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李文忠,名将传奇的诞生之路

连着写了不少的明朝开国军事将领,很多小伙伴可能纳闷,为什么那么多牛叉闪闪的人物,集中出现在元末明初,还都是朱元璋的亲朋故旧,起码也是同乡呢。

这就要说到统帅的重要性了,不是有句话么,做对事不如跟对人,一个优秀的统帅,敢于把最优质的资源,配备给最优秀的人才,他会为你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你得到快速提升,这也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名将,能臣往往扎堆出现的原因。

具体到元末明初,又有不同,与历史上各王朝末期的农民起事不同,元末的大乱有两个特点,

1,范围特别大。

元末天下大乱,几乎是一个大旗树起,立时天下轰然,全国范围无处不乱。

2,战斗力特别强。

与通常的王朝更替间,承平日久下,官军与民间同样都是武备松弛,相互间的争战,呈现菜鸡互啄的状况不同,元末的农民武装相互之间,以及与官军之间,从一开始就是高烈度,高对抗性的战争形态,并随着战争局势发展,越演越烈。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元朝组织结构的松散,和地方上一味索取,却不付出的“放羊式”管理。

组织结构的缺陷,和管理缺位造成的权力真空,在远离城市,交通要道的广阔乡野山林,湖泊草莽间,匪盗,私兵,商团,各种会道门,乃至各地豪强,地主为自保而建的各种武装,势力穿梭来往,相互间厮杀不休。

这样的状况,在朱元璋赖以起家的两淮地区,更为严重。

两淮地区,本就身处南北要冲,多为平地,无险可守,元朝统治期间,大量征用当地民田,用作官办马场,加上各种权贵也要强占土地,搞他们的私人马场,不要说普通自耕农,当地大量的中小地主都被逼得只能铤而走险,做些不要本钱的买卖。

由此,江淮之间,习武之风盛行,加上长期的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民众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都远高于别处,元末天下纷起时,“淮右精兵,天下无双”的说法,正是由此而生。

元末红巾军大旗一举,天下纷从,随即就陷入各种势力混杂的乱战之中,逐渐形成几支比较大的势力。

江淮以下,就有湖广徐寿辉及随后的陈友谅集团,苏中则有张士诚集团,浙中方国珍集团,闽中陈友定集团,四川一带有明玉珍集团,当然还有朱元璋集团。

这还不包括元军势力,各处中小地方武装,还有一支被元军招来平叛,最后变得官,民,匪傻傻分不清,最高峰达到总兵力二十余万的苗兵集团。

各种势力纵横交错,种种阴谋,合作,内讧,反水大戏不断上演,谁也说不清今天的朋友,明天会不会就是敌人,昨日的亲友,会不会背过身就捅你一刀。

在江淮之间,这片几大势力交错的地域,人性,欲望,利益,共同拼搭出一方血肉磨盘,不断地碾压出哀嚎,鲜血和累累尸骨。

正因为这样,朱元璋集团的“义军”形象,才显得那么难能可贵,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李文忠”,才让“英雄”这两个字,那样的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说两件小事,

1,李文忠受命攻击杭州时,大军进抵余杭,他写信招降,余杭守将出城跪迎,因为这守将曾与他兄长一道背叛朱元璋,并给他们带来很大损失,众将愤愤不平,拔刀就要把他砍了,李文忠高声喝止,严守承诺。

2,李文忠顺利进入杭州后,守将搜罗一堆歌姬讨好他,李文忠挥手谢绝,当晚留守军营,并严令“擅入民居者死”。第二天,有个士兵强借百姓铁锅煮饭,李文忠知晓后,当即下令,斩首示众。

更不用说李文忠率军进入福建时,剿匪平叛,拨军粮救饥民,活人无数,至今被闽中百姓传诵的故事。

做到这些时,李文忠也不过就是个三十不到,血气方刚的青年,扪心自问,我在他的年纪,地位恐怕很难把持住自己。

在明初耀如星海的名将集群中,李文忠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有多特别呢,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同时任命掌管大都督府和国子监就略知一二了。

大都督府掌管天下兵马,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两家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父亲李贞,娶了朱元璋的姐姐,由于家境还不错,经常接济老朱家。

