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曾诛杀此人三族,不料其幼子侥幸逃脱,后裔还亲手推翻晋朝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中华大地步入三国时代。狭义上的三国,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为止。在这段时期内,司马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三国最大的“幕后黑手”和最终受益者。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即便是如此狡猾的人物,依然也存在自己的失误,甚至最终因为这个小小失误葬送了自己一手打下基础的晋王朝。

▲司马懿剧照

在分析这一失误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曹爽麾下幕僚——桓范。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及小皇帝曹芳出城祭扫高平陵(魏明帝曹叡陵墓)时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为防止曹爽兄弟反抗,司马懿威逼郭太后下诏斥责曹爽兄弟谋反,任命大司农桓范为中领军事,接管曹爽之弟曹羲所统领的禁军。谁知桓范对曹爽忠心耿耿,不愿参与到政变之中,于是带着大司农印信,和儿子一同趁夜逃出洛阳城,前往高平陵找曹爽兄弟商量对策。

▲“高平陵之变”剧照

见到曹爽及曹羲后,桓范劝说他们带着少帝曹芳前往故都许昌,随后以皇帝之名号令全国兵马勤王,以此反击叛臣司马懿。为了说服曹爽,桓范还拿出自己带来的大司农印信,保证自己可以征调全国粮草,以便维持勤王部队的持续作战。在当时,这可谓是唯一能够扭转局势的机会,然而曹爽却早已因为锦衣玉食而失去了曹家人的血性,他听信了司马懿的招降要求,认为只要老老实实地交出权力,就可以安享晚年,为此还自我安慰说:“我不失作富家翁”。对于如此天真的曹家兄弟,桓范失望不已,痛骂说:“曹子丹(即曹爽之父曹真)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少帝曹芳剧照

实际上,桓范的猜测并没有错,失去了兵权的曹爽就与待宰羔羊无疑,完全没有他的父亲曹真的那样勇武睿智,最终被司马懿满门抄斩,曹家最后翻身的希望被他彻底葬送。因为参与曹爽等人的“谋逆”行为,桓范最终也被司马懿下令夷灭三族,只有他最小的儿子桓楷侥幸逃脱,从此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桓楷一直铭记着灭门大仇,非常注重对子孙的教育,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从而为自己的亲人报仇。

▲曹爽被诛剧照

事实上,桓家人并没有等待太久。虽然从司马懿到司马昭、司马师兄弟,再到晋武帝司马炎,他们都是励精图治的能人,但是他们的后人却再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这个国家,尤其是“八王之乱”,使得好不容易有复苏趋势的国力大打折扣。与此同时,桓楷的后人们经过繁衍生息,已经逐渐浮出水面,参与到政治之中。

到桓范玄孙桓温这一代,桓家终于不用再东躲西藏了,其父宣城内史桓彝已经为儿子积攒了一些政治资本。在父亲的培养之下,桓温做到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还手握兵权数次对外征伐,并成为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在积累军功声望的同时,桓温手中的权力愈来愈大,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废立,这与当年的司马懿如出一辙。

▲东晋权臣、大司马桓温雕像

不过受制于谢家等门阀世家的阻碍,桓温最终没能实现改朝换代,但他的儿子桓玄却继承了他的遗志,于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建立桓楚政权,这和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晋的举动可谓一脉相承。“冢虎”司马懿若是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就这样被“漏网之鱼”夺走,不知心里该作何感想。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人事部十九》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欢迎加入古代史爱好者同盟,增长见识、培养思维、积累谈资、结交知己、收获友情。子渊在这里与你不见不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