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流氓只是表象,睿智才是其根本

我自始至终认为,刘邦是一个很率性的人。

但简单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复杂,复杂同时也可能意味着简单。即便是对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大汉天子,我们也习惯于站立在常人的角度去审视他,于是乎我们看到,在他性格的字典里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这就是流氓。

流氓者,正本清源,本指无业游民。后指不务正业、为非作歹之人。我们知道刘邦本是农民出身,可是这个农民竟然“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并且“好酒及色”,活脱脱一个溜光锤子形象。但这个溜光锤子又与别个溜光锤子不同,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看不起职业农民,有干大事的风度。说刘邦有仁爱之心,我不敢有什么怀疑。说他有干大事的风度,我只能也只有相信。可是说他乐善好施,总觉有些别扭。史书上并没有说,刘老汉和刘老妈为刘邦积攒下了多少产业,就是刘父认为较会“治产业”的刘仲,也不怎么富裕。刘邦又拿什么去施舍?而且还是“喜施”。即便是今天我们这些外人眼里端着“铁饭碗”的小公务员,也没有能力做到如此大方。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猜想,刘邦施予别人的要么是刘老汉的血汗钱,要么就是他拉的赞助,不是一般的败家。

光是不务正业当然不行,不务正业充其量只能说是二流子,与传说中的流氓明显隔着一个档次。当流氓还需要有足够的定力,不说是杀人放火,至少也得具备相当的专业实力。刘邦在这方面的修炼可谓是炉火纯青。众所周知,成年之后的刘邦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可是这个民兵连长兼邮政所长,不但傲慢无礼看不起属下,动不动就侮弄他们,而且生活作风也很成问题。地球人都知道,刘亭长和曹氏的关系不一般,他们睡也睡了,孩子也有了,可是刘亭长就是不愿给人家转正,坚持将包养进行到底。若不是骨灰级选手,焉能将感情问题处理得如此得心应手?

刘邦找女人的能力也相当的强。你看吕雉是刘邦明媒正娶的,戚姬是他在逃难途中收编的,管夫人、赵子儿是他的手下帮忙抢的,薄姬是他在织室中挖掘的,淮南王刘长的母亲是他在东垣县下乡的路上笑纳的,万石君石奋的姐姐是他在洗脚时无意中发现的。如果再加上王媪、武负,他的女人干啥营生的都有。他的这些成就,即便是同样风流成性的陈灵公、卫宣公、楚庄王、田常这些人,也难以望其项背。如果不是时时留心,处处留意,怎会走到哪里都有斩获?

更让我佩服的是,刘皇帝能够将妇女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革命生涯的始末。他在加入反秦战争之前是这样,在反秦的路上是这样,在楚汉战争期间是这样,乃至当了皇帝之后还是这样。无论是在行军途中(比如高阳),在战斗的间隙(比说秦宫),还是在大战前夕(比如彭城前线)和皇宫,他都能够排除干扰,始终如一保持自己兴趣和爱好。可以说他活出了特色,活出了个性,活出了精彩。

刘邦着急处使用的手段也均是下三烂。刘邦在荥阳被项军围困,让将军纪信乘坐着自己的车驾,假扮成汉王,趁着夜色率领两千多名身披铠甲的女子,由东门出城,楚军从四面围击,俘获纪信。楚军士兵以为俘虏了刘邦,激动得高呼万岁,都到城东去观看,刘邦这才得以由西门逃脱。让纪信假扮自己,这个倒是很有谋略,可是让一群女子替士兵们去送死就很下作了。我们且不论这两千女兵是刘邦的战地歌舞团,还是劫掠、动员老百姓家的,这与他宽厚长者的风范可是格格不入!还有,韩信受命东进攻齐,还没有渡过平原津,刘邦又暗中派郦食其前去游说齐王田广,而且不给韩信一点指示。这不是要郦食其的命吗?他不被齐王田广给烹了,实在对不起刘邦的一番苦心。