也是由于家境不错,李文忠自小读过些书,当然也跟风练了些武艺。

十二岁那一年,李文忠母亲死于兵乱,他也被父亲带着到处颠沛流离,在乱世中没头苍蝇般乱撞。

这么在外漂泊了两年多,实在活不下去了,听说老朱在濠州跟了郭子兴,跑到滁州混得不错,李贞就带着儿子来投奔了。

老朱这时是真正的光棍一条,家里亲人差不多死绝了都,见到姐夫,侄子,那激动不用提了,又跟李贞商量,让外甥改姓“朱”,随了他姓。

随后,老朱是真当亲儿子来养,请了一大堆老师,文的武的,都是名师,来教小文忠。

这小文忠天分极高,文章过目成诵不说,还能对其中道理说得头头是道,几位老师都很是惊奇,也就更下功夫去教。

老朱听说了,也很吃惊,过来一看果然,老朱摇摇头,叹息道,“我家文忠是做大学问的材料啊,可惜生在这乱世,还是多练些武艺吧”,叮嘱小文忠不要忘记了勤练武艺。

十八岁满,小文忠出任军中文职,做些书记员,秘书,统计的事务。

1357年,朱元璋攻下南京一年不到,正在四面作战,巩固基业,十九岁的小文忠,也以书记员的身份领着老朱部分亲军参与作战。

这是朱文忠的第一次战阵冲杀,他的勇悍程度,及率军攻坚的能力,出乎所有人预料的强大。

这时,大部分的人只是知道朱元璋部下,又出了一个悍勇的少年将领,并不知道他的名字,连对手都说这老朱部下真是藏龙卧虎,陡然间就杀出来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小将。

之后,辗转厮杀,反复拉锯,朱文忠逐渐成长,到了1362年,他已然受命在老将辅助下,独当一面了,再三年后,属于他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朱文忠成为李文忠,亲贵将领成为名将的时刻到来了。

1365这一年,老朱忙着领兵进剿,接收陈友谅死后地盘,后方一时空虚,张士诚二十万大军乘虚而进,首当其冲就是诸暨地区。

朱文忠在严州镇守,闻讯立刻帅朱亮祖等人救援,急行赶路,在敌军大营十几里外扎营暂歇。

他们这一支救兵有多少人呢,一万。

当晚,众将议事,都说兵力差距太大,不宜贸然出战,还是等一等,等各处援兵到来再说。

朱文忠力排众议,他说敌军重兵围城,是狮子搏兔,守是定然守不住的,围城朝夕不保,一旦被攻下,敌军重兵据城而守,即便援兵汇集,到时攻又不是,退也不是,还有被敌乘虚迂回偷袭后方的可能。

与其如此,他决定不如放手一搏,率先发起攻击,以减轻城中压力,在攻击中坚持到援兵到来,合力破敌。

至于各位将领的担忧,他说,两军相遇,勇字当先,其次在谋,敌军虽众,土鸡瓦狗耳,各位需要担心的不是别的,是打赢了后,那么多战利品,该如何搬运才是。

朱文忠这么决定,当然有他的理由,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接连几日的大雾天气,让他有巧作安排的空间,而他扎营时,又特别选择了上风口。

第二天,天不亮,朱文忠安排在大营前方两侧的几十堆湿柴点起阴燃,团团浓烟合着浓重白雾飘向敌军大营。

黎明,大军一万出营,人人白巾蒙面,背插红旗,朱文忠让事前安排好的士卒远远的摸到敌军侧翼,射箭鸣铳,四处惊扰敌军,又安排大军分批次摸进浓雾,自由攻击,一刻时间,无论成败即回,再换下一波。

浓雾中,围城军营内处处告警,乱作一团。

好容易浓雾稍散了些,他们判明了主要攻击方向,勉强整军出营。

朱文忠部一千人马随即杀到,不让他们有喘息整军的机会,刚刚定了心神,要组织反击,对手又不见了,那就继续整军吧,又一波人马杀了过来,这叫一个乱……

大雾越见稀薄,敌军出营人马越来越多,朱文忠重新安排,每批次两千,专找敌军将旗处冲杀,一击即回,反复冲击。

大雾逐渐消散,好消息终于来了,五万援军已到,正在稍作调整,随后就可发动攻击。

眼看着对面敌军潮涌般出营,快速整军,朱文忠让身边亲兵骑马于军中四处巡示高喊,今日一战,有进无退,诸君有见文忠退一步者,请立斩之,诸将以下,有见退后者,人人皆可斩之。

战鼓响起来了,全军出击,朱文忠披甲持槊,一马当先,领着几十个亲卫直冲对面将旗。

朱文忠部基本都是步兵,几十个骑兵冲锋在前,很快就被团团围困。

朱文忠身陷重围,领着身边亲卫左冲右突,拼死搏杀。

步兵上来了,他们高呼着军号,杀进重围,紧随着前方朱文忠冲锋的身影,奋力向前。

朱文忠冲锋在前,如杀神一般,哪里人群密集,就往哪里冲杀,步兵大队紧随身后,如热刀切黄油般,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挡者披靡。

敌军将旗位置不断变换,始终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就在这要命的关口,五万援军战鼓连催,也杀进这乱局之中,围城之中,金鼓乱响,城内兵马也从侧门杀了出来。

战局无可挽回了,刚刚过了中午,张士诚部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此一战,朱文忠以万余兵马对二十万之敌,借助天时,先以计谋扰敌,惊敌,疲敌,再以统帅之身当一军锋锐,以万余众于敌军重围中翻江倒海,彻底把战局搅乱,与援军三路配合,终得此胜。

此一战,论谋,论勇,论临机决断,论对时机的把握,临场应变,朱文忠可谓一战成名,无愧于名将二字。

战后,老朱闻听战况,派专人传话,让朱文忠改回本姓,这便是李文忠了。

从此,战将李文忠之名,天下皆知,伴随着这个名字的,将会是一段又一段的传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