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指挥了一场保住南宋半壁江山的大捷?

谁指挥了一场保住南宋半壁江山的大捷?

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已经多年未战,双方呈现南北对峙的局面,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通过政变上台,当了皇帝。完颜亮即位后,屠杀宗室,迁都中都(今北京),有南下灭宋之志。

这一日,南宋宫廷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原来是在庆祝宋高宗五十四岁的生日,赵构与群臣宴饮正酣。突然来报:金国皇帝派人给大宋皇帝贺寿来了,使者已到宫外。一听是金国的使者,赵构不敢怠慢,连忙在紫宸殿召见。没想到,这次金国使者比以前还嚣张,还傲慢,一进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宋高宗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宋高宗一边听,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忍住、忍住。看到赵构没什么过激的反应,金使又爆料出了一个猛料:“赵桓已经死了!”话音刚落,宋高宗迅速站了起来,径直往后殿走去。

见状,群臣议论纷纷,都纳闷:皇上怎么了?派人去看看,原来赵构躲在一个无人角落痛哭流涕。大哥总算死了,这一天等的实在太久太久了,即位三十四年来,赵桓就像把利剑悬在赵构头上,如今好消息传来了,赵构能不喜极而泣吗?

完颜亮原来指望赵构被骂了以后,一怒之下,把自己派去的使者杀掉,这样就有出兵的借口了。只是这次赵构非但没怒,更没有把使臣杀掉。

完颜亮一见此计不灵,也不多管了,决定御驾亲征。随即率领六十万大军南下,一来是为了完成祖宗未竟的事业,使自己名垂青史;二来是可以得到宋高宗的贵妃娘娘刘氏,完颜亮早就听说刘贵妃花容月貌,对她垂涎不已,出兵前特地让人准备了新枕头、新被褥,打算一打下临安(今浙江杭州),便与刘贵妃同床共枕。

完颜亮决定从上中下三路,同时出击。上路攻打巴蜀,中路进攻襄樊,下路直取淮西,后来又派出一支水军南下,直捣南宋的政治中心临安。

战端一开,金兵的上路和中路都吃了败仗,水军更不是宋军的对手;比打猎,宋人可能玩不过金人;但要比造船,宋朝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没人敢说是世界第一;金兵直接被虐了。完颜亮孤注一掷,不顾一切进攻下路,若胜,便可给南宋致命一击,毕竟南宋首都就在不远处。

完颜亮亲自带领的主力势如破竹,攻取了宋归化军、蒋州、信阳军、和州。金军打过了淮水,驻扎在长江边一个叫采石矶(今属安徽马鞍山)的地方。宋军负责防御的是刘锜,刘大帅虽然是当世名将,当年曾经在顺昌大破金兵十余万,只是现在已经年过花甲、身染重病,连走都不能走了,被士兵抬着行军。这样的状况怎么能打好仗,所以打了一阵子就退守扬州,局势岌岌可危。

赵构得知金兵来势汹汹,便紧急召集宰相和几个亲信大臣商量对策,讲来讲去,又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老办法:逃跑。皇上还是这副德行,但完颜亮此行的目的就不同了。几十年前,金兵只是想在江南抢点东西,抢完就走,这回人家是要统一天下,不会走了。

无奈,宋高宗勉强决定不跑了。几天来,高宗一直在宫里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前方战报。突然,探马来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看到金兵来势汹汹,竟然开溜了。高宗听了大惊失色,这还得了!连忙让殿前司选锋军都统制李显忠去替王权,并派中书舍人虞允文前去慰劳将士。

虞允文到前线转了转,心里凉飕飕的,只见王权的败兵三三两两垂头丧气的坐在地上,武器乱七八糟的放着,士兵们一点精气神都没有,对前途感到悲观。在不远的后方,临安城里的达官显贵忙着把家人财产送往福建、两广。见状,随从无不担心地对虞允文说:“大人没希望了,咱们快跑吧,要是金兵打过来,就没机会了。”虞允文的任务只是来犒军,不是督战,而且打输了他也是没责任的。

一番思虑后,他选择了留下,因为身后毕竟有成年上万的大宋子民。是时,王权刚被罢免,李显忠还未赶到,军中无主帅,士卒一盘散沙。虞允文召集各将开会,慷慨言道:“金人若渡江,吾辈何处逃?朝廷养汝辈三十年,顾不能一战报国?”将军们被感染,都说愿效死力。但也表达了难处,军中没有统帅。虞允文见将军们斗志昂扬,当即表示,我权当统帅,众人服吾否?众将表示服从命令听指挥。