刘邦再次杀回来后,在成皋又陷入楚军重围,只带着车夫滕公一人逃出来。他们一直向北逃过黄河,驱车跑到夜晚,留宿在修武。他自称是使者,在第二天清晨闯入张耳、韩信军营,夺了他们的军权。随即派卢绾、刘贾率领二万人,渡过白马津进入楚地,和彭越一起收复了梁地的十多座城池。我相信刘邦要是有项羽的本事,定会单枪匹马,连车夫也不带就逃跑的。冲进军营夺韩信军权,更是只有流氓才干得出来。好在他很快就派出了卢绾、刘贾,用勤勉弥补了他的无赖形象。但霸占人家魏豹的老婆,宠幸晚辈赵王的妃嫔;逃命时为了让马车跑得快一些,三番五次地将亲骨肉推下车子;垓下大战之后,天下大定,又一次驰入韩信军营夺其军权;当了皇帝后,在新落成的未央大殿上,仍旧不忘旧恨,当着群臣的面,揶揄刘老头:“你当初总以为我是个无赖,不能治产业,现在我和刘仲谁的家业大?”这些则已经不是用一般的词语可以概括的了。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你又不得不承认,刘邦这个流氓其实很不一般。这个人的悟性非常高。公元前203年,项羽击退侵犯东河的彭越部归来,在广武战场与刘邦相持不下,士兵们多有厌战,彭越又屡次返回梁地,往来袭扰,断绝楚军粮道,项羽无奈之下,在广武涧这边架了个“高俎”,将刘邦的父亲放置在上面,说:“你若是再不投降,我就烹了你父亲!”他满以为刘邦会向他求饶让步,谁知刘邦回答得更绝:“吾与汝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意是,我和你是拜把子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假如你一定要烹你父亲的话,请分一杯肉汤给我喝。刘邦到底弄明白了家与国之家的关系,可是他说出的这句话太具流氓气息,以至于成了千古名言,更是让贵族出身的项羽目瞪口呆,愤怒得想要真的烹了他的父亲。自己的父亲又何以会成为别人的父亲?关键处还是那个后来被赐姓刘,分不清内外的项伯站出来替刘邦说话,一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让刘邦的父亲躲过一劫。

刘邦同时又是个很有心气的流氓。作为流氓的刘邦,有着其他人不可比拟的优势。有四个人,对刘邦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老父,另外两个是项梁和楚怀王熊心。秦始皇给了刘邦决心(“大丈夫当如此也”与“自疑”有天子气),老父给了刘邦信心(“君相贵不可言”),项梁和楚怀王熊心给了刘邦做大事的基础(兵权)。虽然后两个人的目的截然不同,但刘邦却是最直接的受益人。楚怀王熊心更是赋予了刘邦一个宽厚长者的好人标签。这四个人在刘邦的生命中举足轻重,尤其是秦始皇,对刘邦的思想产生了巨大震动。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有一次赶巧碰上始皇帝出巡。我们可以想见,当刘邦眼睁睁地看着那一队队的仪仗,一面面黑色的旌旗,数不清的精锐铁骑与皇家卫兵,簇拥着一辆辆富丽堂皇的辇车,浩浩荡荡地从眼前经过时,他该是怎样的冲动、羡慕和震惊,以至于一改往日的流氓无赖形象,发自内心地感慨道:“唉,大丈夫就应当像始皇帝这样啊!”我不知道刘邦当时看到秦始皇没有,但他说的这句话已经很够分量,这应该是成年刘邦说过的最靠谱、最正经、最具有豪气的一句话,虽然它与项羽的那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也”相比,仍然差之十万八千里。可以这样说,刘邦最终能够战胜易于冲动的楚国贵族项羽,与上述这四个人的“栽植”和“培养”不无关系,与他骨子里的流氓气息更是密不可分。而刘邦能够玩弄超一流的谋略家韩信、彭越、黥布等人于股掌之间,则再一次说明,在流氓面前,一切的智慧和谋略都是扯淡。

