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率3万军打赢彭城之战,为何10万大军却打不赢垓下?很简单

​项羽一生不弱于人,即便吕布、李元霸也是不能与之匹敌的。当年项羽只带了三万精兵就杀得刘邦丢盔弃甲,甚至连刘邦本人都是九死一生才逃得性命,论勇猛他说第二,谁也不敢说第一,这一点秦朝悍将章邯深有体会。

遇到项羽之前,章邯百战百胜,陈胜吴广的革命大军就是他一手消灭的。可项羽就像是他的克星一样,每次交手都是败得一塌糊涂。甚至在巨鹿之战中,眼看他就要攻下城池了,这时候项羽又出现了,最后在走投无路情况下,他还不得不向项羽地下了高贵的头颅。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会认为,在垓下之时项羽还有十几万大军虽然和刘邦这边是一比三四,但完全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你看彭城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嘛。

然而,从客观情况来分析,此时的项羽却是真的身处绝境。垓下之战和彭城之战可是完全不同。

一、刘邦当时轻易取得项羽的老窝彭城而沾沾自喜,开始夜郎自大,有了麻痹大意之心。

二、项羽当时决定果断,精选三万精兵进行强力反击,心动迅速,作风勇猛,以迅雷不及隐耳之势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但现在垓下就完全不同了。

一、项羽虽然还有十几万大军,但这是一个疲惫之师,甚至连吃饭穿衣的基本温饱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没有力气怎么打战。

二、刘邦大军从四面八方有备而来,士气高昂,这和之前在彭城时候的高傲轻敌形成鲜明对比。

三、仅仅上述分析,项羽已处于绝对的劣势,更何况刘邦身边还有一个用兵如神的韩信。项羽之所以今天会被困在这小小的垓下全拜韩信所赐。章邯以一人之力破了陈胜大军,韩信更是以一人之力几乎把天下诸侯都搞定了,招降的招降,不降就打到服气为止。如今这垓下之战,名义上是刘邦和项羽的决战,实际上却是项羽和韩信的对决。

而且没想到韩信不但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还是很好的音乐家,在大半夜让大军唱起悲凉的楚歌,歌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怒,从四面八方传入楚军军营,在楚军将士心中引起了共鸣。在歌声作用下,他们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心爱的女人,他们的心开始动摇了,已无心再战,于是纷纷开始逃离,其中还包括项羽的左膀右臂钟离昧和季布,最后只剩下不到一万的军队,最终连虞姬也拔剑自刎了。一代美人就此长眠。

虞姬之所以自刎,就是不想成为项羽脱困突围的羁绊。但也正式因为虞姬死了,他才会心灰意冷,最终拒绝了过江东。虞姬已经死了,他独生有何意义。于是乌江边成了一带英雄的终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