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瓷器30年前很多,但无人识,如今被奉为国宝,一件难求

秘色瓷由于其神秘性,经常被文人墨客提及,被形容成像是明月染了春水晶莹青翠,轻薄像是薄冰,可见当时越窑制瓷工艺的高超。自宋代以后秘色瓷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人们根据古籍记载知道有一种秘色瓷,是晚唐至五代宫廷贡瓷,但秘色瓷到底是何种瓷器,秘色是什么颜色,一直不得而知。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转机。

越窑青瓷

1987年,陕西法门寺佛塔因年久失修意外坍塌,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塔基下的地宫,这个地宫在唐朝埋入到挖出,从来未遭到人为破坏,保存非常的完整。地宫中发现2499件文物。法门寺是唐高祖李渊命名的,是唐朝皇帝主持佛事的地方,埋入地宫的文物也是最高等级的。

伴随文物的出土,还发现了一本记载当时埋入文物的《衣物帐》。账单中有关瓷器的记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这次地宫发现对陶瓷界做大的贡献是解开了千年以来我们对秘色瓷的疑惑。

法门寺

著名民间收藏家马末都先生曾说过,在80年代以前,秘色瓷一直比较神秘,人们只知其名。有一次朋友带来一批青釉瓷器,颜色与越窑有区别,绿色不正。有人说可能是龙泉窑的瓷器,但与龙泉窑瓷器也有区别,窑口不明。

马先生当时也把握不好,但因为价格便宜,于是就挑选几件比较精美的入手。后来法门寺的发现,证实了秘色瓷。原来朋友拿来的瓷器属于秘色瓷,马先生觉得非常的可惜,当初就应该全部买下来,悔不当初。

秘色瓷

秘色瓷其实是越窑在晚唐到五代时期烧制的宫廷贡瓷。唐代早期越窑瓷器釉色青中泛黄,胎体较粗。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制瓷技术上创造性的开始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

其胎质细腻坚固,大多呈青灰色。釉色晶董滋润,青绿为主。做工精良,造型优美,质地细腻,胎壁薄而均匀,釉面光滑,釉色纯净,色泽青莹滋润,郁郁葱葱,充满了灵性。

秘色瓷

可看出当时的烧瓷技术已从以往泛黄不成熟的釉色,发展成为较稳定的青灰色釉色,这是制瓷工艺上的一大进步。这种釉色受最高统治者喜爱,被选为宫廷御用瓷器。秘色瓷是专门烧制上贡朝廷的上等青瓷,有别于一般的民用瓷器,民间不得使用,因此称秘色瓷。是秘而不宣的意思。

秘色瓷在装饰上以素面为多,它将人们的关注点从装饰移到它的釉色和造型上,如“青玉”般的典雅沉静。这时期的青瓷深受唐代金银器的影响,用金银装饰瓷器的方式开创了的中国陶瓷史的先河。

秘色瓷

其造型上除了具备一般瓷器所具有的融合现实生活场景和自然形态的艺术元素,更多地体现出了宫廷贵族高雅、含蓄的审美观。如其外形多不是纯理性的几何形,而是以简约见长,具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风范,又具有高雅的韵味。

其中八棱净水瓶,其整体造型呈小直口,圆唇,细长颈,丰肩,圆鼓腹,腹上呈八棱纹。属于佛前贡器,在做佛事时净手只用。造型大方,线条柔美,釉色清新雅致,如湖绿色一般,釉层薄亮,胎质细腻,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秘色瓷

秘色瓷一般通体施釉,这种贴近大自然的充满生机的颜色,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然语言和美的符号。因为人们喜好崇拜大自然中青山大川的广博和气度,依恋其给人们带来的物质恩泽,渴望与之和谐共生,并将人们对于当时的道德品性和审美文化的追求寄附于大自然中青山大川之间。

参考:法门寺秘色瓷与晚唐佛教密宗审美观念研究参考:越窑青瓷的美学特征研究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