最最为重要的一点,刘邦有可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流氓。虽然刘某人见了女人腿发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痞子形象,但是说真的,他做得并不算很出格。他的这些玩法,全是春秋战国时那些国君们玩剩下的。更何况,他比较看重兄弟情战友情,没有失信纪录,也没有夺取臣妻的纪录,即便是找女人,也都是在大家比较能接受的场合,使用的也都是大众手段,很少有生拉硬拽,他的修养其实是在骨子里面。如果说刘邦算是流氓,那么历史上的皇帝多半不能幸免。真正的流氓会将全部心思花费在女人身上,不但会搞出什么羊车之幸,更可以一次性征召三万名美女入宫,可以让爱妃坐在膝盖上批阅奏折,可以命宫女与男人甚或与羊性交,还可以要求宫女“对食”。而酒色对于刘邦来说,不过是一个消解人生的手段而已,那些世俗的条条框框都被一一消解了。

“大行不拘小节!”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成色十足的造势高手

除过外表让人看不透,刘邦在策划包装上也很有一手,他的拿手好戏便是演绎附会。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楚国泗水郡,即汉沛郡。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有两位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大哥刘老大,二哥刘老二,刘邦是老三。大概刘老头和刘老妈没想过后面还会生出刘交,所以就称刘邦为刘季了。从上述记载看,刘邦与其他人应该没什么两样。他出身微贱,以伯、仲、季做为兄弟排行。换句话说,刘季就是刘邦,刘邦就是刘季。然而人家刘季可不这么认为,刘季在担任了大汉皇帝后,通过朝廷向外发布的履历除了上述这些之外,还多出了后面几句:“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这段话翻译过来大意是,刘老妈曾经在池塘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并产生了爱情。那时候电闪雷鸣,暴雨交加,刘老头很担心刘老妈,到处寻找她,他找到她时,看见一条蛟龙正趴在她的身上。不久刘老妈就有了身孕,产下了高祖。高祖生得很有帝王之相,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刘邦擅于移花接木。翻阅刘邦年表,我们可以知道,在四十七岁之前,他似乎没有干过什么大事情。除过娶了个叫吕雉的妻子外,刘邦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斗鸡走狗,惹事生非与喝酒泡妞上。话说刘邦在当皇帝之前,常常到王媪、武负那里去赊酒喝,喝醉了躺倒就睡,武负、王媪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这个人很奇怪。而且刘邦每次去买酒,留在店中畅饮,买酒的人就会增加,售出去的酒达到平常的几倍,直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就把记帐的简札折断,将旧帐一笔勾销。

看见龙当然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王媪、武负是刘邦的情妇。《史记》上说得很明白,“(高祖)好酒及色。”注意了,是酒及色,不是酒。我们应该将它与接下来的“喝酒传奇”连贯起来理解,而不应该割裂开来看。到别人那里赊酒喝,而且喝醉了躺倒就睡,当然不会是一般关系。退一步说,即便是一般关系,相信经刘邦这样一闹腾,很快也会不一般的。同时,楚地民风开放,野合一类的事情较为常见,长子刘肥就是刘邦与一位曹姓情妇的结晶。我这样理解刘邦当然不会觉得吃亏。

或者刘邦是王媪、武负的托。刘邦豪侠仗义、喜欢施舍,朋友众多,走哪哪火。他能帮凶神恶煞的樊哙将狗肉生意做火,将不知名的吹鼓手周勃捧红,帮助王媪、武负“拉”点生意当然不在话下。

再要么,刘邦是二人的保护伞。刘邦是亭长,亭长再小也是官,是官比民姓强。更何况刘邦善歌舞,酒喝到兴头上,难免不即兴表演,那些来买酒的人不但喝了酒,还可以一睹刘邦的风采,可谓一石二鸟。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吕公与吕雉也都希望这是一笔糊涂账。因为无论如何,吕公都不希望别人说他的女婿有生活作风问题,吕雉也不希望别人说她嫁了个问题青年。被人说三道四,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斩蛇起义”应该也是这样的杰作。与商、周以来的那些献鼎、献祥瑞者相比,刘邦这回可谓费尽了心机。因为在那个时候,从河床中挖出石头、在鱼腹中发现锦书、于月饼中发现字条等等,这些方法远未普及,是刘邦开了先河。所幸刘邦不仅成功地斩了蛇,而且让随行的人相信了自己是赤帝的儿子。策划这一切当然不会太难,有萧何、曹参与樊哙参与就够了。

