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王牌,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

公元793年,北欧维京人劫掠了英国东海岸的林第斯法恩修道院,于是了维京时代的来临,预告了一段将持续三百年的历史。从8世纪到11世纪,维京人纵横四海: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远达红海和巴格达;他们发现格陵兰,驾船直达美洲,移民冰岛,掠夺爱尔兰,远征俄国,陷法国和英格兰于血海。整个欧洲都在维京人面前痛哭、流涕或者祈祷:“上帝啊,保佑我们逃过北方人的暴行吧!别让我们遇上他们!”维京人的灾难虽然最终逝去,却在欧洲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拂之不去,但是到了1940年12月,党卫军“维京”师建立,标志着这一灾难再次降临在东欧平原之上。

上图为1942年,德国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正在北高加索参加“雪绒花”战役,德军统帅部将夺取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油田作为这次战役的目标。

“维京”师建立之初,其作战主体就是由被占领国志愿兵组成的“德国”团,这也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有非德国人参加的师,并最终成为武装党卫军一级作战部队中的唯一大量使用外国志愿兵的师(一般只能是志愿师和武装师),可见在那些纳粹种族主义心中,“维京”这个名字和“维京人”的分量。“维京”师第一次参战就是在一望无际的东欧原野上,入侵苏联给他提供了广阔的战场,由挪威人组成的“德国”团、丹麦人组成的“诺德兰”团、芬兰人组成的“维斯特兰”团和新建的“维京”团,循着前辈维京人的足迹,开始了长达四年的征伐。同年7月底,“维京”师与友邻部队一起将苏军合围在乌曼,必须要提一句的是,德国很多后来建立不世之功业的王牌师,都参加了乌曼合围。

8月,初露端倪的“维京”师即一马当先突破第聂伯落笔的洛夫斯克,逼近罗斯托夫并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至11月底,该师攻至顿河-罗斯托夫一线。1943年10月,“维京”师在正式改编为党卫军装甲师;此前,该师在苏军的三面包围中成功撤退,携着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势苏军也奈何不得。1944年,科涅夫指挥的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维斯瓦河畔吹响了最后一击的“号角”,而倔强的“维京”装甲师却在这个巨大的号角中硬塞进了几颗豆子——他们顶住苏联红军的进攻,将其驱赶在维斯瓦河右岸,强大的压力从这一点上压迫着苏军,以至于苏联红军直到几个月后的1945年1月才突破这一防线。

在“维京”师中,人数超过百人的志愿兵就包括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芬兰人、瑞士人、荷兰人、爱沙尼亚人、弗兰芒人和沃伦涅人等,复杂的部队组成不仅增添了该师的神秘,也将“维京”师铸成了党卫军志愿部队的教父。“维京”师的战斗力一个独特的、重要的体现就在于,该师辖下的部队作战调动频繁,比如“诺德兰”团就被抽调出去组建了党卫军第11“诺德兰”装甲掷弹兵师(该师在最后的柏林战役中因为死守柏林、战至最后一人而“享誉”二战);芬兰部队后来也被爱沙尼亚人取代;甚至意识中缺乏战斗力的荷兰人和比利时人组成的“西方”装甲掷弹兵团,战斗力也丝毫不逊色于党卫军内疯狂的支持者。

同一时间内,很多营团级规模的部队曾经在“维京”师辖下作战,以至于至今仍然有多支部队的番号无法彻底考证,像“诺奇”装甲掷弹兵团、“丹麦”装甲掷弹兵团、瑞士人组成的独立部队等。在那个时代,党卫军军中的外国志愿兵似乎都以能够在“维京”始终轮战而荣,这对于一个新组建而非老牌普鲁士劲旅的部队,是最大程度上的肯定。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重走了一遍祖先的征杀之路,在苏德战场上,他们最远攻到顿河-罗斯托夫一线,最北到达东普鲁士,最南到达布达佩斯一线。沾满鲜血的双手,虽然无法挽救第三帝国的败亡,但是该师在二十世纪重现了北欧“维京海盗”的辉煌,也成就了当之无愧的德国王牌师的三甲之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