对岸,完颜亮正盘算着过江,后方却传来凶信,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乌禄自立为帝,下诏废掉了他的皇帝之位。完颜亮闻讯,又气又恼,可也无可奈何。思考再三,为今之计,只有先灭了宋朝,再返北夺回帝位。于是,完颜亮亲自挥舞令旗,指挥金兵乘船渡江。

虞允文也下令开战。宋军战船又高又大,几层楼船。相比之下,金人都是老百姓家抢来的渔船,哪来的战斗力?战争开始后,宋军战船靠庞大的身躯强吃对手,接连撞沉了好多艘金兵小船。在宋军大船的撞击下,金军灰溜溜地退回江北。

次日,不甘心失败的完颜亮,再次发起进攻,虞允文令战船停泊于江心,备好强弓劲弩,有了昨天的教训,金兵就不大敢冲了,又败一阵。

金军两连败,后院又起了火,完颜亮骑虎难下,五内俱焚。狗急跳墙的完颜亮,随后又率领大军前往瓜洲(今江苏扬州南郊),准备换个地方渡江。这时,主帅李显忠总算到了,虞允文把指挥权转交给他,同时借了一万多军队前往镇江,继续防范金兵。

完颜亮给将领下达死命令:必须三天内全军渡江,否则,大臣将领全部杀头。众将领都知道完颜亮的脾气,觉得躲不过这一劫了。由是,半夜悄悄的聚在了一起,商量出路。浙西路都统耶律元津说,新帝已经在北方即位,我们没必要在这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宰了完颜亮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向新帝献礼。否则,无论如何我们都活不过明天。说完后,还来个民主表决,全票通过。

凌晨,他们冲进了完颜亮的营帐,将其缢死。事成后,派使者和宋议和。

高宗得知金兵内部发生了剧变,心里松了口气,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他亲自来到建康,不理睬金人的求和要求,下令全线反击、收复中原,只是战果并不大。

虞允文进入镇江城,直奔府邸,探望病榻之上的刘锜老将军。看到虞允文,老将军又是欣喜,又是愧疚,喜的是总算把金兵给击败,保住了东南半壁江山,后生可畏。愧的是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介书生,他说:“疾莫问,朝廷养兵三十年,大功乃出书生手,吾辈愧死矣!”

这一场战争,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金国的皇帝换成了金世宗,世宗勤于国政、励精图治,开创了“大定盛世”。

宋朝方面,经历了这场劫难,高宗算是看透了皇位这个东西,他从二十岁登基起,为了皇位什么事都做过,前半生最希望死的人是自己的大哥,如今威胁解除了,反倒觉得皇位这东西索然无味。五十五岁这一年,他宣布禅位给皇太子,自己去颐养天年。

虞允文立有大功,使江南百姓免遭涂炭,也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可谓一夜成名,朝野上下一致为他点赞,虞允文本人也获得重用。

宋孝宗即位后,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也就是宰相。名将吴璘死后,虞允文接替他经略四川,徐图恢复,可惜大事未成,积劳成疾而死,享年六十五岁。

数百年后,毛泽东主席在读《二十四史》时,看到虞允文在采石矶的表现,不轻易赞许古人的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宋史》赞曰:“允文许国之忠,炳如丹青。金庶人亮之南侵,其锋甚锐,中外倚刘锜为长城,锜以病不克进师。允文儒臣,奋勇督战,一举而挫之,亮乃自毙。昔赤壁一胜而三国势成,淮淝一胜而南北势定。允文采石之功,宋事转危为安,实系乎此。及其罢相镇蜀,受命兴复,克期而往,志虽未就,其能慷慨任重,岂易得哉?次膺力排群邪,无负言责,涖政不烦,居约有守。晚再立朝,謇谔尤著,南渡直言之臣,宜为首称焉。”

前些年,曾看到一条新闻说,在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一个普通村庄里,住着一位姓宋的守墓老人,清明节这一天,他一边抹去墓碑上的灰尘,一边絮絮叨叨地说:“我们祖祖辈辈还是沾你的光,今天烧点钱给你,再喝点酒,丞相爸爸你还要继续保佑我们宋家顺顺当当的哟。”清扫完毕,宋老汉在墓前点上香蜡纸钱。宋老汉他们家族是守墓一族,世世代代为虞丞相守墓,到现在已经守了十三代,八百多年了,宋家的誓言是: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老人已守墓六十五年,如今已经八十五岁,为了守好墓,几十年来都没有怎么出去过。因为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养家,他决定将重担交给儿媳,把守墓的火炬永远传下去,代代不息。

(本篇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