刘邦重视粉饰渲染。在“端正”了血统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刘邦秘而不宣,成立了一个炒作班子。能够进入班子工作的自然都是心腹,这个班子的成员除了上面提到的王媪、武负、萧何、曹参、樊哙外,还应该有吕公和吕雉。在这个班子里,萧何、曹参是具体谋划者,樊哙是幕后英雄,其他人均是执行委员。

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刘邦娶吕雉的事情上能够看出个大概。沛县县令在家中请客,刘邦不但一个子儿也没有带,还谎“贺钱万”,这让主事的属吏萧何情何以堪。大庭广众之下忽然间闯进来了个流氓,吕公当然要大吃一惊了。流氓能将人家的美事儿给搅黄,放现在能,搁在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过去更能。吕老汉是聪明人,他总不能让刘邦就此将场子砸了,总得想办法安抚他一下吧。

说吕公喜好相面,这怎么可能?既然吕公有如此能耐,刘邦为何还要对过路的老父感恩戴德。你想吕雉是吕公的爱女,吕老头怎会将亲生女儿轻易许人?除非另有隐情。说萧何提醒吕公大不可信,萧何是刘邦的死党,屡次帮助刘邦摆平官司,他不帮着刘邦欺骗吕老汉就积阴德了。至于“沛令善公,求之不与”等,这些与今天某些人嘴边时常挂的,“某某人和我是朋友”无异,无非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

还有,吕公是商人,有人“贺钱万”,而且这万钱是一个官吏贺的,这对吕公来说脸上相当有光,他才不在乎你刘邦带了多少钱呢!除了贪图几两“狗肉”,吕公更重虚名,这样的安排实在是求之不得。

应该说,吕公对这门亲事还是很满意的。我们可以设想,既然吕公能够把小女儿吕须嫁给卖狗肉的樊哙,将吕雉嫁给人品相貌均属一流的沛郡知名人士刘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嫁人的形式嘛,当然可以商量。于是乎,这桩婚姻就被导演成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个样子。

在这个炒作班子中,最迈力的人还是妻子吕雉。因为吕雉是刘邦最亲近的人,也是事成后得到实惠和好处最多的那个人,她的积极性自然也最高。她不但帮助刘邦炮制了“云气”说,还帮助刘邦确立了“尊相”说。凡此种种,极尽能事。

“十罪项王”就更不必说了,那是实实在在的宣传攻势。这“十罪”除过坑杀士卒、焚烧秦宫,其他的没有一条证据确凿,但就是这样莫须有的罪名,硬是把不善言辞的项羽说得云里雾里、一愣一愣的,足见其说教功夫之深厚。

光靠“神化”当然是不够的,刘邦还注重从自身形象抓起。众所周知,刘邦是贪酒好色之徒,在进入秦都咸阳之后,他曾一度想住进秦王的宫室中休息。还有一种说法是,刘邦已经搬进秦宫,并逍遥了好些时日,幸亏张良、樊哙这几个人及时劝阻,才封了秦国的“重宝财物府库”,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刘邦克制了私欲,但却为自己赢得了“除暴安良”的美名。至于哭吊义帝 “招降纳叛”“释放奴婢”、封王封地,这些对于强化和巩固“正义之师”的地位,分化瓦解敌方阵营,塑造明君仁主形象都很有帮助。总之,凡是项羽不愿意做的,刘邦就费尽心力地去做;凡是项羽反对的,刘邦就不遗余力地去支持。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刘邦挖空了项羽的墙根,扩充了自己的实力,使自己在楚汉相争中处在了极为有利的位置。再加上汉初实行的轻徭薄赋等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这些均很好地起到了收买了人心的作用。

《大风歌》是刘邦对自身形象的进一步深化。高祖十一年,刘邦平定黥布叛乱归来,途经家乡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演唱了他即兴创作的《大风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样的慷慨悲壮,荡气回肠,实在非常人所能为。“刘项原来不读书”,不读书的刘邦却硬是创作出了这样宏伟的诗作,他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可以说,刘邦在宣传造势方面作足了文章,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在骨子里,却是个出色的宣传部长。

