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手握权柄,就一定是坏事吗?

唐朝末年,昔年称霸中原大地甚至是打得突厥等民族叫爸爸的李氏王朝垂垂老矣,国都之外,尽是藩镇称王称霸,国都之内,又有权臣临朝,宦官专政,放眼望去,全是大厦将倾的景象。

唐朝全胜时期疆域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正月,唐王朝国都之内的政治斗争有一次达到顶峰,而这一次,在藩镇力量的支持下,宰相崔胤不仅杀尽了在京的宦官数百人,还杀掉了在各个藩镇那做监军的大部分宦官,原来实力雄厚能够与朝臣一争长短的宦党,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崔胤(图片来源网络)

从崔胤的角度来看,阉党掌握权力,挟持皇帝,对国家政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杀掉阉宦,是对奄奄一息的唐王朝有利的。

那崔胤的这一举动是不是意味着,宦官掌权一定就是坏的呢?

答案为否,而且很快就能证明。

这个证明的人叫做张承业,他侥幸从崔胤的刀下活了下来。

张承业

满朝宦官尽没,唯有张承业独活,与他个人能力的出众和为人品格的忠直是分不开的。

乾宁二年(895),李克用率兵平息关中地区王行瑜的叛乱,张承业作为朝廷与李克用之间的使者,多次来到李克用的军队中,在这一过程中,张承业凭借其个人能力得到了李克用的赏识,同年,唐昭宗想要到太原寻求晋王李克用的庇护,张承业作为联络,从此做上了晋王的监军,也因此得免于刀下。

李克用

按理来说,张承业受到宦党的牵连,他的政治生涯应该结束了,但事实不然,归于李克用麾下,恰恰是张承业政治生涯的再次开始。

忠厚良善、正义直言,李克用看到了张承业与其他宦官不同的地方,也让张承业独具的特质有了发挥的地方。李克用病逝之后,张承业受命辅佐李存勖,再一次展现出其强悍的个人能力。

一、执法严明

李克用病重的时候,将张承业任命为李存勖的左膀右臂,李存勖与朱温来往征战十余年,

常常不在晋阳,因此将后方基本全权交给张承业统管,张承业也尽心尽力,不仅保障了军队的后勤,还稳定了后方,他不畏权贵,只要有人犯法,就一定会严惩,即使是李存勖的宗族亲人在晋阳触犯法律,张承业也强硬地将他们依法处理。

二、公私分明

张承业手中掌握着李存勖的金库财产,他认为这些金钱是属于国家而不是用于李存勖一人享用的。有一次,李存勖从前线回到晋阳,想要用钱赏赐唱歌跳舞的伶人,但是因为钱在张承业那里,李存勖拿不到,因此他便在酒席上让儿子继岌在张承业面前跳舞,想要用这种方法让张承业给钱,结果张承业看完舞蹈后居然只给了一些物品而不是钱币。李存勖勃然大怒,大骂张承业。张承业却说道:

“府库里的钱财是国家的,不是我自己私人的。”

“我只是一个老臣而已,爱惜这些钱财,不过是想用这些钱辅佐你成就霸业罢了,你要想用,何必问我?以后打仗没钱了,倒霉的又不是我一个人。”

李存勖

李存勖听了张承业解释,竟然要拔剑杀掉张承业,张承业面无惧色,直言死了也不愧对先王李克用。

太后听闻了这件事,将李存勖和张承业召到一起,让他们互相谅解,张承业拒绝谅解,直到太后与李存勖到张承业的府邸道歉才原谅了李存勖。

三、直言进谏

天佑十八年的时候,李存勖想要称帝,张承业本来正卧病在床,听说了这件事情,对李存勖进谏道:

“您本来跟朱温争斗几十年,是要复兴唐朝的社稷的。现在朱温还没有消灭,您就要称帝,这是让天下人失望啊!”

李存勖以已经答应麾下将领称帝为由拒绝了张承业的建议,张承业知道再劝谏也没有用处,仰天大哭,绝食而死。

回顾张承业的一生,从一个小小宦官,到执掌一方诸侯后方,鼓励农桑,保障后勤,尽职尽责;全心全意辅佐李存勖,忠心耿耿;不畏权贵,执法严明等等,都与他同时期的宦官们的祸国殃民天差地别,深刻的展现了他虽为宦官但心系天下的抱负。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