寒,蜀军向成都撤退过程中,便爆发了前将军魏延与长史杨仪之间的内讧,魏延众叛亲离,被杀。

魏延被定性为“叛逆”,有杨仪的表文,还有侍中董允和相府长史蒋琬对魏延的不信任——“琬、允咸保仪疑延”(《三国志·魏延传》),于是后主刘禅命令蒋琬率领“宿卫诸营”北上讨逆。

包括《三国志》作者陈寿、史学大家吕思勉在内的很多学者为魏延辩诬,认为他没有谋反,只是与杨仪的个人恩怨。

其实,魏延内讧事件扑朔迷离,争论的重点偏向“魏延是否被冤杀”,而事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和影响仍需要挖掘。

2



《三国志·魏延传》记录了诸葛亮病逝前在魏延缺席的情况下发布的撤退命令:“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显然,诸葛亮已经预料到魏延很可能不服从命令,而魏延接到这个命令后的态度证明了诸葛丞相的判断。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魏延冠冕堂皇的所谓不“废天下之事”,其实是给自己取代诸葛亮、做蜀军最高统帅找“天命”的理由,而且当时便抗命不从,理由竟然是不愿给杨仪断后。

此时的魏延已经把自己凌驾于杨仪、费祎、姜维等人之上了!这与魏延在诸葛亮生前便目空一切、功高震主的表现是一致的。

《三国志·魏延传》还挑明了蜀汉朝野对魏延的态度:

“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除了杨仪,没人敢与魏延争锋。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舆论猜测魏延日后会取代诸葛亮,魏延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而这一切都逃不过诸葛亮明察秋毫的冷眼。

3



《三国演义》中描写魏延脑后有反骨,并没有史实依据。但事实上,诸葛亮对魏延的防范应该与小说一脉相承。

原因很简单,后汉、三国时期是“武人政治”甚嚣尘上的沧桑百年。从董卓进京到李傕、郭汜犯长安,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司马家族篡魏,军阀割据的时代,强人横行,武力当道。

董昭劝说曹操晋升魏公、魏王时一语中的:“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三国志·董昭传》)吕思勉评价说,“此乃明白晓畅之言,势之所迫。”(《吕思勉说三国》)

显然,时局随着军阀、权臣地位的强弱而发生变化。魏国、吴国的政治领域充斥着以武人为代表的权臣与中央政府的纷争、对抗,甚至改弦更张、另立门户。

曹家篡汉、司马氏篡魏都是武人政治的极端体现。

就连诸葛丞相本人接受刘备托孤重任时,也被昭烈皇帝多了一句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诸葛亮传》)

在那个战乱纷扰的年月,诸葛亮的实力和地位堪比曹丕、司马昭,作为强权人物篡夺蜀汉的基业似乎也顺理成章。

4



诸葛亮没有篡位的举动,却要防止内部的强人取而代之。

在去世前,他指定了蒋琬、费祎、姜维顺序接班,却并未把“勇略”过人的魏延作为权力的继承者,正说明诸葛亮担心魏延的嚣张、跋扈会演化为篡夺蜀汉的戾气,至少会制造矛盾、引发内乱。

另外,可以推断,病入膏肓的诸葛亮意识到,自己的离世将宣告蜀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梦想彻底破灭,蜀汉只能割据一方、但求自保。

因此,延续蜀汉的霸业需要忠臣,而不是权臣。而握有重兵、自命不凡的魏延,此时对于蜀汉而言,更大程度上是个潜在威胁。

再有,政治敏感度极高的诸葛亮,在处理权力更迭的问题时尤为谨慎、周全。

在《三国志·刘封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在关羽兵败失去荆州、孟达投降丢掉东三郡的问题上,作为刘备义子的刘封,固然犯了严重错误,但罪不至死。而诸葛亮的眼光已经投射到未来,刘封会不会成为刘禅(嫡子)继承皇位的绊脚石、从而造成内乱呢?

从史书上看,并没有刘封反叛的证据或迹象,也许完全是诸葛亮一厢情愿、甚至子虚乌有的猜想。但出于刘氏集团长远利益的考量,诸葛亮宁信其有,并抓住这个节点进言杀掉了刘封。

5



基于上述分析,我设想诸葛亮在临死前可能会有这样的考虑和规划——

诸葛亮没有在军前斩杀魏延,主要是担心自乱阵脚,被魏军突袭,损失蜀军主力部队。

他在魏延不在场的情况下宣布撤退,巧妙地利用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借杨仪之口向朝廷发出魏延谋反的信号。

朝野上下本来对魏延就心存不满,一定会相信他的“大逆不道”,并派兵剿灭。

诸葛亮正应了《吕思勉说三国》中的结论:

谁能驾驭武人,谁反被武人牵着走,这是时局变动之际,居于领袖地位的人的试金石。

诸葛丞相将魏延控制于股掌之间。充分利用魏延的骁勇为蜀汉冲锋陷阵,巩固割据地位;之后,为保证政局的平稳,又用计离间魏延,借刀杀人,除掉蜀汉的潜在威胁。

而事实上,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不可一世证明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他在逃往汉中时的慌乱和狼狈说明了自己能力上的缺陷。

魏延最好的定位是军事将领,而不是三军统帅,也就是说,魏延在蜀国兴风作浪、染指最高权力的可能性很小。

但诸葛亮却要求自己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不给后主刘禅留下隐患。魏延之死看似冤案,实则是诸葛亮从战略出发的主动舍弃,确保了此后二十九年间蜀汉政局的稳定,与吴、魏两国同时期此起彼伏的内患形成了鲜明对比。

* 相关史料引自:

《吕思勉说三国》吕思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三国志》陈寿撰裴松之注崇文书局2010年3月第1版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国际教育知名观察员,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获评网易号“2018态度风云榜年度耕耘作者”、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