原来是世间高人

不管是流氓也好,还是造势高手也好,这些都不是刘邦的全部。当我们揭开刘邦“宽厚长者”与“赤帝儿子”的外衣后,看到的是一位智者。

首先,刘邦善于用脑,粗中有细,不一味蛮干。

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在蕲县起兵,沛县县令想率领县人响应,曹参、萧何建议召回刘邦。县令应允,派樊哙去召刘邦。然而当刘邦一行人风风火火赶到沛县城下时,县令却变了卦,关闭城门,据守不出。此时,刘邦身边不过区区百人,强攻几无可能,但刘邦并没有放弃,他将一封帛书射到城上,向县人晓以利害。父老们认为刘邦说得有理,遂杀了沛令,迎接刘邦进城,拥立他为沛公。

大家且看刘邦的帛书:“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虽则寥寥数语,但句句切中要害,软硬兼施,掷地有声。其中,“天下苦秦久矣”,既表明了反秦立场,又暗示了施行仁政的理想。“诸侯并起,今屠沛”与“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既言明了天下大势,同时又是明目张胆的威胁和恫吓。“诛令以应诸侯,则家室完”,则是赤裸裸的利诱。

相比较而言,沛令就要平庸得多。想率领县人起事,却又明显缺乏信心,寄希望于他人,结果犯了引狼入室的大忌。中途想退出合作,对方只有百十来号人,他竟然不出城迎战。想杀掉萧何、曹参,却又迟疑不决,结果让二人逃出城去依附刘邦。最可笑的是,做为一县之令,竟然不知道做群众工作,连反秦的立场都没有言明,就稀里糊涂地做了沛县父老的刀下鬼。萧何、刘邦这伙人之所以钻了空子,与沛令优柔寡断的性格不无关系。沛令是个俗人,在他的眼里,吕公的女婿刘邦是永远的朋友,但吕公的女婿刘邦却不这么看。在他们的眼里,只有大义。

其次,刘邦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不求全责备。

当初,张良打算前去投奔代楚王景驹,在半道上遇见了刘邦。二人合兵一处,攻打下邳。期间,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计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而张良对其他人讲这些,竟无人能领悟。张良因此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之才!”遂决定跟随刘邦,放弃去见景驹。

说真的,世间并不缺少谋臣。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得一点不差。张良为啥死心塌地跟随刘邦?因为刘邦懂他。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张良对其他人讲计谋却不能被领悟时,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不会像是项羽手下的谋臣范增呢?我想会的!范增也有谋,可是他的计谋却很少能为项羽所用。

在陈平问题的处理上,足见刘邦的胸怀。魏无知的话很具代表性:“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假如一个人像尾生、孝已那样品行高尚,可是对于打仗却没有丝毫帮助,陛下还有心情去搭理他吗?楚汉相争,我推荐谋臣,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真的有用。至于私通嫂嫂、喜好钱财,这些又有什说的必要呢?”

对人才的重视缘于刘邦对争霸形势的清醒认识,他不止一次向臣子坦诚,自己的实力不如项羽。在荥阳前线,在张良连珠炮似的追问下,刘邦曾一连回答了七个“未能也”。对于这样谦虚可爱的主子,你还有什么理由不跟从呢?韩信就是被他的迷魂汤灌晕了。天下大定,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询问大臣自己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认为这是因为刘邦能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妒贤嫉能,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但是刘邦并没有将功劳全部揽到自己头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因为他拥有张子房、萧何、韩信这三个人中俊杰。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我能用之,此我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第三,刘邦大智若愚,善于问计,从谏如流。

刘邦西进途经高阳时,守门小吏郦食其求见。当时刘邦正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为他洗脚。郦食其见了,只略略向他作了个长揖,说:“如果你想诛灭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刘邦于是起身穿好衣服,向他道歉,并把他请到上坐。郦食其劝刘邦袭击陈留,获得了秦军积存的粮食,给汉军补充了给养。

刘邦由荥阳逃回关中,收聚残军,准备再次东进,一个姓袁的年青人劝导他说:“与其在荥阳受困,不如出兵武关,吸引项羽南下。我军只管深壁高垒,拖住楚军。再派韩信等人去安抚河北赵地,联合燕国、齐国,等到那时再进军荥阳不迟。一旦楚军多方防备,兵力必然分散,汉军得到了休整,再交战就一定能够击垮楚军。”

刘邦依计出兵宛、叶一带,项羽果然率军南下。刘邦坚守不战。这时,彭越渡过睢水,在下邳大败项声、薛公,项羽只好率军回去攻打彭越。等到他打跑了彭越,听说刘邦已经进驻成皋,就又率军向西攻下荥阳,包围了成皋。项羽虽勇,却只能疲于奔命。这一计谋使得刘邦在战略上处在了主动地位。

这是听外人计。

刘邦求胜心切,想绕过宛城西进。张良进谏说:“你虽然急着入关,但秦兵尚众,又凭险拒守。如果不先攻下宛城,到时恐怕会遭到秦军的前后夹击,你走的一着非常危险的棋啊。”刘邦觉得张良说得在理,虚晃一枪,连夜率兵从另一条道上返回,更换旗帜,在黎明时分将宛城团团围住。

南阳郡误以为同时遭遇了几支军队围攻,想要自杀。门客陈恢说:“现在自杀为时尚早!”他认为宛城是个大郡,相连的城池有几十座,想要攻下来并不容易。刘邦如果停下来攻城,伤亡必定会很大,纵使攻下来也会错过进入咸阳的先机;率军离去,又担心宛城军队尾随袭击,成为后患。于是越过城墙来见刘邦,说服他约降南阳太守。

刘邦答应了陈恢的请求,封宛城郡守为殷侯,封给陈恢一千户。招降纳叛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刘邦大军所到之处,无不降服。等到了丹水,高武侯戚鳃、襄阳侯王陵也在西陵归降了。刘邦掉回头来攻打胡阳,遇到了番君的别将梅鋗,就跟他一起,降服了析县和郦县。

这是听敌将计。

刘邦向西进入武关,见驻守峣关的是秦朝的下军,想用两万兵力去攻打他们。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对市侩之人可以利相诱。请沛公暂且留守军营,先派一部分人马出去,准备五万人的粮饷,在四周山头多挂旗帜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带着珍宝财物去诱降秦将。”

秦军将领果然叛变,想联合刘邦一道进击咸阳,刘邦想答应他,张良又说:“这只是峣关的守将想反叛罢了,恐怕他手下的士兵们不一定跟他一条心。士兵若是不听从的话就会很危险,不如趁敌人懈怠攻击他们。”刘邦于是率军向峣关守军发起攻击。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刘邦领兵一直追至蓝田,两军再次交战,秦兵终于彻底崩溃。刘邦随即到达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楚汉相争,汉军由彭城大败而归。行至下邑,刘邦下马,倚着马鞍问道:“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地作为封赏,谁能同我一起建立霸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楚,此二人立马可用。而汉王的将领中唯有韩信能够独当一面,可堪重用。如果要舍弃这些地方,就送给这三个人吧,这样就可以打败楚国了。”刘邦于是派随何去游说九江王黥布,又派人去联络彭越。等到魏王豹反汉,汉王派韩信率兵征讨他,乘势攻占了燕、代、齐、赵等国。刘邦正是凭借这三个人的力量,最终击败了楚国。

鸿沟议和后,项羽放回刘邦父母妻子,向东退兵,刘邦采用张良、陈平计策,进兵追击项羽。韩信、彭越未能如约前来,刘邦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又用张良计,封给韩信、彭越土地,封黥布为淮南王,这才促成了刘贾、齐、梁诸侯的军队在垓下会师,最终彻底打败了项羽。

天下初定,刘敬劝谏刘邦定都关中,左右大臣都是关东人,多数人劝他定都洛阳,刘邦举棋不定,询问张良,张良回答说:“洛阳虽然险固,但境域狭小,方圆不过几百里,且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东有崤山、函谷关,西有陇山、岷山,沃野千里,南有富饶的巴、蜀两郡,北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险阻而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天下安定,可用黄河、渭河转运粮食,西上供给京都;战时可以顺流而下,运送粮草物资。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的是对的。”于是刘邦当天就起驾,往西定都关中。与匈奴和亲之策也是刘敬进献的。

这些均是听臣下计。

我想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些我们常人所不具备的优点,流氓只是表象,睿智才是其根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